拆解「台灣本土文化」的「底層」想像:談「金光舞台車 閃閃嘉年華」的觀看模式
這種「去脈絡」的觀看模式,讓我們無法好好地認識符咒或廟會文化背後深刻的內涵,只停留在淺薄的表層。即使再怎樣的包裝與推崇,都更像是以一種「鄉野獵奇」的眼光來看待庶民文化,因而無助於我們更加了解「傳統文化」,也無法讓參與者(觀看者)與表演者(被觀看者)之間的脈絡更加靠近。
台灣離品味社會還很遠:真正在乎油品的人,不會去碰觸那種食品工業用油
當法國的名廚借用其品味領導地位,讓某些農產品得以高貴化,以協助前殖民地小農經濟能力的提昇,台灣的農委會還在思考怎麼cost down,而主張要引入中國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