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華為(英語:Huawei)是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的跨國科技公司,以提供通訊裝置、消費電子產品為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25 | TNL國際編譯

加大柏克萊分校爆收取中資2.4億美元未依法申報,美憂高科技軍備技術流入中國

加大柏克萊分校接受中國官方捐助的資金具高度敏感性,校方也有刻意隱瞞之嫌。該資金主要用於該校與中方共同簽訂的研究計畫,雙邊期望在此計畫架構下於中國深圳市建立聯合研究機構「清華-柏克萊深圳學院」(TBSI)。自TBSI成立初期,中國政府在TBSI的理事會11個席位中就佔有3席,當中更設立中共黨委職務。

2023/05/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造芯美夢成惡夢:美國科技封鎖擴大,中國半導體突圍之路困難重重

美國針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持續擴大,短期之內不但沒有鬆綁的趨勢,而且一個又一個美國的盟友宣布以不同程度的方式加入包圍網,切斷中國獲得製造最先進半導體所需的工具和技術人員,使中國半導體企業的供應鏈與生產方式不得不加速改變,走上「以我為主」的新途徑。

2023/05/03 | 美國之音

美、歐警告馬來西亞:允許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被美國和西方國家列入黑名單的中國華為公司,一直努力遊說馬來西亞政府,爭取再獲得一次能參與大馬5G網路建設的機會。對此美國駐馬國大使布萊恩·麥克菲特斯表示:「華府的高級官員同意我的看法,那就是顛覆現行的模式將損害新行業的競爭力,拖延馬來西亞5G的成長,傷害馬來西亞在國際上友善企業的形象。」

2023/04/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路透專欄:台積電復甦程度取決於北京如何因應華府施壓;華爾街日報:台積電盼美補助150億美元,但反對部分附加條件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台積電關切補貼規定可能要求晶片廠分享獲利,以及提供營運資訊的相關細節。台積電去年12月提高亞利桑那州新廠投資至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2231億元),為原訂投資金額的3倍以上。台積電婉拒《路透社》記者提出的置評要求。

TNL+ 2023/04/18 | 橫議拉美

大國外交施展「巴西魔力」,魯拉訪中行對美國傳達了什麼訊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指出,中國和巴西今年簽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此一安排建立有利於中巴兩國企業。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資料,美元在國際支付總額中的份額已降至40%。美國聯邦參議員盧比奧也為人民幣取得的進展感歎:「我們在5年後不必再提制裁,因為將有許多國家以美元以外的貨幣交易,未來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制裁他們。」

2023/04/11 | 德國之聲

西方國家打壓不斷,為何中國監視器依然熱銷全球?

隨著西方對中國科技的打壓,影片監控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審查。不過,儘管人們擔心它們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但全球對中國監控攝影頭的需求並沒有減弱。

2023/03/27 | BBC News 中文

TikTok風暴:為什麼一些國家認為中國科技公司會帶來安全風險?

網路安全公司ESET的全球安全顧問傑克・摩爾(Jake Moore)說,並沒有確鑿證據指,中國正利用其科技企業進行間諜活動。但是,他說:「現在有擔憂認為,像華為和TikTok等公司已經大到可以大規模的盜取數據並危害國家安全。」「各政府現在採取預防手段而不是再晚一些,是正確的。」

2023/03/13 | nippon.com 繁體字

重振「半導體大國」地位,岸田政權能否抓住「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機會」?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上,日本的份額已從過去的50%降到了10%以下。美國、韓國、中國等都認識到「晶片關乎國運」,紛紛盡全力支援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只有日本落後在後面。要重振「半導體大國」的地位,日本必須做些什麼?筆者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處於轉折期,對日本而言,現在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機會。

2023/03/07 | 德國之聲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出訪中國,是要向普亭說「你不是我唯一的恩人」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訪問中國是不是在執行普亭的命令?《世界報》發表長文加以分析;《法蘭克福匯報》則在巴塞隆納發回報導,稱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行動通訊行業,正在那裡高光亮相。

2023/03/02 | 莊貿捷

海思半導體突破封鎖侵蝕英特爾版圖,拜登政府打算擴大制裁至4G,徹底擊潰華為

你有聽過中國海思半導體嗎?撇除晶片製造端不談,中國開始站穩IC設計領域。海思是華為子公司,也為全球前10的IC設計公司,技術製程已經邁向5奈米,主要的設計業務是在消費性產品,包含了手機、電腦等,成為中國繼中芯國際(SMIC)後下一個扶植的關鍵業者。

2023/02/24 | 美國之音

美中爭奪東南亞雲端市場,專家:中國產品勝在價格低與服務更好,但恐加劇資安風險

在東南亞雲端市場的競爭中,儘管中國產品不一定比美國有優勢,但在官方的補貼,以及東南亞許多網路企業有華人背景的情況下,中國產品較能提供優惠與好的服務能力。不過專家也提醒,東南亞使用中國產品恐加劇資安的風險。

2023/02/06 | 莊貿捷

華為、中芯國際等中企為突破歐美晶片封鎖,在中古、租賃半導體設備市場大舉掃貨

美中晶片戰爭打得火熱,白宮攜手日本、荷蘭相繼出爐各種手段遏制中國發展晶片產業,而北京當局為了突破包圍,目前正在國際市場大舉收購國際上晶片機台、零件,甚至用租的以維持當下的產業需求。

2023/02/04 | 莊貿捷

美中晶片戰爭:當「政治」成為半導體最大考量,聯電將成為下一個關鍵公司?

美中晶片戰爭可能要由「先進製程」擴大到「成熟製程」領域,近來隨著中國華為、比亞迪等指標企業逐漸站穩腳步,中國以成熟製程作為突破口的態勢也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環境下,聯電2022年第4季季報中,22/28奈米製程的營收年增竟然超過56%!

2023/01/31 | 莊貿捷

華為被制裁後站穩腳步向新興市場擴張,拜登政府擬加大力道「全面性封殺」

華為(HUAWEI)近年遭受美國制裁卻未倒下,最新財報顯示其手上仍有數千億現金,顯示其日益站穩腳步向興新市場擴張,而美國擬以全面封殺的方式遏制華為再度崛起。

2023/01/18 | 莊貿捷

愛立信CEO:印度5G設備成長速度領先全球,未來將可與中國匹敵,成為全球第2大通訊市場

正當中國還在深陷於疫情泥淖之時,鄰近的國家印度正在大力建設5G基礎設備,近日全球5G設備商巨擘愛立信(Ericsson)首席執行長Borje Ekholm對外坦言,印度建設速度真的非常驚人。

2023/01/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對中發起「晶片戰爭」占上風,分析師:華府要打趴中國科技企業,就是這麼容易

情勢將如何發展?《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表示:「美國、台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之間,仍將會有許多折衝。關鍵在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的尖端技術,我們將在相關領域見到美國協調各方努力將中國排除在創新網絡之外,而中國也將努力建構沒有美國的自有供應鏈。」

2022/12/15 | 莊貿捷

華為死地求生:與三星簽訂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再跨界賣電視、造電動車力求突破美國制裁

華為(HUAWEI)並沒有因為被美國制裁而停下腳步,近日三星轉讓98項專利給華為,他們再跨界賣電視,造電動車力求突破美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