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華語

華語指華人使用的共同語言,自古便是對漢語的別稱,到現代也常特指有「華人共同語言」地位的現代標準漢語,但同時在影視音樂文化學術界上又可廣義地包含各漢語方言,甚至包含了華人所使用之其它非漢語。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黎市政府台語課3年人數逐年增加,學生聽茄子蛋、滅火器喊更貼近台灣

2週後即將首次造訪台灣的恩波吉告訴《中央社》,台語讓他更想探索台灣。談及台灣印象,他說:「友善的居民、豐富且多元的文化與美食,我已經迫不及待了。」他非常感謝巴黎成人教育中心開設台語課,並表示在上台語課之前,他可能無法在地圖上指出台灣,也不認識台灣歷史,「巴黎市政府的人很勇敢也很認真,成功地激發了班上學習者對台語的熱情與興趣」。

2023/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唐獎漢學獎得主:儘管「絲路」很有名,但架起歐亞溝通橋梁的關鍵是「馬」而非絲綢

唐獎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表示,中國核心地帶因溫度、濕度,加上缺乏硒(selenium)等微量元素,較難豢養馬匹,歷朝歷代為了取得「馬」這項重要戰略物資,不得不與北方民族交流。

2022/10/11 | 李芯

國教院公布華語能力參考指引,從「你過獎了」到「承蒙厚愛」展現學習者精熟文化能力

國教院發布的《華語文能力基準應用參考指引》中,將華語學習分為3等7級,基礎1級的學習者應能夠理解、運用與個人生活相關的簡單字詞,熟習約250個漢字、400個詞語;到了最高級的精熟7級,應理解複雜主題與專業領域的觀點,精準表達、評論及創作,累計學會約3100個漢字、1萬4400個詞語。

2022/06/28 | 精選書摘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中華文化的生態孤島,走在台灣民國時代以前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第一本以「跨域」的角度,結合地理學田野誌的踏察方式,扣連文化地景,多元的輻射視角,回望過去、專注現在、眺望未來,深刻書寫馬來半島、台灣及世界華人關係的大歷史。全書以翔實的田野地景調查,探討跨「族群、國家、地域」的人文網絡和現象,這是關於馬來半島議題的書寫,最獨特的觀看視角。

2021/09/29 | 林艾德

邱國正不使用口譯,卻反覆「建議」陳柏惟講華語,到底誰是鴨霸?

此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都用華語,他從來沒有要求邱國正聽得懂台語,更不可能要求他講。今天特別申請了口譯才講台語,是邱國正不接受,卻反覆「建議」陳柏惟使用華語。這樣,到底誰是鴨霸?

2021/09/26 | 《思想坦克》

民進黨與國民黨從沒有如此契合過:英語+華語「雙語國家」背後的身分認同危機

原本台灣可以透過多語言的實踐,成為「多語言的台灣共同體」的夢想,在國發會《2030雙語國家發展藍圖》中整個被斬斷成「雙語」,一個是過去威權體制霸權的「華語」,一個是過去被過度捧高重要性的「英語」。可以說,這是一個不符合語言轉型正義,而且更鞏固原來華語霸權的語言政策。

2021/06/30 | 方格子vocus

【影評】《大佛普拉斯》:不落入人道主義的自溺或都市文學的冷冽,以黑白作為光明之源

《大佛普拉斯》透過臺語使用者憨厚的聲線與個性,將舊時代破敗荒涼小鎮的氣氛,與新時代進步人士之人性背後的性慾、暴力兩者間做出了良好的對照,使得本片不會落入純人道主義的自溺或是都市文學的冷冽。

2021/05/29 | 精選轉載

語言學家何萬順:你我日常說的「國語」,其實從未在台灣真正實現過

大多數臺灣人應該都以為,自己口中的語言是國民政府帶來的「國語」。但實際上,所謂「國語」從未在這座島上真正實現過。這套以北京話為範本所制定的官方標準語,並非誰的母語,更不是一群人在長期互動下形成的自然語言.....

2021/01/03 | 精選轉載

是三「粒、顆、個」蘋果?語言學家何萬順破解看似廢話的「分類詞」

分類詞是個宛如闌尾般,無功能、無意義的冗詞嗎?何萬順整合前人研究成果,加上自己全面調查了全球七千多種語言,目前發現一共有519個語言具備分類詞,包含我們使用的臺灣華語。如果分類詞果真無用,那這些語言為什麼要發展出分類詞?

2020/03/10 | 精選書摘

馬來西亞客家社團調查:80年代受星國電視廣播影響,客語社群大多「華語化」

馬來西亞華人集體認同形塑過程中,其對應的他者正是國家所提倡的馬來人及其文化。因此,跟印尼及紐澳不同的是:馬來西亞的客家地緣組織所面對的對象就單純是華人或是各自的客家鄉親,它們並不需要辦理與當地國或跟當地主流族群相關的活動。

2020/03/09 | 方格子vocus

看見房間裡的大象後:專訪「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賴咏華

在一次到淡水幼稚園爆米香的過程裡,賴咏華以臺語向學童們打招呼,卻發現臺下的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有孩子童言童語地問:「老師是香港人嗎?怎麼他說的話我聽不懂?」

2019/01/21 | 新加坡紅螞蟻

「英語爛,華語也爛」?美國富豪這樣為新加坡雙語教育打分數

新加坡華人原來大多數都講各式各樣優美的嶺南方言,政策上儘管可以推行鼓勵講華語,卻不應該用各種強烈手段禁止方言的公共使用空間。可是基於錯誤認知的政策,最終導致了悲慘的結果。

2019/01/21 | 新加坡紅螞蟻

「星國人英語爛,華語也爛」?美富豪羅傑斯這樣為新加坡雙語教育打分數

新加坡華人原來大多數都講各式各樣優美的嶺南方言,政策上儘管可以推行鼓勵講華語,卻不應該用各種強烈手段禁止方言的公共使用空間。可是基於錯誤認知的政策,最終導致了悲慘的結果。

2019/01/07 | 讀者投書

駐台跨國人才與日俱增,誰來照顧這群隨父母來台的銜轉生?

隨著時代的變遷,來台的跨國人才只會與日俱增,而跨國銜轉教育的問題會逐漸浮上檯面,需要更多人關注這樣的議題,不要讓這些學生成為教室中的客人,而無法參與課堂,應該給予他們一些實質上的幫助。

2018/07/15 | 羊正鈺

五月天《倔強》登上世界盃決賽,是因為中國?

這次世足賽FIFA共獲益5,400億台幣,其中3成是贊助商金額,比起過去,中國企業是所有19家贊助商中的7家,總廣告費也花了超過300億台幣。

2018/07/15 | 羊正鈺

五月天《倔強》登上世界盃決賽,是因為中國?

這次世足賽FIFA共獲益5,400億台幣,其中3成是贊助商金額,比起過去,中國企業是所有19家贊助商中的7家,總廣告費也花了超過300億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