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萬美玲

萬美玲(1969年9月2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生於臺北市,現任第10屆立法委員(桃園市第4選舉區),曾任桃園市第1、2屆市議員及升格前第15至17屆縣議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12 | 李芯

中研院繁中大型語言模型稱「國籍為中國」,中研院長:研究員求快心切

廖俊智表示,中研院在這起事件中體認到繁體中文的語言詞彙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大家一起來做。中研院學者也參與了國科會的可信任生城市AI對話引擎(TAIDE)計畫,要開發台版的繁體中文詞彙資料庫。

2023/07/20 | 李芯

《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法納成年「權勢關係」師生戀,立委質疑:兩情相悅為什麼不行?

立委鄭麗文質疑修法「管太寬」,未成年因為涉及法定年齡,所以就算當事人合意也違法;但他認為成年人兩情相悅,沒有因權勢關係作出性騷擾或是性侵害的話,「戀愛是不一樣的,戀愛的意思是兩情相悅」。

2023/05/18 | 李芯

中研院院長:持續發展mRNA技術,先導工廠即將啟用,可小規模製造疫苗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指出,基於現實考量,中研院研發的次世代mRNA疫苗在疫情中來不及和大廠合作或競爭,「從研究到商業化之間的距離非常非常大」,因此相關研究是為了長期準備,不是為了應付疫情。

2023/04/24 | 李芯

行政院版《特殊教育法》草案拿掉「生活」協助,家長憂影響特教生學習,立委要求維持現行條文

立委陳秀寳指出,特教生在行動、飲食甚至如廁可能都會需要協助,如果沒有適當協助,「他會不敢去上學,他在學校什麼都不方便」,就算學生想要學習,也可能因此而受到中斷,這對特教生並不公平。

2023/04/10 | 李芯

一次性的就不是霸凌?立委質疑「持續」霸凌法規定義不清,呼籲完善通報機制

陳培瑜強調,生對生的霸凌案件處理方式,無法套用在師對生的案件上,過去很多案件中,地方教育局與學校關係良好,發生包庇案件,應檢討相關準則,讓師對生的案件做出區隔。

2023/03/13 | 李芯

中研院點出高教人才斷層3大原因,教育部承諾提高加給或補助金

「玉山學者計畫」,指的是符合條件者可獲得3年、每年最多500萬元的相關補助,玉山青年學者則是每年最多150萬元,一次核定5年。但立委萬美玲認為,玉山計畫是短期補助,能受益者有限,無法解決高階教研人才薪資偏低的問題,自然也就無法補齊流失的高教人才。

2023/02/10 | 李芯

前市府資科局長余宛如挺孕肚參選,桃園第4選區民進黨立委初選已3人表態

桃園第4選區現任立委為國民黨籍的萬美玲,民進黨方面,2024年挑戰該選區的人選,除了明確表態的余宛如外,民進黨黨內有意角逐第4選區的人選,還包含上次的楊梅區市議員落選頭蕭立妍,以及前議員范綱祥。

2022/12/07 | 李芯

中研院「烏克蘭人獎學金計畫」招募10位烏國學者,立委質疑期滿皆未留台是「誘因不夠」

立委鄭正鈐指出,今年8月中研院接納15位烏克蘭學生到中研院實習。15名學生中,有4位成為國內大學生、7位延長實習,另外3位返回烏克蘭、1位轉赴德國,學生留台的誘因似乎不太夠。

2022/11/24 | 李芯

國教院將3家出版社小五社會課本退回重編,潘文忠:與「去中國化」、意識形態完全無關

國家教育研究院日前把南一書局、康軒出版社、翰林出版社3家出版社的小五社會科教科書退回重編,後續也積極召開三方編審會議,讓有經驗的出版社能了解被退回的原因,潘文忠強調:「這個跟去中化、意識形態完全無關。」

2022/11/24 | 李芯

「班班有石斑」成「班班缺石斑」?教育部長:經費都到位,每個學生4次不會少吃

潘文忠表示,行政院的經費都已經到位,雖然因為供應、調度的問題而有所延後,但並不會影響到每個學生可以吃4次的機會,「不會讓哪個孩子多吃或少吃」。

2022/11/24 | 李芯

私立中學在投票日違規安排輔導課,影響師生投票權利;教師擔任選務工作無補休,教育部將介入協調

潘文忠今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回應,選舉日讓人民行使公民投票權是最高的原則、也是權益,在投票日安排課務的情況,除了在國定假日排課程抵觸相關規範,影響到公民投票權還有法律上的責任。

2022/08/23 | TNL 編輯

身心障礙者運動平權:立委萬美玲要求體育署針對運動場館、特教師資進行改善計畫

「身心障礙者運動平權」公聽會中,各團體代表指出許多身障者運動時所遇到的狀況,如泳池無障礙設施仍不友善,許多校園PU跑道禁止身障者使用,甚至有運動場館直接拒絕自閉症孩子進入等問題,顯見身障者想要運動還有許多阻礙需克服。

2022/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朝野立委爆發數波衝突,國務機要費除罪化混亂中三讀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在議場內發言指出,台灣疫情嚴峻,但民進黨居然要強行通過國務機要費除罪化,要將阿扁的貪污案除罪。曾銘宗等人也拿著名單一一點名,指民進黨立委指挺貪污。

2022/05/29 | TNL 編輯

郭彥均發文「這麼多孩子就這樣走」惹議,國民黨6立委赴刑事局「遞自首狀」聲援

藝人郭彥均日前在臉書貼文「許多孩子走了」引議論,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等6名立委今天前往刑事局遞狀自首,聲援郭彥均。

2022/05/18 | 李秉芳

國民黨徵召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盼複製「韓流」帶動全台,呂玉玲:黨內無協調不能接受

地方解讀張善政出線為「朱馬韓聯手」,涵蓋深藍、淺藍、中間選民、新選民的調性,訴求桃園新國門的發展,向南串連楊文科,向北結合侯友宜、蔣萬安。

2022/04/06 | 李秉芳

黃健庭:地方不支持,選策會已排除羅智強參選桃園,和朱立倫「魚死網破」是斷章取義

國民黨這次的特別提名辦法,授權中央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採用徵詢、協調、徵召模式,目標是找出最有機會勝選的候選人,到目前為止,所有縣市都沒有採用初選。

2022/04/06 | 李秉芳

謝絕朱立倫「幫找戰場」,羅智強辭去黨職宣布參選桃園市長:不會發生火車對撞

52歲的羅智強算是在國民黨中生代裡空戰戰力最強的一位,網路聲量極高,臉書粉專在2019年就超過百萬粉絲,在藍營當中幾乎無人能及。他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宣布參加國民黨的初選機制,就是要讓自己成為選項,但如果黨中央透過機制覺得他不是最強,他完全尊重,支持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