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鮮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過發酵釀製而成的酒精飲料。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2 | Wine If

北海道余市不只威士忌,還有白雪與海風孕育出的「精品葡萄酒」

余市除了土地的恩惠之外,海洋也為此地捎來海風徐徐,溫暖的對馬海流影響之下,氣候相較北海道其他區域溫暖,在冬季降低了寒害,夏季的梅雨、颱風也影響不到,尤其在海風吹拂下帶來豐沛的礦物質,可說是匯聚了頂級葡萄園必須囊括的優異風土要素。

2023/11/06 | BBC News 中文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訪中:雙邊貿易、楊恆均案、美國因素如何左右中澳關係?

專家表示,澳洲屬於中等強國的地位,不僅受到流行病、氣候變化等跨國挑戰的制約,還受到美國和中國選擇之間的制約。澳洲目前擔心的是,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印太地區的主導力量——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中共不斷擴大其在政治、軍事和領土上的野心,給澳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2023/08/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葡萄酒消費量去年下滑10%,年輕人飲酒與用餐習慣改變、啤酒愛好者大增

專家表示成因複雜,最主要的是年輕人開始拋棄葡萄酒,特別是紅酒,並投入啤酒、粉紅酒、調酒等較有水果味或負擔較低酒類的懷抱。法國葡萄酒釀酒協會主席布耶坦言,葡萄酒必須努力跟著消費者世代而更新。

TNL+ 2023/08/06 | TNL國際編譯

研究:只要喝酒就會傷身,即使每天只喝一杯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針對少量喝酒或喝含有白藜蘆醇的紅酒,有助於避免心臟病的說法,美國心臟協會則表示相關說法皆為迷思,因先前關聯的研究結果,很可能摻雜了不同生活型態的變因,無法證明喝少量的酒或紅酒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

2023/06/18 | Wine If

與「法國悖論」漸行漸遠,經典產區波爾多紅酒為何連自己人也不挺?

根據法國知名線上葡萄酒平台於2022年底做的市調,波爾多依舊是法國人最愛的產區,但另一項由法國農漁產品局公布的數據則顯示,忠實愛好者在1980年代佔總人口數50%,現在卻跌到只剩11%,年輕人更不到10%。事實上,2018年波爾多旅遊局長曾公開批評波爾多有些餐廳的酒單上,居然沒有任何一款在地出產的葡萄酒,完全不合情理......

2023/02/05 | 精選書摘

《做自己的葡萄酒行家》:「盲品」喝不出來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完全是在強人所難

在侍酒師的考試中,有一個項目是會將葡萄酒的品牌、酒款隱藏起來,讓參賽者透過試飲推論使用的葡萄品種、產地、收穫年份等,被稱為「盲飲品評」。透過這個競賽我了解到,即使是在嚴格考驗中脫穎而出的侍酒師,也幾乎沒有人能答出正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這完全是在強人所難。

2023/02/05 | Wine If

單手倒酒?表面張力?掌握這十個原則,幫賓客朋友侍酒不出錯

倒酒其實是一門學問,從怎麼開瓶、怎麼倒才能避免酒液滴出、一次倒多少、開了酒要先給誰,其實都有著滿滿的眉角。例如你可知道,香檳開得越安靜其實才越專業嗎?

2023/01/2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作者JUNIE:達文西「浪跡天涯小包包」裡的《蒙娜麗莎》

Junie對紐約、巴黎的美術館如數家珍,觀展時,她常碰上家長帶孩子、師長帶學生,或孩子們獨自靜靜觀賞畫作,「不哭不吵有禮貌」是Junie對小小藝術鑑賞者的讚許,她更期待同樣的公民素養能在台灣向下扎根,「相較3C產品的聲光刺激,如果從小習慣靜態欣賞,或許心就比較能沉靜下來。」

2023/01/24 | Wine If

為什麼專家相較於一般人,更能夠喝出葡萄酒的「品質」?

缺少經驗的飲者很容易忽略「事實」與「因素」的關聯與辯證,直接跳到個人喜好與感受;但專家必需由客觀「事實」出發,以邏輯推演「因素」。但不管是誰在喝,葡萄酒的最終評價都又回到私人的好惡,事實證明,對葡萄酒成分的生理感知,在人類中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2023/01/21 | Wine If

辦桌不夠高級?從佛跳牆、紅蟳米糕到炸湯圓,選對葡萄酒讓美味與情調大加分

不管是飯店、辦桌還是流水席,其實菜色好不好吃、新人選的酒有沒有想法,才是真正展現品味的重點,而佛跳牆、紅蟳米糕、烏魚子、白斬雞、炸湯圓都有適合搭配的葡萄酒,讓氣氛氣氛和情調進一步加分!

2022/12/17 | 《科學月刊》

土壤太肥沃不好、果實太多串也不行,台灣能種出適合釀酒的葡萄嗎?

在歐洲的葡萄酒鄉,他們順應自然的氣候變化,不予特別的灌溉,施肥也極為節制,以避免枝條與葉片過度生長,與果實發育相互競爭養分,並產生遮蔭效應,進而降低果實品質。歐洲的葡萄農在修剪時,還會精確地依照葡萄藤當年度的生長勢調節花芽數量,並在結果後疏除過多的果串,以利養分集中。

2022/12/04 | Abby Huang

台灣葡萄酒不好喝?二林秉森酒莊紅酒搭麻辣鍋最對味,還有柳丁、芭樂風味白蘭地

台灣的葡萄酒好喝嗎?許多人對國產葡萄酒品質有些懷疑,但彰化二林有一家酒莊,他們用本土葡萄「黑后」釀的紅酒特別適合拿來搭配肉圓、麻辣火鍋這些重口味的在地美食,還有在地水果芭樂、荔枝、柳丁做出的風味桶白蘭地,連日本人都喜愛。

2022/11/27 | Wine If

黑醋栗、芭樂味、辛香料⋯⋯可以用一般人聽得懂的語言來描述葡萄酒嗎?

有些葡萄酒後方會看到黑醋栗、榲桲等水果的氣味形容詞,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台灣的人,可能無從想像味道。然而像神之雫漫畫裡面形容酒款時,大多以意境來描述,或是藝術繪畫之類,讓人們的腦中有栩栩如生的畫面......

2022/11/20 | Wine If

葡萄酒品飲文化中「聞軟木塞」不得體?其實,現在很多侍酒師建議客人聞聞看

雖然「反對派」認為「聞了也是白聞」,但眾多侍酒師和專家們也表示,聞軟木塞可以迅速敏銳地辨識出來葡萄酒是否有受到「TCA」所污染。讀完這篇文章,下次看到你對面的酒友或侍酒師,對你聞塞子的舉止不以為然時,你就知道怎麼曉以大義了。

2022/10/30 | 《科學月刊》

花香、奶油、榛果味?如何系統化品飲葡萄酒的「色香味」?

其實,只要能掌握以「色、香、味」三方面進行分析的系統化品飲技能,我們就能夠自行評判酒質優劣,享受葡萄酒多層次的美好。首先,你需要準備好一處適宜品酒的環境。白天有自然日光、通風良好的房間最為合適。若是在晚上品飲,燈光也須接近自然白光,黃光則會使酒色判斷失準。

2022/10/08 | Wine If

酒體強健、有肌肉感?這10個經常聽到的品酒詞彙,真實含義是什麼意思?

酸度為什麼會迷人?充滿異國情調是哪一國?「很有自然感」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紅酒專家萊特帶您認識這10個葡萄酒詞彙,拆解他們的真實意涵!

2022/09/25 | 葡萄酒斜槓人Leona

葡萄牙馬德拉島教我們的事:如何在和台灣一樣溫暖潮濕的地方生產有機葡萄酒?

跟台灣一樣,馬德拉島氣候溫暖潮濕,因此成為各樣病蟲害的溫床,果農每兩週噴灑農藥是家常便飯。要在馬德拉島進行有機農業,是比「瘋狂」還要再瘋狂的事。不過,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