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蒲美蓬

蒲美蓬·阿杜德(泰語:ภูมิพลอดุลยเดช;皇家轉寫:Phumiphon Adunyadet;發音:[pʰuː.mí.pʰon ʔa.dun.ja.dèːt] ( 聆聽);1927年12月5日-2016年10月13日),亦尊稱蒲美蓬大帝,泰國扎克里王朝第九代國王,亦稱拉瑪九世(Rama IX)。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9/21 | 吳象元

泰國皇室雖未出席英女王喪禮,不過前泰王蒲美蓬卻與伊莉莎白二世關係匪淺

雖然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沒有出席伊莉莎白二世的喪禮,不過其父親蒲美蓬(拉瑪9世)卻與伊莉莎白二世關係匪淺,以下就透過歷史上的照片來回顧這段英國與泰國王室的特殊情誼。

2021/03/25 | 張瑞邦 Tucker Chang

泰國的「樹木出家」儀式,究竟是「展示霸權」還是「保護森林」?

1996年慶祝泰王蒲美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登基50週年的護樹活動,由於當時樹木出家儀式已被泰國社會廣泛接受,泰王隨後並正式認可了此做法,要求生態僧侶與泰國大眾為5千萬棵林木進行樹木出家儀式,象徵保護森林的決心,該儀式分別在泰國北部的8個行政區、共約150個森林社區舉行,其中亦包含泰國少數民族以及非佛教教徒。

2020/12/03 | 楊俊業 博士

十年泰國(下):2020年的泰國學運,絕對是一次「承先啟後」的關鍵歷史事件

泰國社會對於帕拉育總理執政期間的政治迫害,以及刻意允許王權與軍權肆無忌憚的擴張態度,已在泰國社會累積許多不滿情緒,加之「新冠肺炎」對國內經濟造成的嚴重影響,於是激起學運團體「青年解放陣線」和「泰國學聯會」於2020年7月18日開始在民主紀念碑前的集會活動

2020/11/25 | 許劍虹(Samuel Hui)

親美國還是親中共?談19世紀以來泰國的平衡外交

大家可能會認為泰國時而親日反美,時而反共親美,時而又在美「中」之間左右搖擺,是因為受到不同總理執政的政策所影響。

2020/08/22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泰國年輕人為何大膽挑戰不可侵犯的王室?

最近兩個月來,泰國爆發一波波學潮,不只對執政多年的軍政府不滿,更冒著坐牢的風險要求王室改革。這批年輕人挑戰的不是什麼新問題,而是泰國多年來的深層政治結構,只是在新國王上台後,更令他們無法忍受。

2019/11/03 | 精選書摘

《泰國》:蒲美蓬國王依舊不相信,中國對泰國沒有地緣政治企圖

自一九五○年代晚期以來,「捍衛民主」的第二要務雖然跟排行首位的捍衛君王有一大段距離,卻在一九九二年五月開始展現其政治效力。示威群眾大多數真誠支持民主,於是泰國史上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多數人民拒絕接受實質或事實上的軍事統治,「泰國之春」終於綻放。

2019/05/04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大馬出現首位女性首席大法官、泰王加冕將登場、星中簽署五項MOU

東姑麥潤的任命案由現任最高元首蘇丹阿布都拉依據大馬首相馬哈迪建議,並與馬來統治者理事會協商後出爐,取代本月12日退休的前任首席大法官里察馬拉尊(Tan Sri Richard Malanjum)。

2019/05/03 | 楊俊業 博士

將耗資10億泰銖的第十世王加冕大典,是泰國版「君權神化」的洗禮儀式

泰國十世王加冕大典的三天系列儀式中,尤以5月4日上午10時至12時期間舉行的儀式最為重要,因為國王此時將接受所謂的「灌頂聖水」與「八方聖水」的淋浴澆手儀式,及接受婆羅門主祭司敬獻代表王權的「五大御器」,並由國王親自戴上王冠完成加冕。

2019/05/02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泰王哇集拉隆功宣布四婚,加冕典禮前夕冊封王后

就在泰王哇集拉隆功加冕典禮的前夕,泰國皇室宮務處發出王室命令指出,哇集拉隆功已和蘇堤達結婚,因此冊封蘇堤達為蘇堤達王后。

2019/03/05 | 楊俊業 博士

【封面故事】泰國王室為什麼有中文名字?首先須瞭解「大城王國」建立後的泰中關係

泰國自大城王朝時期即仰賴朝貢方式與中國保持隱性的「藩屬關係」,乃至鄭信自立為吞武里國王後,更向「萬邦之主」乾隆皇帝呈表請求正式冊封,續因通鑾(即拉瑪一世)廢黜鄭信繼位後,為取信大清朝廷及證明王位的正當性,因此才以鄭信之子—鄭華的名義請求冊封為「暹羅王」。

2019/02/11 | 陳彥霖

公主的總理夢一日破滅,無非只是在泰國政治鬧劇中再添上一筆

烏汶叻公主的身分是平民,在王室排序都低於弟妹,顯然泰衛國黨在提名公主前,早已確定公主參選僅是實行自己的一般公民權利。然而國王卻在聲明中認定她是王室重要成員,在情理法之下,泰國顯然不是將法律放在首位。

2018/12/11 | 楊俊業 博士

泰國鈔幣文化(下):從紙幣回顧國家體制發展,及歷屆國王的治國高度

1932年由既得利益受損的若干親王,暗地支持遊學歐美的學生,並由海、陸軍發難進行「不流血」革命,終結了泰國王室的絕對權勢(Royal Absolutism),於是泰國第一部憲法於同(1932)年6月制定,並獲得七世王簽署頒佈為臨時憲法,從此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國民主權原則及三權分立制度。

2018/10/15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故泰王蒲美蓬逝世兩週年人民緬懷,現任哇集拉隆功背後默默擴權

在位70年的泰王蒲美蓬於2016年10月13日駕崩,當時舉國哀戚,對泰國人來說有如痛失慈父。13日適逢他逝世兩週年忌日,泰國政府與民間都舉辦各種追思活動懷念他。

2018/07/05 | 楊俊業 博士

從爆紅泰劇《天生一對》瞭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由泰國九世王火葬亭設計概念談起

泰人認為「魂」是人的本質,但因沒有形體可以有所作為,所以沒有力量且很脆弱,必須藉由人身行動來做功德,其所產生的福報業力才能保護人/魂,此即泰人觀對魂信仰的一種實踐方式。

2018/05/04 | 楊俊業 博士

泰國在雨季來臨舉辦「春耕節」,是對「穀靈」酬頌敬畏的體現

泰人自古與水的關係十分密切,因為以米為主食,而河川既能灌溉農田,又能提供豐富漁獲,所以泰國古諺有云:「水中有魚,田裡有米」(ในน้ำมีปลา ในนามีข้าว),說明了泰人對於水域的依賴性。

2018/04/24 | 楊俊業 博士

看見七彩泰國:從政治語言到每週七日,「顏色」對泰人意義超乎你想像

要深入瞭解泰人的思考邏輯及文化,就必須要能清楚理解泰人對顏色的聯想及象徵意義,否則溝通聯繫容易陷入誤會、失禮或貽笑大方的窘境而不自知。

2018/04/23 | 楊俊業 博士

看見七彩泰國:從政治語言到每週七日,「顏色」對泰人意義超乎你的想像

要深入瞭解泰人的思考邏輯及文化意涵,就必須要能清楚理解泰人對顏色的聯想及象徵意義,否則溝通聯繫容易陷入誤會、失禮或貽笑大方的窘境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