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蓋達組織

蓋達組織(新加坡作卡伊達組織,中國大陸作「基地」組織,香港作阿爾蓋達組織)(阿拉伯語:القاعدة‎,意為「基地」)是奧薩瑪·賓拉登在1988年成立的伊斯蘭教軍事組織,被指策劃了多宗主要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被聯合國安理會列為世界恐怖組織之一,目前組織首領艾曼·查瓦希里在阿富汗伊斯蘭大公國首都喀布爾被美軍無人機擊斃,導致組織成為群龍無首的狀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9 | 精選書摘

《誤判的總和》:伊拉克和蓋達有沒有關聯?沃佛維茲一直得到同一個答案——「沒有」,但他不能接受

《誤判的總和》一書廣泛研究人類活動中的各種認知偏誤,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分數的形式存在,透過人們不擅長分數來改變基數(分母)或個別案例(分子) ,人的認知很容易被誤導而犯下許多錯誤。本書結合認知心理學的關鍵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範例,幫助讀者發現從政治到刑事司法系統、從戰爭到科學、從商業戰略到新時代宗教、在到自然世界,總是在日常訊息中潛伏著的種種偏誤。

TNL+ 2023/11/09 | 許劍虹(Samuel Hui)

同是穆斯林、反美、手法激進,哈瑪斯與蓋達、伊斯蘭國這兩個恐怖組織有什麼異同?

讀者們無論是支持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首先都還是要先將這幾支穆斯林武裝團體的來龍去脈搞明白,才能更堅定自己的立場。對於支持巴勒斯坦卻反對全球穆斯林革命的讀者,相信瞭解到哈瑪斯與伊斯蘭國之間的差異會是一種解脫。若知道哈瑪斯背後有伊朗以及真主黨的支持,則同樣能強化以色列支持者的正當性,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吧!

2023/03/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伊拉克戰爭20週年:海珊垮台掀混亂時代序幕,人民深陷痛苦地獄無終點

小布希及美國承諾實現繁榮的民主及經濟,然而,說好的民主未降臨,反而是更多的暴力事件隨之而來。蓋達組織開始了毀滅性的叛亂,投擲炸彈及斬首民眾。不久後,伊拉克捲入宗教派系內戰,當時可見屍體於河中漂浮。艾默及其他數百萬人再次生活於恐懼中。

TNL+ 2023/01/23 | TNL國際編譯

打擊聖戰組織未果,布吉納法索下令駐紮法軍撤離,專家憂極端分子恐擴大勢力範圍

布吉納法索於21日下令,駐紮在該國的法軍撤離。此一決定顯示該國自去年9月軍事政變以來,與法國的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布吉納法索人民認為多年來伊斯蘭極端分子仍持續肆虐,法軍面對飽受衝突蹂躪的國家無能為力,抗議者甚至抨擊法國居然與侵略者勾結。

2022/08/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索馬利亞首都飯店劫持事件落幕,30小時對峙造成至少13人死亡

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一間飯店遭青年黨(Al-Shabaab)聖戰分子闖入並拿下控制權後,30小時的對峙終於落幕。當地安全指揮官說:「安全部隊已化解這場劫持行動,持槍歹徒已經斃命,過去1小時沒有人再從飯店開槍。」

2022/08/02 | BBC News 中文

阿富汗反塔利班領導人:今天阿富汗對世界的威脅遠大於2001年

小馬蘇德(以下稱馬蘇德)說,阿富汗再次成為10幾個恐怖組織的安全避風港,其中包括伊斯蘭國(ISIS)和蓋達組織(al-Qaeda),他們希望向全世界輸出其極端主義的意識形態。

2022/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反恐行動重大斬獲:拜登宣布無人機擊斃全球頭號通緝犯、蓋達組織首腦薩瓦里

美國總統拜登稍後在電視轉播的談話中說,美軍7月30日在喀布爾發動空襲。拜登說,「我最終批准這項反恐行動」,沒有平民傷亡。拜登說:「如今正義已獲伸張,這名恐怖領袖已不復存在。」他還說,美國永不退縮。

2022/04/15 | 精選書摘

《阿富汗文件》推薦序:美國打了20年阿富汗戰爭,為何最後會以恥辱地倉皇撤軍來告終?

《阿富汗文件》是美國《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的調查報導,敘述布希、歐巴馬和川普三任總統與其軍事將領,這二十年來如何年復一年地對大眾隱瞞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真相,也為之後塔利班再度佔領阿富汗埋下伏筆。

2022/01/25 | TNL國際編譯

蓋達組織、塔利班與伊斯蘭國都要求釋放她,涉嫌恐攻遭美國判86年的「西迪基」是誰?

2010年,西迪基因7項罪名遭美國判處86年監禁,罪名之一包含謀殺阿富汗在美公民未遂以及武裝襲擊駐阿富汗的美國軍官與僱員。不過部分維權人士認為的判決存在明顯缺陷,且她在獄中還遭受非人道待遇。

2021/09/16 | TNL國際編譯

布林肯出席國會究責聽證會,朝野同批阿富汗撤軍難看,「用光全世界的化妝品都無法掩飾」

最同情、支持阿富汗撤軍政策的國會議員,都對拜登政府作為表達失望與憂慮——他們認為拜登政權做得不夠多也不夠快,仍有為數不少的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親美外籍人士被遺留在混亂與危險之中。

2021/09/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拍下911墜落男子不朽照片,美聯社記者:我記錄一個人生命中活著的最後一刻

《君子雜誌》(Esquire)寫了一篇7000字文章讚揚這張照片是經典,喜好收藏攝影作品的歌手艾爾頓強(Elton John)也曾說,「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在最完美時機按下快門的照片之一」。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張照片冷血無情。

2021/09/11 | TNL國際編譯

【911事件20週年】重大創傷讓美國人內心集體投向黑暗面,最終以2021年國會山莊暴動作結

當這種直接危及到美國本土的威脅在2001年9月11日出現時,攻擊事件不僅是意料之外,更是震撼了國家體系,因為911事件打破了美國人對於冷戰已經結束、所有危險都結束的理解。

2021/09/10 | 許劍虹(Samuel Hui)

【911事件20週年】若小布希沒有進攻伊拉克,今日在喀布爾的悲劇原是可以避免的

九一一事件後,懷抱復仇之心的美軍出兵阿富汗,成功推翻了塔利班政府。成立了親美政權後,小布希做出了讓人跌破眼鏡的選擇,到中東開啟了一場全新的戰爭。

2021/09/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01年9月11日上午,3名資深主播領著美國人度過畢生難忘的一天

那天,美國看著人間慘劇在境內上演,幸而還有布羅考、拉瑟和詹寧斯這3名極具公信力的新聞人,他們當時已各自在不同頻道的晚間新聞奉獻約20年時間,也都擁有豐富的報導經驗。

2021/09/05 | TNL 編輯

911事件20週年前夕:拜登簽署行政命令解密調查文件,當日將造訪3處事件發生地致哀

8月初約1700名911事件受害者家屬、當時現場急救人員與生還者發表公開信,要求拜登解密政府檔案,以了解沙烏地阿拉伯當年在事件中的角色,否則不歡迎拜登政府參與今年的任何紀念活動。

2021/08/28 | TNL國際編譯

塔利班與恐怖組織:蓋達組織或將捲土重來,但「呼羅珊伊斯蘭國」絕對是更大威脅

儘管反恐專家判斷,規模與勢力皆較小的呼羅珊伊斯蘭國並不具備對西方國家發動大規模攻擊的能力,但不少人也認為他們很可能比當年的塔利班或蓋達組織(Al Qaeda)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