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蔡依林

蔡依林(英語:Jolin Tsai,1980年9月15日-),出生於臺灣臺北縣新莊市(今新北市新莊區),是一名臺灣歌手、詞曲作家、演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13 | 歪脑|WHYNOT

從王心凌熱潮到崔健獲獎:「台灣元素」在華語流行音樂文化的起伏聲線

金曲獎堅持「不問國籍、只問是否在台灣發行」的遊戲規則,不但成全了崔健獲獎的佳話,在〈愛你〉餘音猶在的此刻,也可説是台灣流行音樂重拾了一定的自信。明日的台灣是否仍傳唱「華語」未可知,但過去的豐饒仍能澆灌今日的世界,可以確定。

2022/02/09 | TNL 編輯

男男路人擁吻入鏡北京冬奧新聞直播:畫面被新加坡電視「河蟹」後,反在網路上爆紅

男同性戀的性行為在新加坡屬於非法,且根據新加坡廣播守則,廣播媒體必須謹慎處理「同性戀、女女戀、雙性戀、跨性別、性倒錯、戀童癖以及亂倫」的資訊或題材,若內容明顯涉及這些方面都一律不准播出。

2020/10/07 | ELLE Taiwan

蔡依林:四十沒有不惑,反而更充滿疑惑,「你有真的為自己做過選擇嗎?」

ELLE全球75週年的封面人物,是今年9月迎接40歲生日的Jolin。40歲的她沒有不惑,對生命依然充滿好奇、質疑,持續和自己對話。

2020/08/04 | 精選轉載

歌曲一定要「文以載道」,歌手一定要「政治正確」?周杰倫並沒有欠我們什麼

周杰倫當下的人生過得很幸福開心簡單又爽,所以他寫簡單、讓自己爽的歌,我覺得很順應自然,音樂本來就是用來表達情感的。

2020/06/30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金曲獎視覺統籌顏伯駿:設計是可以帶著走的能力,無論到哪個行業都是加分

顏伯駿已經連續三年擔任金曲獎視覺統籌。有媒體形容,在顏伯駿接手主視覺之前,金曲獎是場隆重的典禮,但在顏伯駿之後,大家從他設計的活潑視覺意象中,才赫然發現金曲獎是屬於音樂的典禮。

2020/06/16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金曲才子陳建騏:理性留給工作、感性還給創作,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

「如果全世界只有我自己喜歡,所有喜悅都只能留在我的腦袋裡,那就太孤單了吧!」陳建騏認為,與他人分享音樂並獲得共鳴的成就感,是這些年始終不膩、充滿熱情的主因。

2020/04/07 | 范綱皓 Kanghao

淺談蔡依林抗疫歌曲風波:我們在「渺小」的台灣,等待「呸姊」勇敢選擇自由民主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蔡依林與陳奕迅日前合唱公益單曲《Fight as One》向全球醫護致敬,卻因MV畫面中有外國小孩舉著「感謝China」標語片段,引發爭議。時至今日,我仍相信蔡依林有著台灣風骨,且不會否認台灣社會給蔡依林的養分,但關於這件事情,我也覺得蔡依林的確責無旁貸。

2019/12/04 | 精選書摘

《我的限制級人生》:為什麼我不可以是「輪椅族中的蔡依林」?

小時候因為行動不方便,很需要朋友幫忙,所以我非常在乎人際關係,會想討好每個朋友。但因為這些事,我慢慢學習放手,下定決心不再去管別人怎麼定義我,這是我的人生,只有我自己可以決定要怎麼過。

2019/11/03 | 精選書摘

《禮悟》:我願意用一億元證明蔡依林的清白,因為她的信用無價

我馬上約Jolin見面,她跟我保證絕對沒有,我相信她,因為她一直是一個誠實的女孩。於是我發出應該是台灣演藝圈第一張「價值一億元」的聲明:只要誰能提出蔡依林的私密照,我就提供新台幣1億元的費用。

2019/07/11 | 讀者投書

蔡依林拒走紅地毯的省思:服裝綁架了我們對美的定義嗎?

服裝應是展現個人性格與感受的物品,而非被外界所給的評論所侷限,時尚圈一直都有身形迷思,這股熱潮席捲了人們對於美的定義,可不代表明星無法扭轉紅毯思維。

2019/07/11 | 讀者投書

蔡依林拒走紅毯的省思:服裝綁架了我們對美的定義嗎?

服裝應是展現個人性格與感受的物品,而非被外界所給的評論所侷限,時尚圈一直都有身形迷思,這股熱潮席捲了人們對於美的定義,可不代表明星無法扭轉紅毯思維。

2019/06/30 | 李律鋒

寫在金曲30之後:吶喊自由,祈願我們明年還能大聲歌唱

我們可能會從課本或書上讀到,自由與人權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是人生來即擁有的權利。但是我一直都不這麼想......而且你稍不注意,馬上又會被那些掌權者奪走了。

2018/01/20 | 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

〈我知道你很難過〉:因921大地震偶然改變蔡依林一生的歌曲

蔡依林剛出道、出專輯時,唱片公司主打的是「少男殺手」形象的輕快歌曲,誰知專輯九月初甫推出,就遇上九二一大地震,全台灣沈浸在悲傷的氣氛裡。此時電台面臨「該播出什麼樣的歌曲才能撫慰人心」的難題,蔡依林專輯裡的一首慢板主打歌〈我知道你很難過〉,在此時脫穎而出。〈我知道你很難過〉詞意原為安慰失戀好友,卻意外符合受創人們的心情。

2017/12/20 | 讀者投書

批成功人士互相取暖?反思現代酸民文化

或許有人會認為,為什麼不能酸?不能在網路上自由發表意見,就等於是在扼殺言論自由。然而,究竟酸民文化是在落實言論自由,還是濫用言論自由?

2016/11/07 | 讀者投書

我們有「校譽」與「菁英」,絕不可能有「霸凌」

當「校譽」與「菁英」成了他們唯一思考的出發點,堂而皇之地說出怎麼可能會有霸凌時,也就代表了身為人師的自己,從來不願,也不可能會去看見,身而為人的黑暗面貌,也間接否定了那些在角落裡,殘喘生存的邊緣弱小。

2016/11/07 | 沈政男

中山制服霸凌事件:台灣社會現象光怪陸離,比MV本身還精彩

中山女中的抗議,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實在沒有必要。太在意名字、外表、身分被誤用濫用,是自信心不足的表徵。這些年也有一個醫療團體不准表演者穿該行業的制服搔首弄姿,也透露類似問題。

2016/11/06 | julia

蔡依林獻唱作品「戀我癖」MV內容惹議 中山女高要求下架致歉

歌手蔡依林在音樂人陳星翰「戀我癖」作品獻聲,但MV演出校園霸凌情節,演員制服繡著「中山女高」字樣,引起校友不滿。中山女高今日(6日)表示,盼該MV立即下架,並公開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