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

蔡明亮(1957年10月27日-)是一位出生於砂拉越的臺灣電影導演,其電影在國內外各大重要影展獲得重大獎項,是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的電影作者,為台灣電影代表人物之一,曾在歐洲三大國際影展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以《愛情萬歲》(1994)與《郊遊》(2013)於威尼斯影展分別獲得金獅獎與評審團大獎,以及以《河流》(1997)於柏林影展獲得銀熊獎、《日子》(2020)獲得泰迪熊獎評審團獎,《臉》(2009)成為羅浮宮首度典藏電影,創下藝術電影的標竿與典範。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12/16 | 楊國鴻

蔡明亮電影《黑眼圈》:不只是描寫底層情慾,還有馬來西亞人烏托邦想像的集體失落

今年安華終於當上馬來西亞首相,而在24年前他與馬哈迪的決裂,竟意外啟發了蔡明亮的第一部馬來西亞電影《黑眼圈》。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引發的馬哈迪與安華的政爭,一方面促成了以安華為首的「藍眼」人民公正黨,另一方面促成了《黑眼圈》的誕生,前者是馬來西亞進入千禧年前陣痛期的產物,而後者間接帶出了馬來西亞在千禧年後所陷入的長期集體失落。

2022/08/27 | 精選書摘

【散文】《我台北,我街道2》:李桐豪〈走在一場電影裡〉

西門町的荒涼人間地被自己走成了一座荒蕪的大安森林公園。電影讓人難受,但電影也給人安慰。銀幕上有楊貴媚幫你嚎啕大哭,有李康生歷經慾望劫毀,醒在一個狹小的旅館房間,他拉開窗簾,畫面之外隱約有鳥鳴與車流聲,他抬起頭,陽光灑在他臉上,也灑在看電影的人的心上。

2021/10/15 | 讀者投書

《島嶼島》從檳城看台灣:最道地的文化,才是最國際化的

「島嶼島」是喬治市藝術節底下的系列活動,通過檳城和台灣兩座島嶼的串聯,引發馬來西亞文藝愛好者對台灣新文化的關注,並深度了解台灣文化土壤與人文素養的關係。其中人文紀錄片放映會則以「人物」作為主題,介紹張四十三、蔡明亮、江振誠、董陽牧的故事。

2021/10/13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影評】《大師狂想曲:蔡明亮》:屬於蔡明亮的「童年往事」,受限於VR技術反而更具有回憶的質地

《大師狂想曲:蔡明亮》令人著迷的,是蔡導娓娓道出往事的感性口吻,他提及自己如何被阿公溺愛,如何浸在戲院裡脫離現實的桎梏——那是蔡導也曾在《不散》(2003)中致敬的胡金銓電影。以及那段悠哉閒散、無拘無束的快樂如何為之消散。

2021/09/29 | 王祖鵬

《鱷魚》:愛情喜劇帶出土地正義的沉重議題,柯震東談李康生:「驚為天人」

陳大璞集結柯震東、李心潔、李康生等演員,執導出《鱷魚》,今(29)日舉辦媒體試片,而導演陳大璞攜著柯震東、李康生共同出席映後記者會,聊聊《鱷魚》的創作核心與片拍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