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蔡衍明

蔡衍明(1957年1月15日-),字明剛 ,臺籍華裔企業家,是旺旺集團創辦人,也是傳統媒體中國時報集團與中天電視的最大股東,亦曾是香港亞洲電視第三大股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19 | 精選書摘

《新聞自由的幽靈》:台灣報業非但沒有幫助凝聚社會共識,反而為撕裂與認同危機推波助瀾

根據巴黎「無國界記者組織」的世界新聞自由排行榜,臺灣近年來穩居43名上下(2022年為38名)。該組織年度報告指出,沒有證據顯示臺灣政府干預媒介自由,但政治上藍綠陣營極化對立,媒介只顧搶新聞,疏於求證,專業素質不高,誠為臺灣新聞自由的隱憂。

2022/04/21 | 精選書摘

《假新聞政治》:旺中集團離職高層透露,「我們挺韓不挺藍,作為員工只能符合集團方針」

《中時電子報》形成支持特定候選人韓國瑜的現象,同時引發假新聞可能出現的疑慮。在假新聞的討論中,意識形態式的回聲室(echo chambers),以及日益增加的同族意識(tribalism)、情感分享等,都能影響社會大眾。《中時電子報》表現明顯的挺韓立場,進而引發社群媒體呼應。

2020/12/07 | TNL 編輯

中天新聞換照案聲請假處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4大理由裁定「駁回」

北高行認為,若准許《中天》新聞台本件假處分申請,等於藉由假處分程序迴避國家對於衛星頻道事業換照監理的規範,除將使6年定期換照制度形同具文,更影響NCC有效管理秩序之權能。

2020/11/28 | 財訊

中天換照不過,意外讓蘇貞昌渡過「牛肉麵風暴」?

中天被撤照之後,藍營勢力集結挺中天,卻意外穩固蘇內閣,讓原本川普即將失去政權、戰機花蓮外海墜海、牛肉麵事件發生後蔡蘇體制的欲振乏力,綠營士氣低落,在中天撤照事件後促成綠營的團結。

2020/11/14 | 讀者投書

中天主張「台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彌爾、康德、羅爾斯會怎麼看?

對我而言,我認為討論不應該被綁在「親中媒體」被下架的框架之下,而是中天新聞台在經營媒體的行為早已出現許多瑕疵,無論是從效益論的結果,抑或是從義務論的動機上來看,他們都無法符合社會對最大幸福的追求,以及符合對道德行為的追求。

2020/10/27 | TJ

【關鍵眼中盯】中天為何該關台?我想「泛政治化」的討論這件事

若是完全從政治考量來看,把中天新聞留著或許對執政黨更好,因為中天存在(和他們的荒謬行徑)是號召支持者的最好工具,中天鬧越兇,反中天(也是反反民進黨價值)的力量就越穩固,而民進黨願意放棄這項紅利的唯一理由,就是發現自己快沒法向「基本盤」交代了。

2020/10/26 | 李秉芳

【懶人包】中天換照吵什麼?聽證會攻防一次看

中天的新聞部主管、代理人律師,認為NCC一直強調他們的裁罰件數和金額有失公允,且質疑NCC檢視媒體的標準並不一致。

2020/10/26 | 李秉芳

史上首次「電視台換照」聽證會:中天新聞換照案攻防焦點一次看

中天如何改善違規處分、落實自律機制,以及經營者的適格性、能否維持新聞編輯室專業自主,以及董事長蔡衍明將親自出席與否,是今日聽證會焦點。

2020/10/23 | 《思想坦克》

立場偏頗、內容錯誤、收受中資,哪個才是下架中天的「正確」理由?

中天新聞換照審查在即,不同的人分別提出立場偏頗、內容錯誤、收受中資等理由,認為應該「下架中天」,但在種種爭議的背後,其實正顯現出媒體自律機制的失靈。

2020/10/20 | 精選轉載

說中天是「紅媒」太抬舉它了,關台反倒讓社會裂痕更無彌合可能

中天不應該被關台,也沒有被改組的必要。某些社會的裂痕,絕不會因為中天被關而消失,反倒現在把中天關了,這些裂痕更無彌合可能。蔡衍明把中天打造成「韓天台」,作風固然可議,但收視率說明了一切,這些觀眾的需求應得到尊重。

2020/05/01 | TJ

【關鍵眼中盯】美國反封城、旺中喝水神,影武者正默默為民粹打造集結點

在美國,有一群川普支持者上街「反科學」的抗拒疫苗和封城,在台灣,也出現了一個訴求和大家都不太一樣,行為論述有些「不科學」的水神,而隨著衝突加深,世界也慢慢產生了兩群不一樣的人。

2019/07/22 | 陳方隅

旺中集團捍衛(假)新聞自由

旺中集團已經變成名符其實的「中國」媒體,種種離譜的行徑幾乎是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台灣近來開始針對國安相關法令做修正,也開始討論要如何因應資訊戰。我們很需要民主保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