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薩赫爾

撒赫爾(阿拉伯語:السَاحِل‎;英語、法語:Sahel;阿姆哈拉語:ሳህል,意為「(撒哈拉的)海岸」)是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蘇丹草原地區之間的一條總長超過5,400公里、最寬可達1,000公里的地帶,從非洲以西的大西洋伸延到東部的衣索比亞高原,橫跨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馬里、布吉納法索、阿爾及利亞南端、尼日、奈及利亞、查德、蘇丹共和國、南蘇丹、厄利垂亞、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北端與衣索比亞北端等至少14個國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結束與尼日軍事合作將撤離1500法軍,馬克宏召回大使;薩赫爾地區政變三國成立防務聯盟

近年來法國在西非前殖民國間的影響力已然衰落,並且遭到當地民眾嚴厲批評。自從馬利和布吉納法索發生政變以來,兩國境內的法國駐軍便已撤離,導致它在區域打擊伊斯蘭主義叛亂行動中可以發揮的作用與日俱減。

TNL+ 2023/09/18 | 湯名暉

中國與印度在G20、東協兩大峰會各顯神通,「全球南方」的主導之爭誰能勝出?

由於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缺席東協峰會,更能顯示中國才是峰會的主導者,各國也未就近期的南海問題提出意見。相形之下,8月份才遭受水砲攻擊的菲律賓顯得孤掌難鳴,雖然在人道考量的名目下完成對仁愛礁的補給,但是得連同美國的份吞下十段線的「苦水」。

2023/09/05 | 德國之聲

尼日、加彭先後政變:歐盟檢視失敗的非洲政策,卻給不出答案

隨著西非多個國家接連經歷了軍事政變,歐洲的選擇似乎越來越少,但在西班牙托萊多舉行的歐盟部長會議,卻仍未對歐盟在非洲地區角色的棘手問題給出快速答案。

2023/09/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西非洲政變風潮:3年內7國軍方相繼奪權,經濟萎靡、文人政府治國能力弱成主因

這些奪權事件都源自經濟萎靡與治理能力不足,不但使得老百姓不滿情緒升溫,也加劇極端主義暴力蔓延,尤其是在西非地區。然而,儘管新上台的強人宣稱他們正在處理局勢不穩問題,但今年上半年在薩赫爾地區遭殺害的人數仍暴增。

TNL+ 2023/08/24 | 湯名暉

非洲薩赫爾地區動蕩引發地緣政治危機,為何成為歐洲區域安全的一大隱患?

在非洲薩赫爾地區,法國以文化與民族矛盾劃定政治疆界,中國以自身國家發展先於國際發展而忽視文明的差異性,使得該地區仍未脫離後殖民國家的困境,至今仍無法啟蒙自身的主體性而困於生存資源的爭奪。

TNL+ 2023/08/17 | TNL國際編譯

華府協助培訓尼日軍方卻換來政變,美國是否應放棄與尼日的軍事夥伴關係?

美國調查性新聞網站《攔截》(Intercept)揭露,發動政變的尼日軍方至少有5名軍事將領接受過美國軍隊的培訓,其中包括美軍寄予厚望的前尼日特種部隊司令、現任軍政府國防部長巴爾穆(Moussa Salaou Barmou),其曾於美國陸軍基地班寧堡(Fort Benning)與美國國防大學(NDU)受訓。

2023/08/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尼日政變:軍政府揚言起訴廢黜總統、譴責制裁不人道,西非經濟共同體軍事干預風險高

西非經濟共同體為逼迫尼日政變將領讓民選總統復位,已對尼日實施制裁並揚言軍事干預。但政變領袖任命的總理14日說,尼日可克服制裁。專家也指出,軍事干預風險高。

2023/08/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尼日政變:西非經濟共同體與奈及利亞宗教代表團出面調停,力拚恢復人文統治

一個奈及利亞的穆斯林代表團12日在尼日首都尼阿美展開會商,該宗教代表團領導人巴拉勞(Abdullahi Bala Lau)表示,政變領袖蒂亞尼(Abdourahamane Tiani)「說他們敞開大門,願意探索透過外交與和平手段解決這個問題。」

TNL+ 2023/08/09 | 蔡又晴

尼日政變為什麼值得各國重視?軍閥不滿與反法民族主義,最終毀掉西方反恐的重要據點

就算歐美試圖介入,但是就因為當地撒哈拉沙漠廣大的無人區,成了恐怖分子最大的庇護地。當地大量的宗教極端教院還有陷入嚴重貧困飢餓的民眾,都是恐怖分子最大的人力來源。尼日近年來的反恐成效,都可能因為軍政府的上台付諸東流,美歐都不可能再提供軍政府協助,恐怖分子只會不斷坐大。

2023/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尼日政變:西非領袖揚言軍事干預,法國盡速展開撤僑,歐盟稱不會引發鈾供應風險

尼日民選總統貝佐姆上週遭自己最精銳的總統衛隊推翻,成為繼馬利、布吉納法索後,3年內第3個遇軍事政變的薩赫爾地區國家。尼日過去為法國殖民地,這次推翻民選總統的政變還伴隨反法、親俄的示威。

2023/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尼日軍方扣押總統貝佐姆、關閉邊境實施宵禁,陸軍參謀長表態支持軍事政變

貝佐姆於2021年掌權,成為尼日第一位在和平過渡時期上台的總統,他稱「這是人民成熟和領導人智慧的體現」。但如今他本人似乎已經陷入政變,總統衛隊士兵聲稱已經推翻他的政府,並宣布所有機構暫停服務、關閉邊境並實施宵禁。

2023/07/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尼日疑似政變傳總統遭衛隊扣押,總統府稱反叛徒勞無功

西非國家尼日安全機構消息人士今天表示,總統貝佐姆遭他的衛隊扣押在總統府內,但總統府表示,衛兵發起的「反共和」運動「徒勞無功」,貝佐姆也平安無恙。《路透社》報導,總統府透過聲明表示,如果這些衛隊士兵不恢復理智,該國軍隊已準備好發動攻擊。

TNL+ 2023/05/13 | TNL國際編譯

聯合國報告:消滅童婚需花300年,每年有1200萬名女孩成為「兒童新娘」

早婚的女孩通常有較高機率遭受親密伴侶的暴力,或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及愛滋病毒(AIDS),且她們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更高。此外,青少年孕婦比成人孕婦更容易在懷孕及生產期間出現併發症,進而使胎兒生命面臨更大風險。

TNL+ 2023/05/07 | TNL國際編譯

蘇丹內戰影響「阿拉伯膠」出口,可口可樂等飲料大廠面臨斷「膠」危機

過往蘇丹爆發內亂的區域,多半位於達爾富爾(Darfur)等較為偏遠的地區。只是這次政府及快速支援部隊在4月15日時發生衝突的地點,卻是在首都喀土穆(Khartoum),這也間接導致當地基礎交通運輸癱瘓,物資及貨物運輸停擺。

2023/04/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丹停火協議形同虛設,土耳其軍用運輸機遭擊中;化妝品、碳酸飲料成分「阿拉伯膠」供貨恐受影響

蘇丹發生內戰,交戰雙方本來於27日同意,延長停火協議,但是28日卻仍爆發激戰,甚至波及一架土耳其軍用運輸機,敵對將領互將矛頭指向對方。而因為戰事不斷,當地原物料生產受阻,將導致碳酸飲料、化妝品生產中斷。

TNL+ 2023/01/23 | TNL國際編譯

打擊聖戰組織未果,布吉納法索下令駐紮法軍撤離,專家憂極端分子恐擴大勢力範圍

布吉納法索於21日下令,駐紮在該國的法軍撤離。此一決定顯示該國自去年9月軍事政變以來,與法國的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布吉納法索人民認為多年來伊斯蘭極端分子仍持續肆虐,法軍面對飽受衝突蹂躪的國家無能為力,抗議者甚至抨擊法國居然與侵略者勾結。

2023/01/06 | 精選書摘

《2050全球政治經濟新局勢》:整個非洲的年齡中位數不到二十歲,這些人要做什麼?

本書作者長年研究全球經濟和政經變革,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盤點了當今全球五大洲各區域的現況,並列出改變世界、帶領全球邁向2050年的五大力量——人口結構、天然資源、貿易、科技,以及政治理念,這五大力量影響了各區域和各國家的發展動能、社會平等各類重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