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藍綠

藍綠可以指:

顏色藍綠色。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13 | 讀者投書

雖然總統一直是藍綠輪流當,但我認為台灣並不存在「兩黨制」

雖然傳統意義上台灣像是一個兩黨制國家,然若從更嚴謹的角度思考,台灣的兩黨制並非經濟或意識形態上的左右派,而是以國家興亡為論戰的統獨之爭。造就此況的原因是,在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轉型不夠徹底,而民進黨也未放棄早年街頭社會運動的歷史經驗,到了當代國際情勢和國內政治侷限下,形成了台灣特色的兩黨制。

2022/11/24 | TJ

【關鍵眼中盯】廢票其實沒有那麼廢!願意投票的人越少,你心中的「爛人」就越開心

當投票所只剩下最狂熱最死忠的那群選民,藍綠自然會極力討好極端的群體。出門投票,讓藍綠知道台灣還有一群關心政治,但對檯面上人選都看不過的選民,當這個數字大到可以左右選舉結果,那些「壞人」才可能在下次選舉,做些會讓你願意投他的事。

2022/10/30 | 圖發事件

每日圖說選舉|過去20年,僅9位縣市長當選時不屬國民兩黨

直轄市與縣市長選舉向來是九合一選舉的重頭戲,更是各縣市執政黨4年執政成績的總體檢。不過你知道嗎?並非所有縣市長都是國民兩黨,2000年以後總共選出9位非藍綠黨籍縣市長,究竟是哪9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2/10/21 | 黃皓筠

專訪黃珊珊:老天丟了這個位置給你,你要坐得穩,接不起來也別想走下一步

以前還是律師與市議員時,黃珊珊常覺得面對很多事都只能說,成為副市長後她發現自己可以去聽、去說、去做,每天都因此改變了台北一點點,而台北這座城市也隨之改變很多。

2022/09/29 | 菜市場政治學

什麼是政治「兩極化」?台灣的狀況有嚴重到不准兒女跟對方陣營結婚嗎?

台灣民眾覺得藍綠兩極化、進而嚴重到影響非政治領域的行為如尋找伴侶、小孩的婚嫁,有一部份的原因可能是來自於想像對方陣營太過極端——但對對方陣營,實際上大多自認沒有那麼極端?

TNL+ 2022/09/20 | 傅紀鋼

「高雄浮屍錄」選戰攻防也炒不熱,為何民眾漠不關心?

近日高雄37天發現8具浮屍的新聞在社群網站上流傳,有少數藍營批評市長陳其邁應負責,卻始終沒有在主流媒體上獲得大量關注與社會的廣泛討論,彷彿民眾不關心自殺議題。但自縊人數代表甚麼?人們又為何不想談論呢?

2021/03/03 | 新公民議會

公投案總會扯上藍綠,因為台灣能號召「35萬簽名」的也只有藍綠

社會運動若只是單純追求直接民主,而不考慮自身的組織發展與社會影響力,未來在台灣社會任何議題,將會變成單純的兩大黨選邊站,唯一破解的方法,還是紮實的進行組織工作,不要對直接民主有過度的浪漫幻想。

2020/06/12 | 陳方隅

柯文哲說台灣「一黨專制」是真的嗎?我們來看看政治學的專業定義

柯文哲批評台灣已經是「一黨專政」,但後來又說這些名詞不重要。到底什麼是一黨專政?什麼是一黨獨大?台灣符合這個狀況嗎?柯文哲曾說過很多次要「尊重專業、實事求是」,也強調科學的精神,那麼就讓我們從政治學的專業角度出發來解答以上的問題。

2020/06/10 | 讀者投書

【政治無神論徵稿】與政治保持「社交距離」,別讓顏色成為我們的唯一基準

現在的我,已經不期待哪個顏色的政黨成為救世主了。能改變社會的,就是像你我一般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我們可能是嚴謹防疫、親力親為的公務團隊,也可能是配合政策、戴好口罩的小市民,做好份內的事,累積起來才是踏實的政治力量。

2019/12/26 | 讀者投書

「民調第三」的民眾黨應該思考,該怎麼做才不會成為下一個時代力量

時代力量面臨分崩離析除了內部因素外,最重要的還是時力在立法院的席次與政治影響力不夠,當選民讓小黨百花齊放與藍綠爭取分食國會席次,反會因為選票不集中而最後讓兩大黨漁翁得利,甚至遇到被私下拉攏的問題。

2019/12/20 | 菜市場政治學

大選時規定一人投兩票,就可以「救小黨」嗎?

如果我國全面採行單一選區那麼小黨就會直接滅亡,因此當時的修憲委員們在73席單一選區外,又另外加上34席的不分區席次政黨票,然而根據研究,2016年大選卻還是有70%的選民,把政黨票投給兩大黨。

2019/11/22 | 讀者投書

因為有「台灣基進」這樣的本土小黨,民進黨才能放心走中間路線

所謂的「基進側翼理論」,就是當一家販賣300元與400元便當的料理店,新推出600元的頂級便當,消費者就會擔心300元品質差又嫌600元太昂貴,選擇「最安心」的中間價位400元便當,同理,若有一個比民進黨更獨更進步的政黨,將會使民進黨顯得「相對中間」,進而使選民感到安全並予以支持。

2019/09/22 | 李秉芳

台灣民眾黨首波立委提名網紅、新二代、律師,柯文哲:打破藍綠訴求數據

柯文哲認為,現在所有的政黨都在「統獨」的光譜上彼此競爭,台灣民眾黨要提出的是一個「國家治理」的競選主軸,講求更有效率、講求科學數據的政治。

2019/08/12 | 《思想坦克》

柯文哲的台灣民眾黨,在藍綠夾殺下有多少議題空間?

總統制或單一選區制下的小黨就算想靠議題竄出,長期以後還是會慢慢被大黨吸收,因為重要的議題最終還是會被吃掉,因此柯文哲打的是資源不當利用,創造出一個「我是柯文哲我才有效能」的第二議題維度,是個大型的「相信我之術」。

2019/06/07 | 讀者投書

我曾經自認是個中國人,直到我考上北一女的人社班

我曾經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但現在的我立場不同以往,身為一個擺盪於極端政治光譜兩側的人,雙方的價值我都曾經堅定不移的相信,我想要試著和不同立場的人描繪兩邊的世界。

2018/07/14 | TJ

藍蛆都是連戰,綠吱都是陳水扁?一碼歸一碼,台灣最不缺的就是二分法

傳統藍綠二分法最可怕的地方:十個議案裡面,一方七個對你好,另一方三個對你有利,但選邊站後,你不但忽略另一方在那三個議題的努力,甚至還要騙自己,那三件事情是錯誤的。

2018/06/08 | 林冠任

為什麼藍綠的謊言跟詐騙集團一樣,對年輕人逐漸失效?

許多老一輩的人都會把名嘴的那一套照搬出來,三槍兩砲被轟到對穿之後還覺得十分委屈,心想:「今天是我口才不好,要是唐湘龍來一定不是這樣。」不好意思,這些鏡頭前面義正辭嚴的名嘴,到了網路跟年輕人辯論,一樣要被轟到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