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
《憤怒的大日子》:法蘭西斯培根和真蒂萊希如何透過畫作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本書談及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們在不盡如人意的日子裡,向內在探索,與恐懼共存,和焦慮為伴,甚至在身心受辱、遭遇病痛、貧乏困頓的生命歷程之中,仍未放棄創作。每一件創作,對他們而言,都像賣火柴少女的最後一盞燭光,但這些藝術家的能量並未隨燭光乍滅而逝去,而是繼續為人們點亮前路。
2023/01/02 |
周杰倫高價買下蔡康永畫作,藝術創作的價值誰說了算?聽聽哲學家杜威怎麼說
在台灣,蔡康永辦創作展,與國際知名畫廊「白石畫廊」合作,周杰倫高價買下蔡康永3幅觸動其內心的畫作,在國外,微軟已故共同創辦人艾倫生前收藏的60件藝術品,於佳士得紐約拍賣會拍出15億美元新高,刷新拍賣史上單一收藏家的最高成交總額,其中梵谷和塞尚等大師畫作拍出空前高價。但是要記得,在1903年時,梵谷的作品在布雷達市場一幅畫作只能賣到5分到10分錢,而梵谷的畫作在2021年的現代卻是4億天價計算的,這就是「批評家犯錯的歷史鐵證」。
2022/12/03 |
蘿瑞安德森《我在洪水中失去的一切》推薦序:她的創作經歷,幾乎就是一部現代紐約與美國的藝術發展史
身為當代最受尊祟、最具創意的多媒體藝術家之一,美國前衛音樂教母蘿瑞.安德森身兼音樂家、表演藝術家、作曲家、小說作家與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在音樂和純藝術之間自在遊走,本書為安德森首度完整回顧其逾四十年的創作生涯,親自挑選並詳述最具代表性的個人作品。
2022/08/04 |
《令人腦洞大開的藝術思考法》:如何活用「創效理論」四大原則與「機長思維」世界觀?
作者多年來於大企業開設創意培訓課程,透過解析畫作、培養美學思維,他希望讀者不管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都能跳脫制式的思考法,不再一味地想尋求正確解答。本書並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而是像參觀藝術展覽一樣,全憑個人的視角與感受去欣賞、思索。好好享受這本書帶來的啟發,它一定能為你創造改變人生的契機。
TNL+ 2022/07/29 |
非洲藝術家進軍NFT市場重拾話語權:現在由非洲人來向世界說說非洲事
NFT數位藝術帶來的諸多好處,也讓世界看見令人驚豔的非洲藝術創作,但是對非洲藝術家而言其實好處不容易拿。個人經濟條件和所在國家等因素,決定了非洲藝術家將作品上鏈時面臨的挑戰種類。
2021/03/15 |
在城市裡尋找描繪痛苦的語彙:「夢想城鄉」對「脆弱」等事的畫室想像
在夢想城鄉這麼多年來的堅持下,就這樣這個城市有了一個嘗試讓大家表達脆弱,或表達苦痛的空間,或說表達自己的空間。而這個表達的語言,遠超過用說的,它能產出一段一段的紀錄,讓大家在沒有限制之下的過程中慢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