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俄語:Распад СССР)以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唯一一任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以及蘇聯最高蘇維埃於翌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為最終節點,標誌著立國69年的蘇聯作為主權國家正式解體不復存在,除波羅的海三國以外的原12個蘇聯加盟共和國自此從法律上取得主權國家地位(1991年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獨立,使波羅的海三國從法律上恢復原本於戰間期享有的主權國家地位)。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7 | 余杰

【書評】《克里姆林宮的餐桌》:早在蘇俄的時候,廚房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

普亭為何高調宣傳他是廚子的孫子,並反覆強調,他的爺爺是為史達林做飯的人?一方面是凸顯其平民出身,營造親民路線。另一方面,他心中崇拜史達林,樂於讓其家族跟史達林沾邊,而且,他告訴俄國人民的潛台詞是:「既然蘇聯時期的領袖都信任我的爺爺,你們也可以信任我。」

TNL+ 2023/08/02 | 黎蝸藤

「休克療法」搞垮俄羅斯,再成為吹捧中國的「洋護法」,唐獎頒給薩克斯真是台灣之恥

客觀而論,休克療法在一些國家中沒有這麼差(比如在波蘭),但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卻真是徹頭徹尾的災難。俄國和烏克蘭等國的經濟,連續十年下降,貧富分化懸殊,大量的國有資產被少數的權貴搜刮一空以成為鉅富,人民有掙扎在死亡線上。俄國認為「西方忽悠了自己」,對西方心生怨恨,而罪魁禍首就是這個「總設計師」薩克斯的「休克療法」。

2023/05/3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瑞士的國家認同危機,只是記者與政治家「想像出來的疾病」

什麼是與歐盟保持的最佳距離?如果歐洲再次爆發戰爭我們該如何自處?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中立?那些大國的意願又如何?這些都不是新問題,既沒有威脅我們的存在,也沒有干擾我們的認同。他們只是掩蓋了一個不能放手的問題:如何讓瑞士人加入歐盟?

2022/10/23 | 德國之聲

兩德統一與蘇聯解體,令年輕的普亭對公民社會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

俄羅斯總統普亭很注重為自己打造強人形象。但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八個月之後,普亭努力為自己打造的強人形象已經蕩然無存。普亭到底是怎樣的人?也許他在前民主德國的經歷能提供一些線索。

2022/09/21 | 德國之聲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北約如果沒有東擴,烏克蘭危機將更早到來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接受採訪談到烏克蘭戰爭時,駁斥了有關北約東擴是烏克蘭戰爭肇因的說法。他表示,如果沒有北約東擴,和平可能更早被打破。

2022/09/08 | 《思想坦克》

「歷史的終結」:戈巴契夫的時代落幕了,新的威權幽靈與民主危機捲土重來

緬懷戈巴契夫的逝世,回顧1980年代末因為他對於民主改革的一股信念,推波助瀾全人類長達30年追求民主與自由的夢想,這是紮紮實實的一次時代革命,是他與他同時代的政治領袖──包括台灣的李登輝──所共同完成的不可能任務。

2022/09/01 | BBC News 中文

BBC俄羅斯主編回憶與戈巴契夫的五次專訪:那個古道熱腸的慷慨老人,失去權力也不改風趣幽默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不是完人,沒有任何領導人是完人。但他是個曾致力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人。他也深切關懷他的家人。就憑這幾樣事情,我會懇切懷念他。

2021/12/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聯解體30週年:中共領導人無不戒慎恐懼,習近平要黨員「個個是男兒」防理想信念動搖

2012年12月,剛就任總書記才一個月、還沒當上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就前往深圳「南巡」,展開他的第一場外地視察行程時,除了談經濟,更談到了當時已經解散近21年的蘇聯。

2021/01/04 | 張宇韶

習近平健康堪憂?回顧蘇共與中共黨史,領導人病危與逝世會發生什麼事?

習近平病危開刀的傳聞固然是謠言,但很難排除這也是中南海「引蛇出洞」的手法,看看在消息擴散時,是否有人蠢蠢欲動進行串聯部署或妄議中央,等事態明朗後再來秋後算賬。

2019/03/01 | 蔡歐趴

關於「川金二會」的三個討論:越南是扮演民主與社會主義國家的中介者嗎?

20世紀東亞國際面臨相當劇烈的動盪。進入21世紀,越南的北緯17度線已經成為歷史概念,而兩韓之間的北緯38度線是否能被跨越,美朝第二次會面的歷史時刻,成為當代東亞國際關係中關注的焦點。

2018/12/23 | TIME

回顧老布希:「大兵世代」的政治敏銳度,在美國與全世界大放異彩

老布希的生活就是這一世代的證明,他的行事優劣也是由這世代人見證。老布希在外交事務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了他們團隊合作的能力,並接受了他們所發現的現實,最重要的是,他們懂得洞悉不同陣營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