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 德國之聲 【國安法2周年】香港法庭變遷:記者變被告、法官嚴管庭上大小事 香港《國安法》實施兩週年,對社會各界有不同衝擊。面對不明確的「紅線」,許多民主派、社運人士甚至媒體從業人員都如走鋼索般小心翼翼。德國之聲藉由觀察法庭的改變及法庭線路的記者動向,瞭解香港這些年的變化。 港區國安法 香港國安法 More... 國安法 hkop 港版國安法 香港 新聞自由 記者 蘋果日報 立場新聞 西九龍裁判法院 香港記者 陳朗昇 法庭 法庭線 2022/06/29 | BBC News 中文 香港移交25年:令人難忘的十件大事 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BBC中文選出以下十件事情,記憶香港走過的這四分之一個世紀。 hkop 香港 More... 回歸 主權移交 中國 英國 居港權 雙非 23條 71遊行 沙士 北京奧運 馬尼拉人質事件 次主權 侮辱陸客 蘋果日報 蝗蟲 佔中 雨傘運動 旺角衝突 高鐵 一地兩檢 反送中 2022/06/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蘋果》停運1年】前採主麥當勞打工、修電工課程:「我還是覺得,人生充滿各種可能」 「《蘋果》成了香港民主力量的堡壘,代表香港民情,即使你不喜歡《蘋果》,你也要承認有《蘋果》的香港,較沒《蘋果》的香港可愛得多」 曾志豪 hkop More... 蔡元貴 香港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 港區國安法 香港國安法 港版國安法 國安法 記者 香港人 麥當勞 2022/06/09 | 李秉芳 台灣《蘋果新聞網》宣布易主,大部分員工都會留用,外傳買主是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 潘杰賢目前正以「投創」(以投資進行創業)角色,透過個人成立的家族辦公室龍丞資本(Turn Capital)積極投資台灣與新加坡新創公司和創業家。 蘋果日報 蘋果新聞網 More... 大量解僱 新聞媒體 17 Live 潘杰賢 創投 工會 留任 裁員 香港蘋果日報 2022/05/23 | 郭梓祺 【無腔曲專欄】《一道門》自序 《一道門》分前和後。「前」是《蘋果》閂門前的三十篇文章。「後」的第一篇題為〈蘋果因緣〉,在眾人雨中送別那最後一夜邊聽live邊寫成。 hkop 香港 More... 一道門 蘋果日報 2022/05/03 | TNL香港編輯 「無國界記者」2022全球新聞自由排名,香港暴跌至第148位創新低 《AFP》形容香港為國際媒體及本地媒體的集中地,但在中國管治下,在新聞自由排名榜上逐漸下滑。 hkop 香港 More... 新聞自由 國安法 港版國安法 港區國安法 香港國安法 蘋果日報 立場新聞 無國界記者 無國界記者組織 2022/02/05 | 精選書摘 《勇闖大蘋果!紐約的受挫力養成課》:對照台灣紙媒在數位化浪潮中苦撐,《紐約時報》有太多值得借鏡 這也是為什麼,《紐約時報》沒有加入Apple News Plus的行列,因為他們想要跟讀者建立直接的關係,並且堅信只要持續產製好新聞,這些努力就值得讓讀者付費。 雖然科技業的進軍削弱了新聞產業的營收,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數位化浪潮下,科技也為《紐約時報》翻開了新的篇章。 勇闖大蘋果 紐約的受挫力養成課 More... 紐約時報 數位化 新聞工作 川普 蘋果日報 2022/01/27 | 人權觀察 世界人權報告・中國篇(上):習近平嘴上說要打擊不平等,實際卻不斷扼殺草根異見 中國政府的資訊操控日益鋪天蓋地:政府實施言論審查,處罰異議人士,傳播不實資訊,並對科技巨頭加緊管控。一度眾聲喧嘩的網路現在遭到親政府言論的主宰,隨時向當局舉報他們認為國族意識不堅的人士。 中國 人權觀察 More... 新疆 西藏 香港 言論自由 保守派 習近平 蘋果日報 港區國安法 維吾爾人 藏人 2022/01/16 | 莫小巧 相逢恨晚,銅鑼灣鵝頸橋下的日式燒肉店「深燒酒」 上星期在銅鑼灣鵝頸橋吃過的燒肉,居然有相逢恨晚之感…… 黃店 吃燒肉 More... 燒肉 磯燒店 磯燒 hkop 香港 深燒酒 日式燒肉 日式燒肉店 燒肉店 銅鑼灣 濱燒 浜燒 居酒屋 深燒蟹蓋 扇貝 海鮮 虎蝦 松葉蟹 蟹膏 烤海鮮 A4和牛 和牛 鹿兒島A4和牛 鹿兒島和牛 一口霜降牛 蘋果日報 Midnight Wildfire 2022/01/10 | 蕭家怡 香港以後沒有新聞可看? 要說一句「香港以後無新聞可看」很容易,不過,如果沒有看清現時仍在記錄、報道的人,不思考自己究竟想看甚麼的情況下就說出來,未免有點不負責任。 hkop 香港 More... 新聞 香港新聞 香港媒體 立場新聞 眾新聞 蘋果日報 新聞自由 自媒體 2022/01/06 | 吳瑟致 中共壓制香港民主的三大法寶,台灣要從香港哀歌中看清什麼? 在中共眼中,香港不存在民主黨派,只有專制的側翼及建制派,無形的黨建思想正強入各個社會環節,做到位才能被賜與「愛國者」標籤,無法達標就等著被DQ、下架。沒了新聞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的香港,還剩下什麼? 香港 媒體自由 More... 眾新聞 立場新聞 蘋果日報 香港國安法 愛國者治港 一國兩制 2022/01/03 | 譚蕙芸 小船上的人 社運後,不少仍未想放棄的同業,在眾新聞平台一起工作。眾新聞建立了一個小型錄影棚,記者們「一腳踢」兼任幕後製作員,中國組、港聞組都錄製起定時播放的清談式節目來。 hkop 眾新聞 More... 香港 新聞自由 眾新聞中國組 立場新聞 有線新聞 蘋果日報 2021/12/15 | TNL香港編輯 香港壹傳媒遭法庭頒令清盤,台灣民間憂《台蘋》資料轉交港府 台灣記者協會常務委員李志德表示,台灣《蘋果日報》的採訪方式與一般媒體不同,擁有大量的跟監、爆料資料,若被有心人士拿來利用,是很嚴重的事。 陳茂波 壹傳媒 More... 蘋果日報 hkop 香港 台灣 台灣公民陣線 經濟民主連合 國安法 港版國安法 香港國安法 港區國安法 江旻諺 李志德 2021/12/13 | TNL香港編輯 六四維園集結案判刑,黎智英:如果悼念死難者有罪,就讓我受罰吧 去年6月4日,泛民主派一些核心人物不理會警方反對,當晚按照過往的做法,到維多利亞公園參加「六四」晚會,悼念北京「六四」死難者,其後多人被捕,被控非法集會或煽惑他人參加非法集會等。 黎智英 hkop More... 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 香港 六四 六四天安門 六四天安門事件 維園燭光晚會 維園 八九六四 毋忘六四 六四燭光晚會 六四晚會 支聯會 何桂藍 鄒幸彤 蔡耀昌 李卓人 梁耀忠 梁錦威 胡志偉 2021/12/06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看見林秉樞認識10年的「陌生朋友」壓新聞,我想起之前在《蘋果日報》的時光 我在《蘋果》的每一天,廣告單位完全不可能透過編採主管「施壓」記者。任何人想抽掉新聞,我從來沒聽過。我相信同樣的精神,同樣的新聞工作者、同樣的故事,也會出現在過去的《壹週刊》和現在的《鏡週刊》。 林秉樞 高嘉瑜 More... 段宜康 鏡周刊 詹宏志 壓新聞 抽新聞 編輯台 蘋果日報 2021/12/01 | 精選書摘 《成為世界相信的力量》:中華文化千百年醬缸醃漬出來的,董橋是最後一代人 愛讀書的董橋,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馬克思,下了班,幾乎天天到學院圖書館裡,除了找資料寫論文,也看了不少書。提到這段客居英倫的經歷,董橋有這樣的一個小結:除了博覽群書,「換來的是點點滴滴的做人分寸,學會寡言的好處和靜觀的優勢。」 成為世界相信的力量 吳秀樺 More... 作家 董橋 民國時期 成功大學 外文系 蘇雪林 西方文學 蘋果日報 明報月刊 報紙 讀者文摘 新聞業 2021/11/06 | 德國之聲 調查:近半數駐香港記者計劃離港 香港言論自由在《國安法》通過後不斷限縮。根據香港外國記者會(FCC)最新調查顯示,近半數記者表示預計要離開香港,並且超過8成都認同,香港新聞業工作環境已「變得更糟」。 hkop 香港 More... 言論自由 FCC 香港外國記者會 國安法 記者 傳媒 假新聞 蘋果日報 2021/11/05 | TNL特稿 夥前《蘋果》記者開班教查冊監察社區,前區議員:失去空間前「留返條尾」 「做記者唔淨係一個身分,係一個態度⋯⋯正因為傳媒無乜得點做,身份其實唔重要,居民都可以take up個責任。」 hkop 西多 More... 香港 西貢 陳嘉琳 Debby 堅守大嶼 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 調查報導 記者 查冊 壹週刊 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計畫 18區 盧珮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