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棉

衛生棉,亦稱衛生巾,是一種具吸收力的物質,主要的材質為棉狀紙漿和高分子吸收體,用來吸收女性月經來潮時,自陰道流出的經血,不但可避免經血弄污衣物,而且可減小對於陰部的不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01 | 廣編企劃

專訪谷慕慕®️:看見多元選擇、探索與身體的關係,一起和月經好好相處

經歷女性主義運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等議題洗禮,臺灣社會性別意識普遍抬頭,但在無意識間,許多人仍以特別的眼光看待月經。從幾十年前躲躲閃閃、避而不談,到如今能夠低聲討論,雖然看似有所進展,但谷慕慕®️創辦人陳苑伊與史文妃仍覺得還有一起努力的空間。

2022/12/04 | 精選書摘

《奧地利奶奶給妳的居家芳療小藥鋪》:打從人類歷史之初,用來承接經血的產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議題

所有的文化都會發明出用來吸收經血的衛生輔助用品,大部分是用植物纖維製作而成,也有利用苔蘚和草為原料製作的。例如在中國過去的帝王時期有一種手工墊子,用帶子固定在腰間,這種墊子會填滿棉花、稻草紙或是舊衣碎布等等。

2022/11/11 | 精選書摘

《月經不平等》:在古代,經血可以受到欽羨,卻也可能因為是禁忌而受到雙重對待

作者從神話宗教的意蘊出發,談及生理用品的潛藏風險與推陳出新,再到醫學知識的遞進,引領讀者思索各種長久以來被隱而不見的月經議題;她更不吝分享自己從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個人生命經驗,包括初經的懵懂、經痛的折磨、避孕的選擇,乃至子宮手術與人工受孕的歷程,因此,本書也是她回顧自身40年月經生涯的追憶錄,深深引發女性讀者的感同身受。

2022/11/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消除「月經貧窮」:立院通過臨時提案,112學年度起全台各級學校需免費提供生理用品

提案指出,女性一生平均要花費新台幣10萬元購買生理用品,對弱勢家庭是不小的負擔。而近年英國已全面在學校提供免費生理用品,同時也可增進孩子對生理用品的熟悉,讓學生自在面對生理現象。

2022/08/17 | 賴冠伶

蘇格蘭《生理用品免費法案》讓月經不再貧窮,還有哪些國家仍徵「月經稅」?

自2017年以來,蘇格蘭政府已經為了消除月經貧窮,投入了超過2700萬英鎊。對此,蘇格蘭社會正義部長舒娜・羅比遜便表示,這是實現平等和尊嚴的根本。

2022/06/17 | 黃皓筠

通貨膨脹、疫情缺工導致美國衛生棉條嚴重短缺,專家:月經用品可及性日益惡化

美國近日出現月經用品短缺現象。衛生棉條製造商解釋,這次月經用品荒的原因包含疫情導致工廠員工短缺、運輸瓶頸,以及重要原物料成本上升。民眾除了買不到月經用品,價格飆漲更讓許多低收入戶陷入月經貧窮的困境。

2022/04/25 | 精選書摘

《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有沒有可能帶來另一種理解月經的文化?

為了記錄從布衛生棉至月亮褲的發展歷程,本書花費近兩年時間,陸續採訪櫻桃蜜貼、凱娜、月亮褲等生理用品品牌的研發業者,透過她們的口述,觀察不同時代對於經期舒適度、社會文化背景,以及新創者如何突破重重法規,發展自我理念。 

2022/01/13 | 辣台妹聊性別

那個來、大姨媽、好朋友⋯⋯女人「藏好月經」的焦慮與羞恥

主流社會要求身體「清潔得體」,這個要求所預設的身體是男性的、沒有月經的。在這樣的價值底下,流出經血的身體是不潔且失控的,女人擔負暴露月經的恐懼,將社會壓力內化為藏好月經的禮貌意識,以符合這個正常的身體的標準。

2021/12/04 | 精選書摘

【小說】艾莉絲孟若〈半個葡萄柚〉選摘:中學生活危機四伏,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羞辱

孟若以十篇小說探究了一名女人在不同時刻的人生心境,從女孩到青少年、成年到逐漸老去,歷經離家、情欲、事業、婚姻、事業、成為母親、離婚,可以說是寫盡了女性在一生中可能面對到的難題。

2021/11/04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被忽略的「月經貧窮」:馬來西亞女性政治人物倡議政府派免費衛生棉引熱議

月經貧窮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近期在馬來西亞受到熱烈關注。礙於經濟壓力下的情況下,女性被迫重複使用衛生棉、輟學甚至懷孕來剩下購買衛生棉的開銷。大馬網民的討論讓我們看出人民對於月經貧窮的意識依然不足,期待政府提供免費衛生棉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021/11/04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被忽略的「月經貧窮」:馬來西亞女性政治人物倡議政府派免費衛生棉引熱議

月經貧窮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近期在馬來西亞受到熱烈關注。礙於經濟壓力下的情況下,女性被迫重複使用衛生棉、輟學甚至懷孕來剩下購買衛生棉的開銷。大馬網民的討論讓我們看出人民對於月經貧窮的意識依然不足,期待政府提供免費衛生棉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021/10/20 | 辣台妹聊性別

台灣女性生理用品演變簡史:從月事布、棉條到月亮褲,帶來更美好的月經體驗

棉條愛用者建立討論平台與社群網絡以交流經驗、傳遞知識,從女性自身經驗出發,反擊傳統知識權威和法律規範,開啟台灣女性探索不同經期體驗的機會,進而使更多人擁抱真正適合自己的生理用品。

2021/10/08 | 曾凡芸

台北、台南試辦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給學生、弱勢,性平團體:月經平權「不是編了多少錢就好」

台北市、台南市都推出應對月經平權問題的政策,而世界各國也推出措施促成月經平權。不過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認為,要達成月經平權,「並不是編了多少錢就好」,也說月經教育的貧瘠,亦是月經貧窮非常關鍵的因素。然而台灣的月經教育,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善。

2021/09/03 | 精選書摘

(更新)《婦科女醫的私密門診》書摘

本書作者駒形依子是婦產科名醫。高中時期,因為經痛和經血過量而深受困擾。擔任住院醫師時期,開始探究消除經痛和經血過量的方法。之後開始研究中醫,並用自己的身體反覆實踐,規畫出每天一分鐘的私密處自我照護法。

2021/08/28 | TNL 編輯

改善月經不平等,台北市推免費提供國中生衛生棉試辦計畫

台北市表示,會積極落實月經平權及校園性別平等的推動,成為亞洲第一個生理用品免費提供的城市。8月16日時台南也推出「登月計畫」提供免費生理用品給弱勢女性及偏鄉女學生。而過去不論是英國、紐西蘭或者日本,都有針對月經議題制定相關對策。

2020/11/25 | TNL 編輯

讓「月經貧窮」走入歷史,蘇格蘭議會獨步全球通過「生理用品免費法案」

根據一個全球的兒童慈善機構Plan International UK在今年稍早所發佈的調查報告,女性無法負擔或取得生理用品的情形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更加惡化。調查顯示年齡介在14-21歲間的女性,其中有1/3在英國第一次封鎖時,面臨到這樣的狀況。

2020/02/22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姨媽、草莓、英軍登陸:全球女生難以啟齒的秘密

月經在全世界有超過5千種代名詞,雖然月經週期再正常不過,但還是令眾多女性難以啟齒。直至2020的今天,不論第一世界或第三世界,都還是有月經羞恥與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