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補助

補助(英語:subsidy)即補益和幫助,通常形式為發放一筆錢,或是對於稅務利率相關有所優惠,根據對象或是發放理由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補助金(grants):泛指政府或是組織所發放的資金;通常是為了某特定目的而發放。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執委對中國電動車調查,含特斯拉等歐美車廠;北京:盼歐盟慎用貿易救濟,鼓勵電動車合作

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此趟訪中行程,包括參加第10屆歐中高層經貿對話。他告訴《金融時報》,這次訪問過程中,他經常遭遇中國對口官員對於歐盟調查電動車補助一事向他施壓。

TNL+ 2023/09/23 | 徐佑德

文化部對影視產業推出「黑潮計畫」大筆資金補助投資,但這真是台劇躍上國際的良藥活水嗎?

文化部日前針對影視產業,大動作推出全新的補助方案「黑潮計畫」,希望能催生高規格的旗艦台劇,達到台劇「出海」。這對目前台灣影視產業有對症下藥嗎?先講幾個重點:沒有配套等於撒幣做政績,沒有未來規劃,等於放個文化煙火無法永續,因為要成案靠補助不難,別人要不要你的名片才難。

2023/09/18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電動機車2022新車數未達目標,呼籲經濟部、環境部、交通部推動「三三三政策」補助支持

交通部原本設定2022年要達到的電動機車新車目標數為13萬5000輛,但2022年電動機車新車銷售數量僅有8萬7690輛。要增加成長速度,第一要加強傳統機車行的轉型動機;第二要提高民眾轉換電動運具的意願;第三要降低電動運具的日常使用成本,而政府應進行跨部門協作,推動「三三三政策」......

2023/09/15 | 讀者投書

台灣平均房價1267萬、平均房貸906萬,內政部的貸款利息補貼,補貼了誰?

檢視政府於2023年6月推出的「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專案」,其中「原始核貸金額」的門檻設定最讓人感到困惑,意思是只要申貸金額台北市850萬、其他縣市超過700萬就不符合資格,也就是說,在新北市只要購屋總價大於875萬,台北市1063萬,並且貸款8成,就無法獲得補貼......

2023/08/29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中國40年經濟奇蹟方程式失靈了,對其他國家包括台灣會不會造成衝擊?

為了緩解國內矛盾,轉嫁危機,中國領導人有可能尋求一條更有對抗性的外交路線,在台灣、南海等問題上主動出擊,製造障礙,但轉移焦點的同時,也可能增加區域形勢的緊張,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的風險。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形容中國經濟是一顆定時炸彈,意思不只是對內,對外也是如此。

2023/08/18 | 今周刊

男大生嫌騎光陽GP125太便宜難把妹——機車為什麼變這麼貴,好一點的要價10萬?

網路上有人表示「國民神車GP125」不僅有太多長輩在騎、很難把妹,加上廣告不斷宣傳,所有人都知道自己騎了一台不到4萬的機車,因此想買10萬元的新勁戰。騎一台機車10萬真的很誇張嗎?為什麼台灣機車的價格逐年攀升?買車時又有哪些補助可以申請降低支出呢?

2023/08/09 | 李秉芳

犯罪被害人保護新制上路,性侵害補償金10到40萬,將隨物價滾動式調整

從2016到2021年間,犯罪被害補嘗金的過去平均決定金額,造成死亡的案件,遺屬能拿到的賠償金通常是介於40萬到56萬之間,而重傷則介於70萬到125萬之間,性侵案則是20萬到24萬之間。

2023/07/10 | 李芯

教育部疫後學貸補助7月起核算,符合資格者10日起留意簡訊通知

教育部指出,疫後學貸補助免提出申請,會由政府主動勾稽,就學貸款人可以留意自己是否符合補助資格,並注意通知訊息,本次補助將直接扣抵貸款額度,不會核發現金。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3萬元房貸補貼金7/10開始發放,林右昌:首波申請超過25萬戶、預計發放75億元

內政部為減輕房貸族經濟壓力,釋出「中產以下房貸戶支持專案」,每戶最高可獲得3萬元支持金,吸引超過53萬戶申請。內政部長林右昌今(7)日表示,通過申請合格的民眾,最快將從下週一開始收到補助金。此外,租屋補貼名額也持續增加,林右昌希望未來能朝50萬戶邁進。

2023/07/03 | 洪瑩霏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今起正式上路,50萬租屋族受惠,特定條件家庭可獲加碼支持

為了減輕人民的房租負擔,中央政府投入整整300億元推動,擴大租金補貼計劃,只要是符合特定條件的家庭,即可享有每月2000元至4000元之間的租屋補助額,經濟弱勢族群將可獲得更高倍數的加碼補貼。為了提高租屋民眾申請補助的意願,政府亦精簡化整體計畫的申請流程。

2023/06/29 | 李芯

教育部提公私校「拉近差距1+3方案」:誰可以免學費?會排擠現有教育經費嗎?

教育部提出「拉近差距1+3方案」,預計從112學年下學期開始,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另外有加碼減免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學雜費1.5至2萬元、高中全面免學費及精進就學貸款等3項配套。

2023/06/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疫後學貸補助約54.6萬人受惠,7月10日開放查詢資格

學貸補助的原則為「免提出申請」,由政府主動勾稽審查補助資格,符合補助資格者,將由承貸銀行自7月起直接扣抵貸款人向承貸銀行貸款的額度,不會直接核發現金。

2023/06/22 | 詹湘淇

【圖表】用數據比較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理農學院差距最大,文法學院差距最小

副總統賴清德近期提出私立大學學費2.5萬補助政策,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加碼高中職學費全免、學貸延長等配套方案。依據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資訊,私立一般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平均為4萬9615元,公立一般大學平均為2萬5503元,兩者每學期的差額為2萬4112元。

2023/06/19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政府吸收燃油成本等於變向補貼油車:平衡運具使用成本,應加速補貼電動機車資費

電動機車資費補貼政策對處在「油電銜接」轉折點的台灣,將成為運具電動化能否達標的關鍵助力;更重要的是,「油價平穩雙機制」已然造成燃油運具的使用成本長年失衡,唯有改變產業與生活的舊結構,才能推動台灣真正邁向淨零轉型。

2023/05/06 | 讀者投書

玉姐爭取「自立生活權」勝訴固然振奮,然而被法扶拒於門外的身障者,又有多少?

為爭取自立生活的身障者,又豈止玉姐一人?其中因遭到損及權益而急欲尋求法律扶助的人們,卻因法扶各種問題,而被排拒在法扶門外者,又有多少?而法扶作為扶助弱勢的一方代表,除為這些得不到權利救贖的人們,做出切合實義的變革外,如何有效解決或降低這類問題的作法?應是日後值得重點觀察的地方。

2023/04/30 |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

美國商會:克服螢幕上那排一寸高的字幕障礙,台灣影視產業如何接軌國際市場?

憑藉才華橫溢的影視產業人才及創作人士、陽光明媚的亞熱帶島嶼、充足多樣的自然地貌及攝影棚、優渥的文化內容獎勵措施,台灣正快速發展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電影拍攝點,但要怎麼做,海外影視公司才會更具規模的運用台灣電影產業優勢呢?

2023/04/02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電動機車減碳又有「錢景」,政府應設定更積極的成長目標與國際接軌

SMAT近年持續倡議,最理想的短期目標為「2024年電動機車總數破百萬」、中期目標為「2030年電動機車市售比提升至50%」,而這個目標並非好高騖遠,因為根據目前的市佔率及市場總量進行推估,未來只要每年穩定增加4.3%電動機車市售比——也就是3萬輛車,就能成功在2030年達成50%。

2023/03/31 | 李芯

幼教師生比調降到1:12,公幼、準公幼學費不受影響,私幼採獎勵自由參加

教育部長潘文忠進一步說明,公幼與準公幼的收費完全不會受師生比調降的影響,因為會有政府經費協助。一般私幼目前已經達到1:12師生比的每年視其規模補助1園10萬到20萬元,未達到的教育部會採取獎勵、自願參與的方式,若調整後學費有波動,教育部會提供部分經費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