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1/12 | 精選書摘

《當老師真是太棒了》:有習得無助感的孩子,怎樣才敢觸碰「學習」的按鈕?

當孩子們在課堂中願意嘗試,並且獲得正向的成功經驗時,改變便會出現,如同王政忠老師說過:「改變只要開始發生,改變就會不斷地發生。」這些一點一滴堆砌著孩子的基礎,也提升了自信。

2019/07/03 | 讀者投書

學習成績C的國中生們,註定成為「教室裡的客人」?

寫這篇文,並不是鼓勵大家只追求學科的成就,相對地,多麼希望未來台灣能有更多前瞻性、整合性的主題式課程,亦或是針對孩子的需求,或是學校的特色,而發展具原創性的特色課程。

2019/02/27 | 讀者投書

「大紅榜單高高掛」的樣板背後,三個更值得正視的問題

回過頭來,風狗浪活動並不是一件壞事,這顯示了孩子們自覺的精神需要媒體以及眾人的尊重。不過我們也必須在這場頂上之爭中,正視更多需要在學習中謀求就業的孩子思維。未來才有可能會有百工興盛的真實樣貌,而不是各級學校都大紅榜單高高掛的虛偽生活。

2017/09/07 | Patrick

國文課綱比例爭議(下):文言文教育不是教材的問題,而是老師教法的問題

文言文相關課程之所以會成為許多學生學習的夢魘,來自於教師忽略了教學應該有彈性。但教師之所以被迫要死板的照著教材編排硬教,來自於考試引導教學所帶來的扭曲。把教育結構扭曲的問題,全怪到文言文教材,鍾教授認為並不公允。

2017/05/06 | 黃世宜

歐洲孩子不解:只有成績很不好的學生,下課才需要去補習吧?

教育就像是協助孩子學習走路。還走得不穩的孩子,我們可以攙扶。但是我們需要幫助的,是加強鍛鍊他們的腳,而不是另外幫他們裝上尾巴。

2017/05/04 | 黃世宜

歐洲孩子不解:只有成績很不好的學生,下課才需要去補習吧?

教育就像是協助孩子學習走路。還走得不穩的孩子,我們可以攙扶。但是我們需要幫助的,是加強鍛鍊他們的腳,而不是另外幫他們裝上尾巴。

2016/06/24 | LIS情境科學教材

偏鄉的孩子也玩神魔之塔!該「補救教學」的不是學生,而是你的錯誤認知

「這些來自家庭、政府或是善心人士捐贈的電腦硬體,本來的美意可能是讓孩子拿來學習接觸外界的資訊設備,到了他們手中,卻很自然地成了打電動的遊戲設備⋯⋯」

2014/12/31 | 羊正鈺

1/6國中小學力不及格...學者:教材、教法也「不及格」

學生基礎若沒打好,到後來會愈來愈跟不上。尤其數學最嚴重,小二只約7%不及格,小四倍增到1成5,到國一已2成5不及格;小四英文不到3%不及格,國二已逾1成5。

2014/08/20 | 羊正鈺

會考零分也能上成功!家長:打破明星學校排名迷思

成功高中表示,在未超額的情況下,成功高中不需用到超額比序,直接錄取這名學生,目前該學生已完成報到,成為該校第83名報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