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補貼

補貼是一種普遍實施於特定經濟部門(企業或個人)的經濟援助或支持形式,通常用以促進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4 | 方格子vocus

全台都變我們的垃圾場:事業廢棄物「假再利用真棄置」,「補貼」為何好心做壞事?

至於對下游接受補貼的業者而言,因為不用花錢購買,而是收錢並收受這些產品,基本上不需要成本,因此當然是能收多少是多少,收愈多賺愈多,最後的結果就是,因為下游業者收了這麼多的資源化和再利用產品,卻沒有這麼多工程可用,當然只能想辦法棄置,遭棄置在好山好水的荒野,甚至棄置在水源區,污染你我的飲用水。

TNL+ 2023/08/29 | TNL國際編譯

《華爾街日報》:北京反對西方「消費主導」模式刺激經濟,專家憂「意識形態主導」衝擊復甦

《華爾街日報》闡明,中國對於福利經濟政策存有「長期的恐懼」,北京當局在多年前即開始抵制有關補助金的政策,其中更包含拒絕擴大醫療補助或失業救濟金發放等社會福利支出,然而這些制度皆與中國共產黨所宣稱的「推動經濟發展,需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大相逕庭。

2023/07/03 | 洪瑩霏

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今起正式上路,50萬租屋族受惠,特定條件家庭可獲加碼支持

為了減輕人民的房租負擔,中央政府投入整整300億元推動,擴大租金補貼計劃,只要是符合特定條件的家庭,即可享有每月2000元至4000元之間的租屋補助額,經濟弱勢族群將可獲得更高倍數的加碼補貼。為了提高租屋民眾申請補助的意願,政府亦精簡化整體計畫的申請流程。

2023/04/24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電動機車是淨零轉型的「Fast Pass」,政府應補貼電車使用成本才合理

2015年臺灣因為使用燃油運具,外部成本超過3750億台幣,意即每位民眾每年平均需費1.6萬元補貼燃油運具使用,但這些環境外部成本都沒有被反應在燃油機車的購車與使用費用上。相較於此,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如鄭文燦副院長所說——將有望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2022/09/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衛福部】你的補貼已通過」詐騙簡訊勿亂點,王必勝:官方網址寫法只有「.gov.tw」一種

王必勝說,官方正確網址應為.gov.tw,不會在gov前冠上其他英文或數字,如果發現這類情形,連結可能是假的、是釣魚網站。另外,民眾若關閉蘋果裝置專用免費訊息iMessage,也可防堵接收到相關詐騙訊息。

2022/07/13 | 讀者投書

居住不正義紀實:「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領得到嗎?這是我與房東們交手的結果

做為一個租屋族,從想要取得我應得的權利,退讓到只想獲得一份合理、合法、有保障的租賃契約,怎麼每個行動都好像都是我做錯事。明明做錯事的的是這些房東阿!

2022/06/15 | 《思想坦克》

「疫情版」台北國際書展的曲折、體驗與啟發:短期靠補貼,但長期的閱讀復振策略是什麼?

如果病毒不再是挑戰,如果我們依舊需要書展,而且是一個能不靠政府大量補助、自帶流量,且能創造參展出版社收益,又兼顧體驗的書展。2022年的書展過關,但某種意義上卻也預示了更多關卡。

2022/06/09 | 518職場熊報

勞動部推出紓困補助三方案,無薪假、減班勞工最高可領26萬元

隨著疫情擴大衝擊各行各業,許多人都因為公司業務量減少而被迫減班、放無薪假,生活條件面臨嚴苛挑戰。勞動部因此針對工作量減少的勞工推出三個補貼方案,希望透過補貼、輔導、派工,協助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2022/05/03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講座】沒有新聞業,民主可能嗎?(下):推動「公民新聞券」,讓500家優質媒體活下去

在一份名為「新聞業需要新政」的報告中,提到媒體應該效法羅斯福總統救濟(Relief)、復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的「3R新政」,讓新聞業變得比原先更好,實際執行上則有許多方法......

2022/01/10 | 優照護

家中長輩年紀大了,第一次找居家照護服務,要注意哪六件事?

許多家庭不管雇用外籍看護工,或是本國籍的照服員,往往分不清照護工作與家事服務有所不同,把家中大小事一股腦兒都交代下去,而造成一些糾紛或不愉快。

2021/12/10 | 莊貿捷

中國政府債務飆升、稅收短少,多地公務員降薪3-4成、網路公司大裁員

近日中國傳出多地出現公務員減薪潮,本月陸續表示收到減薪通知,減幅達到三成左右,最先影響範圍包括江蘇、浙江以及上海等省市,外媒直指如何實現經濟軟著陸,成為中國領導人當前最大的挑戰。

2021/11/20 | 海森飽嗝

【街頭產業觀察】疫情趨緩後,觀光產業視為救贖的「報復性國旅」為何大夢落空?

從數據來看,台灣三分之二的國旅行為出現在周末或假日,這也讓許多國內旅遊都只能是「一日遊」,除了難以提升整體產業,更會造成假期到處人滿為患,週間時刻則是冷清的狀態,而旅遊產業至始至終也未想要有所改變。

2021/11/04 | 李秉芳

行政院宣布基本工資調漲配套:受疫情衝擊較深店家,全職員工每人補貼1000元、兼職補貼560元

經濟部原方案擬以今年11、12月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15%以上為標準,但多數業者認為發放五倍券後年底業績大好、難符合標準,希望改以9、10月作為比較基準。

2021/10/13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支持綠能的拜登政府替核電紓困,是為拯救氣候還是被遊說成功?

拜登選前允諾大力推動氣候政策、選後忙不迭地維持核電既得利益,乃至於俄亥俄州先獎掖再生能源,美國政府與核工業種種算計全為政治經濟角力和挽救產業獲利,從未真心考量減緩暖化的大計的狀況,可見一班。

2021/08/12 | TNL 編輯

勞動部提就業獎勵計劃:畢業生、失業勞工受僱發2萬、中高齡勞工可領1萬生活補貼

勞動部研擬各項就業促進、生活補貼方案,能夠得到協助的對象包含青年、失業勞工、中高齡再就業勞工,就連雇主都有份。

2021/07/11 | TNL 編輯

【Q&A】「全時受僱勞工生活補貼」條件為何?如何證明?按件計酬可以申請嗎?

「全時受僱勞工」申請生活補貼的對象及資格條件為何?發放金額多少?怎麼申請?何謂「薪資減少證明文件」?一定要領月薪才能申請生活補貼嗎?

2021/06/17 | TNL 編輯

美歐攜手抗中,波音與空中巴士17年補貼爭議暫時劃上休止符

美歐雙邊關於航太工業的貿易戰早於2004年就已開始,起因為歐洲向空中巴士(Airbus)公司提供補貼。而拜登表示,為了改善並解決美歐關係長期的問題,現在是雙方放下爭議,共同專注於面對中國問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