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27 | BBC News 中文

研究:女性比男性更少在工作中用AI——什麼原因造成如此的性別差異?

女性或許還害怕,如果她們使用AI工具的話,自己的能力會受到質疑。心理學家李・錢伯斯表示:「女性更有可能被指責不夠能幹,所以她們必須更多地強調自己的資質,以顯示自己在某個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人們可能會認為,如果人們知道你作為一個女性使用AI,那就是意味著你可能並不是那麼合格。」

TNL+ 2023/06/30 | 傅紀鋼

【紀錄片】Netfilx《複製天王》:偽造數據的韓國科學家黃禹錫,身敗名裂後卻活得比批評者還要豁達

Netflix推出的紀錄片《複製天王》,講的是首爾大學獸醫系的首席教授黃禹錫,他鑽研細胞移植的技術,曾成功複製牛與狗,但最後因為偽造研究成果而身敗名裂,淡出韓國學術界。但本片值得談的不止於此,「片中引用許多倫理學家用宗教的觀點,但許多都從西方世界的價值出發,這也讓許多東方菁英份子批判其偽善。」

2023/02/25 | 精選書摘

【小說】《米奇7號》選摘:死那麼多次的好處是,我算是長生不死了,不過是比較爛的那種

一次例行偵察中,米奇7號因意外受困,遭認定死亡。但是,幸運歷劫歸來的7號,竟發現米奇8號已上線!!!資源匱乏的探險隊絕不可能容得下兩個米奇,肯定立刻斷捨離,簡單說,就是多餘的要被分解成蛋白質。看來,米奇7號和8號必須來一場辯論,決定誰能活下去?

2021/04/21 | Priscilla Chan

《複製人徐福》:人都是又怕死又貪心

《複製人徐福》並不是一部單純以科幻特技刺激感官的電影。導演其實是想借複製人這個題材去探討有關生命的意義這個哲學課題。

2021/04/14 | 精選書摘

《大人的生物教室》:世界第一隻體細胞複製動物「桃莉羊」是如何誕生的?

要是能利用已分化的體細胞核,透過各種方法恢復細胞的全能性,那麼過去許多辦不到的事情都將變成可能。譬如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使用「分身術」變出跟自己一樣的個體來跟敵人戰鬥,對人類而言似乎並非遙不可及。

2019/11/08 | 既視感

《雙子殺手》:從「電影感」與高格數看李安的電影神話

睽違3年,李安再度帶著他的120格的電影《雙子殺手》與影迷見面,但一如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失足,此次他亦走得相當的辛苦。在如此高格數的電影中,或許嚴謹一點該從武戲和文戲兩部份拆解分析。

2018/04/06 | 王陽翎

史匹柏之野望:《一級玩家》突破《黑鏡》的科技悲情

引來好評如潮的電影《 一級玩家》,除了令人緬懷、重溫那些經典的遊戲與電影角色,在科技的世界觀方面,作者嘗試分享一些點滴。

2018/04/03 | 王陽翎

史匹堡之野望:《挑戰者1號》突破《黑鏡》的科技悲情

引來好評如潮的電影《挑戰者1號》,除了令人緬懷、重溫那些經典的遊戲與電影角色,在科技的世界觀方面,作者嘗試分享一些點滴。

2018/01/28 | TIME

成功複製猴嬰下一步:複製人可能成真嗎?

如果日後複製獼猴效率提高,我們將面臨「極大的道德兩難」:該否在人類身上施行同樣實驗?

2018/01/28 | TIME

成功複製猴寶寶的下一步:複製人可能成真嗎?

如果日後複製獼猴的效率提高,社會將面臨一個「極大的道德兩難」:是否該在人類身上施行同樣的實驗。

2018/01/25 | 羊正鈺

全球首例!中國成功複製出靈長類,取名「中中」「華華」

雖然這次成功,意味在技術上,向複製人類邁進一步,但絕不會考慮,研究團隊強調其研究只限於非人類靈長類動物。

2017/12/05 | 林澤民

記憶與認同:《銀翼殺手2049》中的存在情境

本文先說明什麼是「黑色電影」,再詮釋電影所探討的「存在情境」,希望能夠從風格與主題兩方面來幫助讀者了解《銀翼殺手2049》的震撼力量。

2017/11/1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三個《銀翼殺手》(下):有時候,人類也不免像複製人那樣活著

在下篇裡,讓我們來看看雷利・史考特《銀翼殺手》和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裡,那些延續與延伸的電影主題,那些關於存在、選擇、記憶與真實和自我實踐的故事。

2017/11/1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三個《銀翼殺手》(上):電影裡那些消失的動物和「摩瑟教」

小說標題裡的電子羊,還有花了許多篇幅描寫的「共感箱」(empathy box)體驗,都是電影並未著墨的橋段。在進入前後兩集電影的討論之前,讓我們從故事的起點——菲利普.狄克的原作開始談起。

2017/09/0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從可以控制情緒的人造器官開始──關於《銀翼殺手》

半個世紀之後,PKD的這本小說以《銀翼殺手》為名重新出版中譯本,正好提醒我們:進入擁有「可以控制情緒的人造器官」時代,關於「何以為人」的思索不只是哲學討論,而是與個人及社會更直接相關的思考。

2017/09/06 | 葉郎

【電影冷知識】在逃複製人「菲利普狄克」全面通緝中

更驚悚的是多年後某個電視訪問的場合,在場人員向升級版的菲利浦狄克機器人提出那個敏感的終極問題:有一天機器人會不會像《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那樣統治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