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在個體經濟學中是指擴大生產規模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是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7/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併購台灣家樂福抗衡全聯,統一集團「全通路」時代來臨,未來零售業競爭力決勝「荷包占有率」

吳師豪解釋,如今統一併購家樂福,形成實體通路的「範疇經濟」雛形,代表統一集團零售版圖「全通路」時代的來臨。在此「範疇經濟」多角化經營成形後,消費者每日的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需求,幾乎都可對應到統一集團旗下所有實體通路。

2022/02/05 | 精選書摘

《7大市場力量》:Netflix大舉投資原創內容看似冒險,最終證明這才是改變賽局之舉

獨家版權與原創內容,將網飛成本結構中的一個主要成分變成固定成本項,任何潛在的串流業者,不論擁有多少的訂閱戶,現在想加入競爭,都必須事先付出相同金額的賭注。

2019/01/31 | 新公民議會

對現今發展中國家而言,「北京共識」還有吸引力嗎?

北京時常以大國心態指導開發中國家,卻忘卻自己的經濟發展階段仍是開發中國家的一員,中國的獨特性或許只有一個,然而,世界卻很大。

2019/01/31 | 新公民議會

對現今的開發中國家而言,「北京共識」還有吸引力嗎?

北京時常以大國心態指導開發中國家,卻忘卻自己的經濟發展階段仍是開發中國家的一員,中國的獨特性或許只有一個,然而,世界卻很大。

2017/12/10 | 精選書摘

買一頭牛,還是犧牲23%的奶量?——如何評估品牌價值

品牌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且人類的DNA裡似乎也存有對社會地位的渴望;此外,當品牌和大眾在相同時空內相遇時,也會產生經濟價值,只是這個價值我們尚未清楚定義而已。

2016/11/21 | 讀者投書

從「大數據」到「物聯網」到「平台」跟風炒作,但什麼才是有商業價值的平台?

近十多年間,無論是實務還是概念的傳播,台灣市場在數位各相關環節上的步調都慢。近期可能因為書市與媒體的關注,「平台」在本地市場忽然成為焦點。但在美國或者中國,平台已是好幾年前的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