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
《崩潰媽媽的自救指南》:父母難為!這七個原因讓親職角色充滿挑戰
撇除性格和脾氣不談,有些小孩就是跟他們的父母很合。大家都不想承認這個殘酷的真相,但說真的,有些小孩就是比較難帶。
2020/12/24 |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孩子吵架時不要「暫時隔離」,這對小孩來說是一種懲罰
暫時隔離對小孩來說是一種懲罰,不會讓小孩對彼此好。事實上,這做法會讓小孩的行為更糟,就像其他的懲罰一樣。為什麼呢?
2020/12/24 |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讓崩潰在家裡發生,為孩子安排「計畫好的情緒潰堤」
這裡所說的「情緒潰堤」就是孩子在遊戲場或超市裡的大崩潰,差別在於,你主動提供機會讓崩潰在家裡發生,在你準備好給予關注的時候發生。
2020/11/20 |
《我的孩子,不需要迎合世界的標準》:孩子最想對父母說的,就是「請愛我並尊重我原有的樣貌」
對父母來說,子女是什麼樣的存在?想必是珍貴得不願他們受到絲毫損傷,只想盡全力去愛與守護的存在。然而,當聽見自己為了孩子竭盡全力,實際卻逼得孩子喘不過氣的故事時,往往令父母感到挫折與憤怒。
2020/09/02 |
《正向聚焦》:「激勵型父母」最能帶給孩子人生成長的內在力量
一個能與孩子建立溫暖關係聯結,同時又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的父母,最能帶給孩子人生成長的內在力量。懂得這麼做的父母,我稱為「激勵型父母」。
2020/07/05 |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強要孩子打招呼的家長,最擔心的其實是自己的面子
愛面子的媽媽是「焦慮型」的超我媽媽,這類媽媽很在乎「別人會怎麼想?」而孩子是媽媽的面子之一,孩子有問題等於自己有問題,也因此愛面子媽媽對教養十分費心,深怕別人認為自家小孩沒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