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7 |
黃小胖《喜劇媽媽桑幽默表達學》:為什麼同樣一個笑話,他講起來好好笑,你講起來卻不好笑?
觀點是一個溝通的起點,不是終點,總要有人先站在某一立場思考,另一方才能協助試想其他層面,溝通才能漸入佳境。所以,觀點必須先行切入,但可以調整;信念與價值觀,才是觀點說話背後難以改變的東西。
2020/07/15 |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表達賞識需具備三要素,絕非一句「謝謝」如此簡單
大多數談判過程中,有三大絆腳石會阻礙談判雙方互相欣賞。首先,我們可能疏於理解對方的觀點。我們自顧自陳述己方論點,卻沒有費心理解對方。別人說話時,我們滿腦子只想著自己要傳達的理念。由於缺乏真正的聆聽,雙方都覺得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
2019/07/05 |
《解決所有煩惱的9種靈活思考》: 覺得自己有能力改變別人,是一種幻想
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變別人是一種幻想。就算我們能改變自己,也不可能改變別人。因此,若想壓倒性地辯倒對方,或讓別人完全按照你的想法走,最後絕對會失敗。但是,我們可以試著與別人溝通看看。
2019/03/10 |
丁菱娟:為什麼在顧問產業裡,資深又有產值的人這麼重要?
倘若你發現自己每天忙得要死卻沒有產值,這時可能要好好檢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是不知道方向?還是沒有方法?把問題找出來跟主管討論,或改變自己的工作模式,訓練自己成為注重效率的工作者。忙,絕對不能拿來衡量對組織的貢獻,績效最終還是得看產出。忙可以,但請不要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