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TNL+ 2023/10/13 | TNL JP編輯部

日本議員「訪台風潮」背後:除了安全保障與半導體,「便宜近距離」也是一大要素

像是為了彌補新冠疫情三年多造成的停滯,日本國會議員在2023年夏天紛紛出進行外訪,其中選擇訪台的人數最為眾多。日本的安全保障環境受到烏俄戰爭、霸權主義的中國等影響,經濟層面也有激烈變化,同時,顧慮在物價飆漲、日幣貶值環境下減少海外旅遊的民眾感受,造就日本國會議員們選擇「便宜近距離的短時間外訪」風潮。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BBC專訪美前眾院議長裴洛西:美國堅持一中政策,未因我曾訪台而改變立場

主持人接著詢問,儘管一中政策不變,但拜登政府似乎已放棄「戰略模糊」立場,因為當拜登被問及,一旦台灣遭受攻擊,美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保衛台灣,他回答「是的,如果台灣遭受前所未見的攻擊」,但這並不符合美國的政策。

2023/07/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潘尼亞結束訪台行程:「我就是親台派,不會改變」

潘尼亞也提及明年台灣將舉行總統大選,並表示不論誰當選台灣總統,他都將持續致力巴台邦誼,「因為巴拉圭是台灣的好朋友,不會只是哪一位總統的朋友」。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拉圭新總統就職前將訪台,本週會晤「好友」蔡英文,盼爭取半導體投資

巴拉圭擁有750萬人口,作為台灣在南美洲最後一個邦交國,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潘尼亞將在8月15日就職前將訪問台灣,爭取將巴拉圭推薦為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半導體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的投資製造地點。

2023/07/02 | TNL 編輯

挺台加拿大議員古柏4日將訪台:深化對台關係乃理所當然,無須畏懼中國

《加台關係架構法》除了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國際貿易協議外,還強調「促進加台進行有意義之安全與防衛合作」、「豁免台灣總統及資深官員非因公務訪加之簽證要求」,以及「加國法律提及指涉外國或其政府時應包括台灣」等, 本質上改變了一中政策的內涵。

2023/05/11 | Abby Huang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5/16訪台,同黨友台議員痛批:作秀、糟糕的Instagram外交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訪台行程遭中國痛批,「台灣不是政客可以隨意出入、達到政治利益的『網紅打卡地』」;英國保守黨友台議員柯恩詩也不相挺,稱此行可能會讓台灣人民的處境更加艱困,特別是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台灣人民已經不得不面臨中國軍事行動升級。

2023/05/09 | Abby Huang

對中鷹派的英國前首相特拉斯16日抵台,將晉見府院高層、特別關注參訪國防部

特拉斯是英國任期最短的首相,上任僅45天便於去年10月辭職,不過她卸任首相職務後,仍經常公開為台灣發聲,如今年2月在東京發表演說時強調,「我們的政府必須向(中國)發出訊號,對台灣的軍事侵略將是一個戰略錯誤」,她也說對於中國,「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從長遠來看可能會讓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2023/03/31 | Abby Huang

南半球的友台陣線:紐西蘭國會首次成立友台小組,有望支持台灣加入CPTPP

今年CPTPP的輪值主席國就是紐西蘭,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在預錄的祝賀影片中表示,紐西蘭國會友台小組的成立是台灣和紐西蘭雙邊關係的里程碑,台紐同為「原住民族經濟貿易合作協議」的創始會員,期盼紐西蘭國會進一步支持台灣加入CPTPP,全面深化雙方交流。

2023/03/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睽違26年德國教育及研究部長21日訪台,將簽署「台德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預計21日訪問台灣,這將是26年來首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據了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去(2022)年11月赴柏林拜會史塔克-瓦特辛格,力邀對方訪台;史塔克-瓦特辛格允諾並於今年成行,定21至22日率團訪台,共同見證「台德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STA)的簽署。

2023/03/06 | TNL特稿

【小笠原欣幸觀點】2024總統大選關鍵因素:懷疑美國棄台、對美不信任的「疑美論」蔓延背景

一年來,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震驚的國際社會,將事態延伸聯想至台灣海峽,並開始密切關注周邊動向。然而,目前為止特別仰賴美國來保障其安全的台灣,卻對美國的看法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即便真的發生戰爭了,終後還是會被遺棄」的懷疑開始產生。這樣的觀點在「親美」的台灣突然受到注目的背景是什麼呢?

2023/02/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盛頓郵報》:美眾院中國委員會主席週末密訪台灣4天,透露麥卡錫可能在2024大選後訪台

蓋拉格訪台期間晉見蔡總統,也與副總統賴清德、國防部長邱國正及情報首長會面。之所以低調訪問台灣,蓋拉格表示,是為了與台灣方面的會面能更富有成效,尤其是看到去年8月時任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風波。

2023/02/20 | Abby Huang

「間諜氣球」美中關係緊張之際,美國4眾議員抵台拜會立法院與張忠謀

美國4名跨黨派議員於本月19日到23日率團來台訪問,其中眾議員康納與歐清傑都是美國眾議院新成立的「中國事務特別委員會」成員,一同訪台特別受注目。不過出訪時機正逢美中因間諜氣球關係緊張,康納特別強調,「此行無意挑釁中國」。

TNL+ 2023/02/10 | 柳金財

主張兩岸召開「蔡習會」,是一種極為樂觀、政治善良的一廂情願

「蔡習會」究竟是一種風向球或是煙霧彈呢?或是否試圖藉此轉移兩岸即將爆發衝突,尤其是傳揚春季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亦可能訪台。「蔡習會議題」巧遇「麥卡錫來台議題」,這顯然不是「親中」與「友美」的「歷史性妥協」及相遇;而是難以兼顧抉擇。

2023/02/08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專訪】瑞士國會友台小組聯合主席:背景敏感,為何選擇此時出訪台灣?

瑞士聯邦議會代表團訪問台灣,在中國看來,這無疑是一種「挑釁」。台北機場甚至因此收到了炸彈威脅。瑞士議會國民院社會民主黨議員莫麟納(Fabian Molina)接受了瑞士德語電視台的採訪,解釋了他為何認為「本次訪問是正確的決定」。

2023/02/03 | 德國之聲

立法院長游錫堃訪美,強調捍衛台灣「民主燈塔」的重要性

台海關係緊張之際,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訪美,強調台灣是「華語世界唯一的民主政體」,又在國際貿易扮演重要角色,有必要好好守衛。針對麥卡錫或將訪台的消息,游錫堃也做出回應。

2023/02/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反對捷克眾議長訪台要求撤銷,捷克準總統:中國政權不友善,歐盟應認清真面目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2)日聲稱,中方敦促捷克「個別政客」正視中方「嚴正立場」,「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撤銷『有關錯誤決定』」。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則呼籲歐盟各國擺脫對中國的幻想,明確認識到中國及其政權並不「友善」。

2023/02/02 | Abby Huang

中立國也不顧中國反對:瑞士國會友台小組5日訪台,稱「想了解這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

去(2022)年瑞士傳出議員要於今年組團訪台時,北京就已表達強烈不滿,當時中國駐蘇黎世總領事趙清華就公開反對這項訪台行程,並稱這是官方接觸,會「引起混亂」。不過綠黨下議員瓦德無視中方抗議,直言自己不認為這次訪問會侵害瑞士的中立性,「中國應該接受瑞士作為民主國家,議會和政府的角色是分立的,別把議員訪台跟聯邦委員會的行動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