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面談或採訪,是指一種涉及兩名或以上人士的對話,由一方發問,並由另一方回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25 | 方格子vocus

如何做好一場訪談?我的經驗是七成「主動傾聽」,剩餘的三成才是提問

大多數的受訪者都不是受過表達訓練的專家,不擅長結構嚴謹、脈絡清晰的表達,甚至往往無法分辨事實與觀點,他所告訴你的故事可能是他第一次如此完整的討論,因此需要我們的提問來幫助他們更深入的探索自己的敘事方式。

2022/08/18 | 巷仔口社會學

訪談如何「挖深」又「求真」?來自重量級社會學研究者的10個技巧

如同Lareau所說,訪談是一種與受訪者「合作」的關係,而且這個合作充滿了「即興」的成份,訪談者必須時時觀察訪談進行的狀況,觀察受訪者的反應,一邊仔細聆聽,一邊調整自己的策略。

2022/02/13 | 芭樂人類學

【書評】《敞墳之地》:美墨邊境與跨國遷徙的憤怒與悲傷,在民族誌中好好地記錄死亡

德里昂在這本書中描述的是屬於後者的故事,是研究者做了會傷心的研究,是讀者看了會難過的民族誌。但正因為如此,使得這本民族誌忠實貼近美墨邊界帶中,那些每日都在想著、試著穿越邊境的無證移工的生命經驗。

2021/08/22 | 精選書摘

《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所有人物都有他們的猥瑣之處,唯一百分之百純真的美麗存在就是玉子

本書收錄影評人李東振為奉俊昊迄今為止總共7部電影長片撰寫的影評,提供讀者深入、不一樣的觀影角度,再加上李東振與奉俊昊導演的電影相關座談會內容,以便讀者更進一步了解奉俊昊自身的人格特質、作品思想、藝術追求。

2021/08/22 | 精選書摘

《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末日列車》的末節車廂,就像是奧斯威辛集中營那樣的地方

不論是犯罪懸疑片、末日科幻片、奇幻冒險片,或刑偵電影、怪獸電影,他以個人風格依照類型的規則讓電影往下走,或刻意違反慣例製造驚喜,直到抵達轉折點。奉俊昊的電影都有一個反轉點,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披露故事的核心主軸、他的視線所在,將整部電影的路線徹底翻轉。

2021/03/10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英國皇室公關戰:一字不漏地看完「世紀訪談」,哈利與梅根說錯了什麼?

從公關的角度,這場訪談來說,主要目標非「美國媳婦在英國夫家受委屈,要向全世界告狀」莫屬,次要目標則是「建立哈利和梅根的專屬個人品牌」,為他們在美國的發展鋪路,但訪談中的四點缺失,也可能成為受人批評的把柄。

2018/04/11 | 王陽翎

趙崇基談《中英街1號》:有演員拒演因為「耶穌教我們別跟當權者對抗」

香港電影《中英街1號》獲得大阪亞洲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作者與導演趙崇基、編劇謝傲霜以不同角度回顧這部電影的製作歷程,以系列的形式與眾分別。

2018/04/11 | 王陽翎

談《中英街1號》 趙崇基:有演員拒演因為「耶穌教我們別跟當權者對抗」

香港電影《中英街1號》獲得大阪亞洲電影節最優秀作品獎,作者與導演趙崇基、編劇謝傲霜以不同角度回顧這部電影的製作歷程,以系列的形式與眾分別。

2017/12/25 | 精選書摘

《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推薦序:活在日本時代的台灣人

一部台、日間的歷史該從何說起?作者由人物自身的日本經驗說起,可謂找到很好的切入點,而用深入淺出的筆法敍述,相信能吸引某些讀者對探索台灣人物的興趣,進而探索台灣的歷史。

2017/05/22 | 陳娉婷

《再見楊德昌》作者王昀燕:寫作是愛好,但不是一條易走的路

5年前,王昀燕為了寫《再見楊德昌》一書辭去工作,自此走上獨立報導的路,自由採訪她喜歡的電影題材;5年後,她再次修訂《再見楊德昌》,推出典藏增修版,卻宣告不想再以寫作維生了:「這是一個完美的句點。如果我可以為台灣電影做一點事情的話,就是留下這本書。」

2017/01/03 | 劉 星佑

【現實祕境】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恁爸」在亞洲?

當我們縱觀這些編著所記錄的作品,「亞洲人的父親」系列彷彿側生的抽芽,訪談「正式」的成為創作方法的一部份,並且分別在台灣、香港、日本與泰國實踐。

2015/07/22 | infero

除了侯導的《刺客聶隱娘》,再推薦你五部2015下半年不可錯過的絕佳電影

侯孝賢導演籌備多年的《刺客聶隱娘》,挾坎城影展獲獎榮譽,將是下半年最重要的文化盛事。

007 10 Minutes More... Andrew Scott BBC Birdman Caesar! Christoph Waltz Crimson Peak Guillermo del Toro Hail Hoyte Van Hoytema Inside Out Jessica Chastain Léa Seydoux Mario Bava Mia Wasikowska Monica Belluci Roger Deakins Sam Mendes Spectre Technicolor The Assassin Tom Hiddleston Victoria 一鏡到底 上海 人心 代表作 作品 侯孝賢 克里斯多夫華茲 內容 刺客 刺客聶隱娘 創意 劇情 劇情片 劇本 動作片 動畫 南韓 卡通 去飽和色調 叛逆期 台北電影節 台灣 台詞 吉勒摩戴托羅 哥德 唐人小說 國際影壇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國際青年導演競賽 地獄怪客 坎城影展 城市 場景 墨西哥 奧斯卡 好萊塢 好評 安德魯斯科特 實習男生存法則 寫實 導演 山姆曼德斯 工作人員 形式 彩色片 影后 後製 怪物 怪獸 恐怖片 情緒 惡棍特工 惡魔四伏 想像力 意境 成長故事 推薦 攝影 攝影師 敘事 文化 文字 新世紀福爾摩斯 星際效應 最佳影片 李容承 柏林 柏林影展 柯恩兄弟 武俠片 法國 洛基 湯姆希德斯頓 演員 潔西卡崔絲坦 無冕王 特藝 犯罪 獨裁政權 環太平洋 男配角 畢業製作 皮克斯 神作 票房紀錄 空降危機 納粹 維多莉亞 續集 羅傑狄金斯 羅曼史 羊男 美國心玫瑰情 義大利 聶隱娘 腥紅山莊 腦筋急轉彎 英國 莫妮卡貝魯奇 莫里亞蒂教授 蕾雅瑟杜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蘇格蘭 處女作 蜜雅娃絲柯思卡 血色入侵 西班牙語 視聽饗宴 視覺 觀眾票選獎 訪談 釜山影展 銀幕 長鏡頭 雲端情人 雷神索爾 電影 霍伊特范霍特瑪 頒獎 驚悚片 鬼魂 魔鬼黨 鳥人 龐德

2015/07/15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不要把「世界史」扭曲簡化為「外國史」─如何借鏡瑞士和德國的「柔性課綱」,打造適合小國台灣的教育

能開啟自由思想的鑰匙,是讓學習者清楚意識到,他是普世價值意義下擁有主體性的「人」。

BBC BBC新聞週刊 More... Bern Brandenburg Cornelsen出版社 Cultural genocide demos Die Zeit Eidgenossenschaft Eric Hobsbawn Fachdidaktische Grundsätze Forum Geschichte Gewaltherrschaft Global Peace Index Great German Art Exhibition Helvetier Hochkultur IEP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 Kursbuch Geschichte Mahatma Gandhi mass tourism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Democr Murray Sinclair MV officially unofficial Riksdag solon Stolpernstein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 Verfassungsordnung 三一八學運 上帝 世代 世界 世界史 世界帝國 世界觀 中古 中古歐洲 中國 中國化政策 中國史 中央集權 中立國 主權 主題 主體性 二戰 亞利安人 亞洲價值 交通 人性尊嚴 人權 人道 人類 以巴衝突 以色列 伊斯蘭世界 伯恩 信仰 價值 價值判斷 全球化 全球史 全球局勢 公平 公民社會 六八學運 冷戰 列支敦士登 加拿大 匈牙利 十字軍 印刷術 印度 危機 原住民 原生部落 去殖民化 反省 古巴 古文明 古騰堡 台灣 台灣史 史前史 史前文化 史學方法 史料 吉普賽人 同質性 命運 和平 和平指數 和解 哲學 問題意識 啟發 啟蒙時代 國去 國家 國家威權 國家形象 國族主義 國民 國民教育 國民黨 國際新聞 國際社會 國際衝突 圖像 在地性 地圖 地方政府 地方自治 地球村 地理 埃及 城市 城市自治 城邦 基本教義派 基督徒 基督教會 外交 外國人 外國史 多元 多元主義 多元詮釋 大中國國族意識 大中國心理創傷史 大國崛起 大日耳曼藝術展 大眾觀光旅遊 失敗 失語 奧地利 女性 奴隸 孟德斯鳩 學生 學童 學術研究 宗教改革 宗教迫害 寄宿學校 封建 小國 少數族群語言保護法 巴伐利亞邦 巴勒斯坦 布蘭登堡邦 希特勒 帝國 帝國史觀 康德 強權史觀 德國 德意志 德語 德語區 思想 性侵害 性別平等 想法 意識形態 慕尼黑 憲法秩序 戲劇 手工業 批判 捷克 政治 敘事 教科書 教科書審查 教育 數位革命 文化 文化根源 文化滅絕 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與民主部 文化霸權 文字 斯洛伐克 新生代 新移民 既得利益者 日內瓦 日本 時代週報 時論 普世價值 普魯士 暴政 書評 未來 本國史 東南亞 東方 東歐集團 東西衝突 柏林 柔性課綱 歐洲 歐洲中心論 歐洲史 歐洲統合 歐盟憲章 歐美 歐陸 正義 歪國人 歷史 歷史教學基本宗旨 歷史斷裂 歷史決定論 歷史研究 歷史錯誤 殖民 比利時 民主政治 沙文主義 法國 法國大革命 法官 法蘭克人 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美學 波斯戰爭 波蘭 洗腦 洛克 流行歌曲 消費文化 災難 照顧弱勢 狩獵 猶太人 獨立 獨裁 現代化 現代史 現在 理性 瑞典 瑞典眾議院 瑞士 瑞士同盟會社 環保生態 甘地 異質性 當代 白皮書 百科全書 皇帝 皇民化政策 盛世 盧梭 盧森堡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知識 石器時代 硬性課綱 社會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三世界 紀念石 納粹 絕對君權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 網路 網路革命 羅馬帝國 美國 義大利 習慣 老師 考古 聖雄 聯合國 自信 自我認同 自由主義 自由意志 英國 華夷之分 蘇黎世 血統 行動 衝突 被掩蓋的陰暗史 補充教材 西方 西發里亞條約 解析 言談 討論課 訪談 詮釋 語言 課綱 課綱微調 調查 貿易 資本主義 資訊 資訊科技 越南 轉型正義 農牧 近東 迫害 邊緣性格 鐵器 長江 閱讀文本 關鍵詞 雅典 電影 霍布斯邦 青銅器 革命 韓國 高中生 黃河 黑暗期 黨國教育 黨國歷史

2015/07/15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不要把「世界史」扭曲簡化為「外國史」─如何借鏡瑞士和德國的「柔性課綱」,打造適合小國台灣的教育

能開啟自由思想的鑰匙,是讓學習者清楚意識到,他是普世價值意義下擁有主體性的「人」。

BBC BBC新聞週刊 More... Bern Brandenburg Cornelsen出版社 Cultural genocide demos Die Zeit Eidgenossenschaft Eric Hobsbawn Fachdidaktische Grundsätze Forum Geschichte Gewaltherrschaft Global Peace Index Great German Art Exhibition Helvetier Hochkultur IEP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 Kursbuch Geschichte Mahatma Gandhi mass tourism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Democr Murray Sinclair MV officially unofficial Riksdag solon Stolpernstein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 Verfassungsordnung 三一八學運 上帝 世代 世界 世界史 世界帝國 世界觀 中古 中古歐洲 中國 中國化政策 中國史 中央集權 中立國 主權 主題 主體性 二戰 亞利安人 亞洲價值 交通 人性尊嚴 人權 人道 人類 以巴衝突 以色列 伊斯蘭世界 伯恩 信仰 價值 價值判斷 全球化 全球史 全球局勢 公平 公民社會 六八學運 冷戰 列支敦士登 加拿大 匈牙利 十字軍 印刷術 印度 危機 原住民 原生部落 去殖民化 反省 古巴 古文明 古騰堡 台灣 台灣史 史前史 史前文化 史學方法 史料 吉普賽人 同質性 命運 和平 和平指數 和解 哲學 問題意識 啟發 啟蒙時代 國去 國家 國家威權 國家形象 國族主義 國民 國民教育 國民黨 國際新聞 國際社會 國際衝突 圖像 在地性 地圖 地方政府 地方自治 地球村 地理 埃及 城市 城市自治 城邦 基本教義派 基督徒 基督教會 外交 外國人 外國史 多元 多元主義 多元詮釋 大中國國族意識 大中國心理創傷史 大國崛起 大日耳曼藝術展 大眾觀光旅遊 失敗 失語 奧地利 女性 奴隸 孟德斯鳩 學生 學童 學術研究 宗教改革 宗教迫害 寄宿學校 封建 小國 少數族群語言保護法 巴伐利亞邦 巴勒斯坦 布蘭登堡邦 希特勒 帝國 帝國史觀 康德 強權史觀 德國 德意志 德語 德語區 思想 性侵害 性別平等 想法 意識形態 慕尼黑 憲法秩序 戲劇 手工業 批判 捷克 政治 敘事 教科書 教科書審查 教育 數位革命 文化 文化根源 文化滅絕 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與民主部 文化霸權 文字 斯洛伐克 新生代 新移民 既得利益者 日內瓦 日本 時代週報 時論 普世價值 普魯士 暴政 書評 未來 本國史 東南亞 東方 東歐集團 東西衝突 柏林 柔性課綱 歐洲 歐洲中心論 歐洲史 歐洲統合 歐盟憲章 歐美 歐陸 正義 歪國人 歷史 歷史教學基本宗旨 歷史斷裂 歷史決定論 歷史研究 歷史錯誤 殖民 比利時 民主政治 沙文主義 法國 法國大革命 法官 法蘭克人 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美學 波斯戰爭 波蘭 洗腦 洛克 流行歌曲 消費文化 災難 照顧弱勢 狩獵 猶太人 獨立 獨裁 現代化 現代史 現在 理性 瑞典 瑞典眾議院 瑞士 瑞士同盟會社 環保生態 甘地 異質性 當代 白皮書 百科全書 皇帝 皇民化政策 盛世 盧梭 盧森堡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知識 石器時代 硬性課綱 社會 神聖羅馬帝國 第三世界 紀念石 納粹 絕對君權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 網路 網路革命 羅馬帝國 美國 義大利 習慣 老師 考古 聖雄 聯合國 自信 自我認同 自由主義 自由意志 英國 華夷之分 蘇黎世 血統 行動 衝突 被掩蓋的陰暗史 補充教材 西方 西發里亞條約 解析 言談 討論課 訪談 詮釋 語言 課綱 課綱微調 調查 貿易 資本主義 資訊 資訊科技 越南 轉型正義 農牧 近東 迫害 邊緣性格 鐵器 長江 閱讀文本 關鍵詞 雅典 電影 霍布斯邦 青銅器 革命 韓國 高中生 黃河 黑暗期 黨國教育 黨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