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認知作戰

認知作戰(英語:cognitive warfare),簡稱「認知戰」,亦可稱為影響力作戰(influence operation)、認知域作戰(cognitive domain warfare)、認知領域作戰,是一種結合多元領域技術企圖製造衝突的手段,聚焦心理意識之攻防,旨在影響個人、團體或國家對某一問題、事件或局勢的思考方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經亞洲》:2024亞洲最重要選舉在台灣,將決定與北京對抗或妥協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指出,中國對台灣的挑釁性行動敲響區域的警鐘。菲律賓、日本和區域內其他國家對中國在台灣和南海的挑釁手法深感不安。亞洲國家過去雖也曾經歷多次緊張時期,但中國現在的軍事力量更為強大,局勢也更加危險。

2023/12/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軍事學者:中共解放軍重點已非台海,而是西太平洋對美拒止作戰

揭仲指出,中共去年8月圍台軍演期間,片面推翻兩岸以海峽中線作為軍事行動分界線的「中線默契」,並宣示將常態化的在中線以東演訓;同時自今年8月19日起,藉派戰機於台灣在中線以東所劃定的「限航區」內長時間停留、甚至在不同「限航區」間穿梭飛行的新模式,進一步否定台灣有依據自身法令,管轄台灣海峽空中交通的權力,將台灣矮化為地方政府,是不折不扣的「法律戰」手段。

TNL+ 2023/12/05 | 何立雪

白粉聖地?從「逢綠必推」到「唯柯獨尊」,批踢踢八卦版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模樣?

最初八卦版會被重視,是因為版上輿論有著民意風向標的作用。從「萬人送洪仲丘」到「太陽花學運」,我們都能看到八卦版帶動民心的作用,最終成為改變社會的浪潮。但或許是樹大招風,這兩次成功的經驗讓各政黨發現八卦版的威力,紛紛將投注資源到批踢踢。事實上,八卦版並非一夕之間成了白粉聖地,它也曾經「逢綠必推」,但其間經歷了一些事件......

2023/12/04 | Abby Huang

AIT處長孫曉雅赴台大演講,談選舉與假訊息,稱讚台灣社會這2點做得比美國好

孫曉雅也特別稱讚台灣,有非常穩定且防篡改的選舉制度,選舉程序做得非常好,反觀美國每個選區都有不同的制度,這些制度的不一致,在美國國內也引來許多擔憂。孫曉雅也提到,美國社會對於認知作戰的理解程度不如台灣,普通人對境外影響資訊作戰的認知並不敏銳。

TNL+ 2023/12/04 | 柳金財

民進黨2024選戰策略,很明顯就是重拾「抗中保台」的老路

由於是三方對戰,民進黨將會重拾基本盤及重啟「抗中保台」路線,揭櫫封閉性兩岸政策反制中共,但卻對台獨引發戰爭,一再宣傳「一中原則」易引發戰爭,賴清德選上兩岸關係最為和平,但這些論述,六成民意難接受。

2023/12/03 | TNL 編輯

不滿勞動部回應,民團上街反對新增移工來源國、要求全面暫緩引進印度移工

「反對增加新移工國」表示,他們嘗試寫信給勞動部,表達對引進移工的擔憂,也做了懶人包,到政府的臉書留言區複製貼上,但卻遭勞動部長許銘春指是「AI」、「認知作戰」,因此才會走到上街遊行。

2023/11/12 |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銀行家》

戰事威脅無所不在,除了網路攻擊還有「金融武器化」,台灣應付出多少準備?

台灣身處全球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太平洋島鏈,政府應將整個台灣金融體系做全盤的國安考量,不論是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等都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同種類的金融業要評估未來面臨的多種可能性,甚至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超前部署建立其組織韌性。

2023/11/12 |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銀行家》

戰事威脅無所不在,除了網路攻擊還有「金融武器化」,台灣應付出多少準備?

台灣身處全球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太平洋島鏈,政府應將整個台灣金融體系做全盤的國安考量,不論是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等都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同種類的金融業要評估未來面臨的多種可能性,甚至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超前部署建立其組織韌性。

2023/11/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安人士談中國對台介選:「和戰抉擇論」取代「疑美論」成為主旋律,次旋律是「中國好故事」

在介入台灣大選部分,國安人士表示,富士康被查稅毫無疑問是介選,但異於過往由商務部門發動,此次似乎由國安部門發動;不過,介選「苦主」不只是台灣,加拿大許多國會議員、甚至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都曾遭假影音攻擊,亦屬干預加拿大內政的介選態樣。

2023/11/01 | 德國之聲

「陸配」固然享有憲法賦予的參政權,但民眾黨提名有國安疑慮的人選不用解釋嗎?

在野的台灣民眾黨表示,考慮將一名已經具有台灣身份的「陸配」列入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這名「陸配」被指稱背景特殊,讓台灣媒體和輿論「炸鍋」。

2023/10/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以巴衝突暗藏認知戰訊息,杜奕瑾:4類帳號刻意帶風向,用AI助民眾了解認知操作

杜奕瑾以觀察到的臉書協同帳號群為例說,「養帳號」也有學問,常看到帳號分批操作的現象,以免被一次殲滅。杜奕瑾指出,許多認知操作是為了「誤導」,很難說全然是假消息,目的是要操作對某件事情的嫌惡或喜歡,例如對以巴戰衝突的認知操作,會選擇性放大和報導以色列轟炸巴勒斯坦的畫面,透過提供不對稱消息,讓民眾對以色列產生反感或憤怒。

2023/10/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前情報專家:中國狂推認知戰,從未交手如此強大力量;顧立雄:中共介入大選操作手法多元且隱蔽

曾任職美國情報組織多年的專家舒曼表示,台灣很不幸地是中國假訊息攻擊的最主要目標,解決方法不是全面斷絕與中國的聯繫,或效法中國的意識形態保護主義,台灣在對抗假訊息時要警惕,必須同時堅定捍衛言論自由,而非變得和獨裁對手一樣。

2023/10/18 | TJ

【關鍵眼中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誰比較像台灣?會這樣說的人都是意有所圖

有些人第一時間就要挺以色列,有些人覺得要捍衛巴勒斯坦,另些人覺得另另些人被認知作戰,為此在網路上瘋狂筆戰。因為許多只接受二手資訊的人都有一個習慣,一旦發生事情就非得立刻選邊站,選完就要無條件支持到底,否則就是被騙,或是叛徒,卻不知道很多時候答案可能是「兩方都壞」。

2023/10/13 | 財訊

「Linbay好油」翻車易查,假訊息背後藏鏡人難追——拆解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產業鏈

資深網軍表示,林裕紘本來有一手好牌,既完成任務,也贏得社會同情,卻栽在和他合作的許哲賓轉跳VPN的方式不夠小心。其實,認知作戰在台灣已形成一條產業鏈,由中共出資指揮,台灣的親中企業、公關公司與網軍負責執行;過去已有很多案例製造台灣社會的對立與矛盾,未來仍會有層出不窮的事件再上演。

2023/10/04 | 《思想坦克》

面對中共借刀殺人的「介選」攻勢,台灣並非居於絕對劣勢

在假訊息中,有一種值得台灣留意,本文稱之為「借刀殺人型」的介選,具有很強的極化或撕裂效果。雖然關於中共「介選」的研究,聚焦在對於台灣社會造成極化與蓄意醜化特定政治人物的面向,但在認知作戰的過程中,台灣並非居於絕對劣勢。

2023/10/03 | Abby Huang

中共鎖定台灣特定群體散播假訊息,沈伯洋:掌握VPN個資將成對台作戰的一大利器

沈伯洋解釋,以往中國是靠駭客攻擊政府網站、平台搜集情報,如果未來掌握了VPN等應用程式數據,可以知道台灣人最常上網的時間、看哪一些文章會有情緒、閱讀哪一些頁面停留比較久、甚至所在位置:

2023/10/01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抖音一響,認知作戰開打:銳實力的目標就是所謂的「說好中國故事,說壞民主故事」

黃兆年表示,資訊操作或認知作戰的運作模式,可以理解為「銳實力」的典型案例,而中國的認知作戰不外乎傳遞兩個訊息:「中國很棒」跟「民主很爛」。因此只要在攝取資訊時意識到這一點,就能辨別中國資訊操弄的話術。

2023/09/25 | 《思想坦克》

詹順貴:2018年惡鬥吳音寧的操作手法,現在同一批人複製貼上對付陳吉仲

回頭想想2018年吳音寧所受到鋪天蓋地的抹黑與攻擊,對照現在幾乎同一批人與相同的媒體用以對付陳吉中的模式與操作手法是否十分相似?而且兩次也都適逢選舉,懷疑背後有中國影舞操盤,應非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