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

認知偏誤(英語:Cognitive bias ),或作認知偏差、認知偏見等,是一種在判斷中偏離規範(英語:norm,哲學術語)或理性的系統模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3/09 | 潮健康

再婚研究:「第二春」對健康有正面影響,但男性獲得好處更多?

再婚究竟能不能得到幸福?對雙方的心理狀態將產生何種影響?其實無論是維持婚姻關係或再婚,離異或喪偶後更該好好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2020/01/29 | 精選書摘

《後真相》:這一切都與逆火效應和「蠢到不知道自己很蠢」的達克效應有關

為什麼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會出現這些認知偏差?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難道去適應真相不是件好事?難道相信真相不會增加我們的生存機會嗎?

2018/08/20 | 書生百用

半信半疑的人反而會覺得算命最準?

當我們越相信自己的信念,就越應該主動尋找那些反面的證據,做個聰明而謹慎的人。

2018/08/17 | 書生百用

半信半疑的人反而會覺得算命最準?

當我們越相信自己的信念,就越應該主動尋找那些反面的證據,做個聰明而謹慎的人。

2017/12/07 | 精選書摘

從動物觀點「看」世界、「想」問題

任何人閱讀完法蘭斯.德瓦爾的《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這本書,應該都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那就是我們對動物的了解實在太少了,牠們到底在想什麼?為何會那樣做?牠們的行動有目的嗎?

2017/12/06 | 精選書摘

《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從動物的觀點「看」世界、「想」問題

任何人閱讀完法蘭斯.德瓦爾的《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這本書,應該都會跟我有一樣的想法,那就是我們對動物的了解實在太少了,牠們到底在想什麼?為何會那樣做?牠們的行動有目的嗎?

2017/10/26 | 精選書摘

不管問題多嚴重,利用「感人故事」便可愚弄人心

有人會說,相信陰謀論是人們在面對複雜議題時,一種合乎邏輯的反應。但很重要的是,社會上大多數脆弱的人非常可能受到陰謀論的影響。而我們的大腦天生亦對強烈的情感訴求和鮮明的解釋更有反應。

2017/02/27 | 《科學人》粉絲團

信者恆信:當堅定信念受到威脅,誰管證據不證據

有人相信接種疫苗會導致自閉症、氣候變遷只是一場騙局;還有911是美國政府自導自演、奧巴馬是個想要摧毀美國的社會主義者。在壓倒性的反面證據面前,這些人不但沒有被說服,其信念似乎更加堅定。

2016/12/01 | 精選書摘

我們的閒暇時間被誰偷走了?從企業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影子工作」

如果我們擁有如此有效的注意力過濾器,在過濾干擾這件事上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得更好?為什麼是資訊超載在今日成為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