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
《她們的創作日常》:喜愛社交的桑塔格知道,厭惡孤獨是對作家不利的特性
桑塔格的兒子大衛.里耶夫(David Rieff)後來寫道:「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述桑塔格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飢渴』(avidity)。沒有她不想看、不想做,或不想了解的事物。」桑塔格自己也明白這種飢渴的價值。
2020/06/15 |
讀蘇珊桑塔格《論攝影》(下):一個充斥影像的現代世界意味著什麼?
現代影像在變換我們視覺法則的同時,也在變更我們如何去知覺世界的方式。現代世界是一個鏡映的世界,是一個用無數的影像層層疊疊拼接起來的森羅大網。
2020/06/13 |
桑塔格《論攝影》(2):攝影普及化之後,如何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法?
桑塔格的《論攝影》被攝影人視為聖經,但他並不是一本拍攝技巧指南的工具書,而是詮釋攝影、思考攝影的書籍。我以他的目錄章節為架構,寫下自己的筆記心得;紀錄之餘,希望也可以幫助到對此書感興趣的人。本篇為第二章〈透過照片看美國,昏暗地〉的部分。
2016/02/10 |
「攝影」是旅行的必要元素嗎?把相機放下的那刻,也許你能得到更多
旅行不是工作、不是比賽,旅行是生活。我體會到的是,旅行中,永遠都要有些時刻只留給自己與風景,中間不再有任何中介物的那種連結。這樣,我們才能以更輕盈的姿態,做一名更名符其實的旅人。而你又會如何取捨呢?
2014/09/27 |
柏克萊攝影課教我最重要的事:原來,一個好的攝影師需要大量的閱讀
我想,桑塔格要是出身在這個有Facebook、Instagram和智慧型手機幫助下,每秒產出幾萬張相片的世界,可能會昏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