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諷刺

諷刺(英語:Satire)存在於許多藝術表現形式中,包括網絡迷因、文學、戲劇、評論、音樂、電影和電視節目等媒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6/04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四):拿起畫筆做刀槍,諷刺共產黨這個最大的黑幫

中國的現實中充滿了漫畫題材,中國現實比漫畫還要誇張。文革時我們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批判黑幫。現在最大的黑幫,不就是中國共產黨嗎?我於是決定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拿起畫筆做刀槍,諷刺這個最大的黑幫。

2023/03/16 | 馬光廷

【書評】《The Startup Wife》:當科技逐漸取代宗教,將商業世界元素發揮到極致的警世寓言

21世紀科技哲學主宰人類思維,科技巨頭統治世界,新創的熱潮從矽谷吹起,並如野火蔓延至全世界。AI預計也會影響往後的文學創作,新生代的英語作家將如何以文學應對科技的鉅變? 值得拭目以待。

2022/08/20 |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

用嘲諷回應飛彈:台灣政治諷刺秀如何大膽觸碰兩岸敏感神經?

如何對抗海峽對岸的專制惡霸?對許多年輕台灣人來說,幽默似乎是最好的答案。像是YouTube上爆紅的「眼球中央電視台」等政治諷刺頻道,正迅速獲得廣大網友關注,而他們的首選議題,就是中國與台灣曖昧不明的國際地位。

2022/03/26 | 魯汶的袋熊先生

【書評】《宇宙超度指南》:中國版《銀河便車指南》,津津有味讀著故事,突然就被哲學思考攔腰撞上

李誕的結論有點欠打,冷靜後再想了想,還是覺得欠打。李誕的天才,就是那種你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津津有味的讀著故事,突然就被哲學思考攔腰撞上的天才。

2021/12/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從「緊身牛仔褲搭雪靴」到特斯拉,美國Z世代口中的「這好cheugy」代表什麼意思?

被Z世代認為cheugy的東西包括圖案T恤、緊身牛仔褲、Converse帆布鞋和UGG雪靴等等。根據《紐約時報》,cheugy又指「過氣」或「太過汲汲營營」,而背後代表的隱含意義則是:「不用為了被人喜歡而那麼努力。」

2021/04/26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迷因不只搞笑,還可能是假訊息的重大推手?

多年來,人們擔心Deepfake是真相的最大威脅,但事實證明,迷因是傳播錯誤信息有效的工具,因為它們更容易產生,且難以用人工智慧追蹤與改善,人們想盡辦法開發解決迷因問題的技術,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

2020/12/26 | TNL 編輯

英國女王BBC耶誕暖心演說「你並不孤單」,但Channel 4的「Deepfake假女王」被罵爆

疫情之下,今年女王的耶誕演說仍依照慣例透過電視轉播,以「你並不孤單」為題慰藉疫情下的英國民眾,然而每年都會發布「平行宇宙耶誕演說」的Channel 4,這次則用了「Deepfake」的技術製作了一個「假女王」,在電視上跳TikTok的舞蹈。

2020/09/02 | 精選書摘

《創造力的激發》:如何創造幽默?談談幽默的功能、種類和技巧

有一種幽默是解危、機智的。先生出國半年回來,太太很擔心:「你老實告訴我,在這半年當中,你有沒有跟別的女人怎麼樣?」先生剛好看到牆上日曆的字,答道:「這半年中,我都是『莊敬自強, 自立更生』。」

2020/08/29 | 精選書摘

《有刺の情緒斬.斷.離》:有些人是「外表看似大人、頭腦像小孩」的「逆柯南」

這種人的想法是──如果直接貶損對方,便會露出自己正在嫉妒的馬腳,因此不宜;但若是給予建言、忠告,就能佯裝善人同時輕蔑對方,而且不會顯示出自己輸了。

2019/06/30 | 讀者投書

巴拉刈與犀牛皮:當嘲諷文變成假新聞

這樣的安排,並非好的諷刺文章。好的諷刺文章,應該讓人一眼就知道這是諷刺,而非事實。好的嘲諷文章,應該在讓讀者看文章時,立即知道這是為了嘲諷才寫的文章,避免弄假成真。

2018/03/29 | 讀者投書

【時評劇】假如毛澤東遇到習近平,他會說什麼?

Parody是一種針對時事的諷刺文體,常以尖酸的情境展示現實的荒謬,想像一個沒有言論審查的春晚,舞台上站著毛澤東、習近平和中國領導集團的「諸公」們,他們會併出什麼火花?

2017/09/28 | 英語島

法國人的禮貌,端的是優雅的諷刺迴旋踢

在法式餐廳工作的林皇初,笑稱自己是受過嚴苛「基礎嘴砲訓練」的廚房工作者,跟同事閒聊是滿滿的諷刺、遇到不講理的路人就諷刺回去。諷刺像法國人手中叼的煙卷,隨時待機,一講停不下來,被諷刺可能還覺得找到了知音。

2016/12/3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現有學生扮黨衛軍,古有皇帝扮殺豬佬──古代貴族的變裝趴

奢談什麼變裝只是好玩,搞笑只因無知,實則太化約了人類行為與自由意志的多元和複雜。每次的選擇與無機的行為,背後都有一連串深刻細碎的符號能指。這也正是學術研究的意義。

2016/11/10 | 精選轉載

【圖輯】特朗普當選,全球插畫家的各種崩潰:「真希望能馬上登陸月球看地球自我毀滅」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了,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立馬登上月球看著地球自我毀滅。」美國新總統出爐,看看這些國際上的插畫對於這個新聞有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