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 |
【2022諾貝爾化學獎】美國、丹麥學者以「點擊化學」研究共享殊榮,夏普勒斯成第5位二度獲獎科學家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夏普萊斯和梅爾達爾帶領化學進入「功能主義」時代,並為點擊化學奠定基礎。貝爾托西則將點擊化學昇華至新的高度,可利用點擊化學以最低干擾方式繪製細胞,3人對癌症標靶治療、探索細胞、追蹤生物過程有重大貢獻。
2021/10/25 |
《破解基因碼的人》:如果可以安全地為我們的孩子進行「基因改善」,為什麼不?
《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華特.艾薩克森再次以其生花妙筆,引領讀者進入生物科學界奇才、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Jennifer Doudna)的世界。
2021/10/06 |
【2021諾貝爾化學獎】美德化學家共享殊榮,「不對稱有機催化」改善製藥過程金屬殘留問題
諾貝爾委員會形容李斯特及麥克米倫的「不對稱有機催化」:像是引進了新的下棋方式,引導化學界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新的方式來「思考棋路」。不但把有機催化的效率提高到可以商業化的程度,更不會有金屬殘留的問題,造福藥學也讓化學研究「更環保」。
2020/10/15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的愛恨情仇:CRISPR首個技術專有者張鋒沒獲獎,又是一次爭議評選嗎?
若說Charpentier與Doudna掀開了新世紀的帷幕,張鋒則是徹底推開了大門,讓世人見識到CRISPR無窮的威力。
2018/10/03 |
「駕馭演化的力量來造福人類」 3學者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過110次,共產生181位得獎人,這次出現了第5名女化學得主,是一名能成功改寫「酵素」特性的女科學家。
2016/10/05 |
設計世界最小「分子機器」 英法荷三學者奪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化學獎桂冠得主聲明中說:「他們開發出可控制運動的分子,這種分子在添加能量時,可執行任務。分子機器大有機會運用於開發新材料、感應器,和新的能量存儲系統。」
2016/10/05 |
設計世界最小「分子機器」 英法荷三學者奪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化學獎桂冠得主聲明中說:「他們開發出可控制運動的分子,這種分子在添加能量時,可執行任務。分子機器大有機會運用於開發新材料、感應器,和新的能量存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