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 |
衣索比亞大選充斥不公與戰爭疑雲,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理阿邁德為何爭議不斷?
衣索比亞(港譯「埃塞俄比亞」)中央政府與提格雷省的衝突,不僅影響議會選舉,更已升級至內戰層級。要瞭解雙方齟齬的來龍去脈,必須從阿邁德推動的政治改革開始談起。
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語:Nobels fredspris),是由瑞典發明家艾爾弗雷德·諾貝爾於1895年所創立的諾貝爾獎中之一,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頒發。 --來自 維基百科
2021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說,確實兒子不必為其獨裁者父親馬可仕的作為負責,但小馬可仕選戰期間迴避參與辯論、拒絕答覆記者難以回應的問題,甚至妖魔化媒體,顯然不是一位開放且歡迎獨立媒體監督的領導者所為。
由於不滿東帝汶現任總統古特雷斯執政期間造成的政治僵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及前總統霍塔,決定重返政壇參選,並在4月20日的第二輪投票中獲得勝利。
《巫師與先知》雖然只提出兩個主要角色,但是這本好書中的思維方式,值得所有關心環境議題的朋友好好研究。
翁山蘇姬雖為緬甸政府的實際領導人,但非真正的掌權者,在對內的諸多議題上仍受限於與軍方達成的「脆弱權力共享協議」,尤其是在處理少數民族的問題上,過去軍方倡導的「大緬甸主義」早已深植主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