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
「Why is this so late?」有望獲得諾貝爾獎,卻被死神奪走桂冠的物理學家考恩
美國物理學家克萊德.洛蘭.考恩與弗雷德里克.雷恩斯共同證實了微中子的存在,但只有後者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當1995年當雷恩斯得獎時,《巴爾提摩太陽報》還去訪問考恩的遺孀,他的遺孀自述聽到這消息的第一個反應是「Why is this so late?」因為距離他們的實驗完成已經接近40年了!
2022/10/11 |
【2022諾貝爾經濟學獎】Fed前主席柏南奇、學者戴蒙、迪布維格研究金融危機共同獲獎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0日揭曉,由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以及美國學者戴蒙(Douglas W. Diamond)和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同獲獎。柏南奇、戴蒙及迪布維格大幅提升人類對銀行經濟作用的理解,特別是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扮演的角色;他們研究的一項重大發現在於,避免銀行倒閉為何至關重要。
2022/10/05 |
【2022諾貝爾化學獎】美國、丹麥學者以「點擊化學」研究共享殊榮,夏普勒斯成第5位二度獲獎科學家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夏普萊斯和梅爾達爾帶領化學進入「功能主義」時代,並為點擊化學奠定基礎。貝爾托西則將點擊化學昇華至新的高度,可利用點擊化學以最低干擾方式繪製細胞,3人對癌症標靶治療、探索細胞、追蹤生物過程有重大貢獻。
2022/06/22 |
俄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拍賣獎章援助烏克蘭,決標價破億美元創紀錄
穆拉托夫2021年與菲律賓記者瑞薩(Maria Ressa)一起獲頒150公克重、18K金的獎章,表彰其「為維護言論自由所做的努力」。20日的拍賣收益遠遠超過2014年諾貝爾獎章拍賣創下的476萬美元紀錄。
2021/10/18 |
搞懂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貢獻:讓經濟學更像「科學」的實證研究革命
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選擇,是對過去30年社會科學實證研究改革運動的肯定,不僅獎勵在這場「革命」扮演先驅者的三位得主,更是鼓舞了所有堅持探索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者
2021/10/06 |
【2021諾貝爾化學獎】美德化學家共享殊榮,「不對稱有機催化」改善製藥過程金屬殘留問題
諾貝爾委員會形容李斯特及麥克米倫的「不對稱有機催化」:像是引進了新的下棋方式,引導化學界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新的方式來「思考棋路」。不但把有機催化的效率提高到可以商業化的程度,更不會有金屬殘留的問題,造福藥學也讓化學研究「更環保」。
2021/10/05 |
【2021諾貝爾物理獎】三學者獲獎,氣象學家證明人類碳排造成大氣溫度升高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真鍋淑郎和哈塞爾曼的發現,在地球的氣候、以及人類如何影響氣候上,為人們奠定了瞭解的基礎,並均分5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另一名得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對複雜系統理論產生重要貢獻。
2021/03/31 |
曾加入納粹黨、一直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的物理學家:恩斯特.帕斯誇爾.喬丹
喬丹只在1951年、1963年被提名兩次,但是始終與得獎無緣。這與他的政治活動恐怕脫不了關係,就讓我來細數一翻喬丹的一筆政治糊塗帳。
2021/01/12 |
《科學讀書人》:突破性別天花板的科學家羅薩琳.雅婁,與背後支持她的兩個男人
俗話說:「成功的男性後頭都有位女性的支持」,對少數的10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而言,這句話卻不盡適用。然而1977年的生理醫學獎得主雅婁,背後不只有一位男性的支持,而是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