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謝國樑

謝國樑(1975年10月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基隆市人,現任基隆市市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鄭文燦:基捷拚10月核定、基市府僅需9年編列17億元預算,謝國樑:樂於接受

鄭文燦說,基隆市府接下來要在各車站周邊做好開發規劃,如此一來開發效益也會回饋給基隆市府,降低財務負擔。基隆也需要快速形成捷運工程團隊,就基隆捷運未來整體發展接軌中央計畫,希望基隆市府快速整備好這2件事。

2023/07/24 | Abby Huang

漢光演習首日基隆祥豐營區120迫砲爆炸意外、9人送醫,謝國樑:彈藥庫應遷離住宅區

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24日下午證實,基隆陸軍六軍團三支部祥豐營區彈藥庫,於24日下午3點多在執行彈藥技術檢查作業時,其中120迫砲疑似發生爆炸,原因不明,造成9人送醫,其中2名傷勢較重。

2023/06/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基隆四接」是什麼?開發案與護海公投爭議一次看懂

台電規劃在基隆港港嘴西側、外木山澳東側填海造地,2018年1.0版方案填海造地範圍趨近於梯形共29.25公頃,2.0版範圍將原先梯形範圍縮小改為三角形的18.6公頃,3.0版範圍與1.0版和2.0版完全不同,東移填地面積為14.5公頃,但無論哪一版本,都在「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內。

2023/06/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四接同意權遭廢,環團肯定亡羊補牢,台電:開發範圍沒變、變的是基隆市府

台電透過新聞稿表示,協和計畫109年向市府申請並獲得同意的開發範圍,並未有所變動,台電更在相同開發範圍內,以友善環境為出發點,將填地區東移,不僅範圍縮小、影響程度也減輕;對於協和計畫因市府更迭而產生不同的認定結果,甚至改變法治基礎,台電深感遺憾與不解。

2023/06/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基隆市府廢止同意四接開發公文要求重提申請,台電將提行政救濟

台電擬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地蓋「四接」,基隆市府109年發函台電原則同意開發,但昨天下午突廢止同意開發公文。台電表示,協和計畫攸關穩定供電及空品改善,具重大公益性,對此深感遺憾,將透過適當管道提出行政救濟。

2022/12/02 | 環境資訊中心

專家批謝國樑「送電動機車」政見可行性低:基隆馬路會先塞爆,難以達成減碳效果

基隆運輸環境近年有小幅改善,但引進大量機車會改變城市規劃「降低私人運具」的長期想像,加上當前市區車輛亂竄、停車位也不足,且基隆多雨,機車並非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若要鼓勵做公益,發現金都比送車好。

2022/11/26 | TNL 編輯

【2022九合一選舉】基隆市:國民黨謝國樑自行宣布當選並發表勝選感言「我要用最努力的心來做基隆市的僕人」

2022基隆市市長選舉國民黨參選人謝國樑競選團隊已自行宣布當選,晚間6點謝國樑也抵達現場並發表勝選感言:「我們終於獲勝了!我想今天晚上勝利是屬於大家的。我要用最誠懇、最努力的心來做基隆市的僕人。」

2022/11/24 | TNL 編輯

藍綠最後衝刺:林右昌請假助選蔡適應,謝國樑稱基隆還有進步空間盼接棒服務

基隆市選情膠著,國民黨候選人謝國樑向市府團隊喊話,要延攬優秀者。民進黨候選人蔡適應說,他和市府團隊已成為共同團隊,由他接棒,市政不會空轉。

2022/11/04 | 財訊

基隆市長選情拉鋸:謝國樑強勢回歸,蔡適應遭逢硬仗,林右昌滿意度高卻無法完全轉嫁

基隆市長選舉大打空戰,蔡適應緊咬謝國樑涉入境外公司洗錢案,謝國樑猛攻蔡適應與黑道關係緊密,雙方激戰,目前難分軒輊。

2021/12/26 | 精選書摘

謝國樑《為愛重生》:以海港城市的角度看北北基,台北捷運一路拉到基隆港根本就是順理成章

推動北北基合併多年,一直都未竟其功,許多人早就因為機會渺茫,毫無勝算而放棄不提。但我就算因為這個政見而屢屢受挫,仍然還是不願放棄。雖然大家都說不可能成功,但事在人為。如果今天連談都不談,只因為覺得不可能而連試也不試,那就真的絲毫沒有成功的機會,永遠都不可能了。

2021/01/23 | 精選書摘

《千分之三的意義》:我們要把父母家人想要親口告訴他的愛,透過電子耳送進他的心裡

聽損可以藉由手術、輔具,復原部分聽力功能,但是這個可以醫治的遺傳疾病,為什麼還是讓許多父母心痛呢?啟動開頻不過短短幾分鐘,父母與孩子卻常常走了一整年。而當孩子可以努力跑著、跳著的那一刻,才總算與這個紛雜又吵鬧的世界真正連上線。

2014/07/09 | 羊正鈺

(更新)撤銷黃景泰提名!馬英九:痛苦的決定

國民黨中常會今天無異議通過撤銷黃景泰提名,黨主席馬英九表示,這是痛苦、不得不的決定,但不做決定對黨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