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護家盟

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英語:Family Guardian Coalition),簡稱護家盟,是台灣宗教社會團體,其訴求是反對同性婚姻修民法與多元成家草案。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1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為什麼我說「新自由主義」不是自由主義?

弗里登的分析讓我豁然開朗,了解了自己和新自由主義之間的重要區分:若你崇尚人類個體的自由、發展與昌盛,認為這比自由市場的維持更重要,你的價值排序會更接近自由主義,而不是新自由主義。

2021/09/28 | 精選轉載

娘娘訪張守一犯了「假公平謬誤」,放棄了事實也放棄了善良

其實張守一/護家盟之流,是有計畫地在創造論述來達成組織目的,他們本來就是要來擾亂你,不是要來跟你對話,所以這些人就放棄吧,也不要給他們舞台。

2021/09/10 | 潘柏翰

娘娘專訪張守一未能「打破同溫層」,反而讓影片成為反同的宣傳工具

公投事過境遷之後,關注同婚或性平教育的觀眾,會更好奇正、反雙方在公投過後的發展。傾聽並不代表提問者得溫良恭儉讓(更何況,娘娘剛開始在台灣的網路社群竄紅,憑藉的正是其嗆辣敢言的風格),更不等同無法向受訪者詢問具挑戰性的問題。

2021/09/08 | 精選轉載

娘娘訪護家盟爭議:「打破同溫層」是開放社會的真實理想,還是輿論環境的神話烏托邦?

從企劃、執行到包裝,娘娘的問題或許正提醒我們做節目的人,這項工作所建立的經驗和價值觀仍然是有意義的。認真想把節目做好的媒體,更沒有理由把專業拱手讓人,而要更嚴肅面對自己與觀眾的關係,不論是在倫理上或市場上都是。

2019/10/24 | 《思想坦克》

反墮胎公投背後掩蓋的,是寂寞、貧窮、少女與不平等

反墮胎公投以懲罰懷孕青少年作為政治套利的祭品,但只要你看過《寄生上流》,讀過《廢墟少年》或《診間裡的女人》,就知道為什麼甩巴掌無法阻止青少年懷孕。

2019/10/04 | 《思想坦克》

在強推公投「尊重心跳」之前,請先尊重母親的人權

這個以「尊重心跳」為名的公投提案,忘記的是女性的人權——選擇要不要成為一名母親的權利,因為人權問題本就不應被拿來公投,與其使用訴諸罪惡感的「尊重心跳」,更應該坐下來設計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改善臺灣的育兒環境,才能讓媽媽們真正敢生。

2018/11/25 | 精選轉載

對孩子說出「我是為你著想而反同的」,這是人生中最恐怖的咒語

如果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說出:「我愛你但不挺你」,不知會作何感想?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那些在成長歲月當中曾經受到的傷害,沒有一個比父母否定了自己來得更痛楚。

2018/11/15 | 精選書摘

《欲望性公民》:台灣保守基督教如何轉向公共領域,開始反同婚運動?

如今的保守基督教運動者選擇輕輕帶過他們的基督徒身分,並引介全球性的基督右派倡議中,用以對抗同志權益的世俗修辭策略,即提倡保護家庭制度與優先照顧孩童的正面價值,而非從負面途徑去反對同志權益,因為這麼做可能被指為歧視。

2018/11/1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反同辯論會講成這樣,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那套

護家盟反對同性婚姻,也反對讓國中小學童認識同志,因為護家盟認為生命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夫一妻的婚姻。護家盟的執著,讓他們沒辦法給出好說法辯護自己,也難以理解別人。

2018/09/01 | 法操FOLLAW

反同婚和反同教育三公投提案,有什麼法律問題?

看到護家盟等團體之前提出的三個與同性婚姻及同志教育相關的公投提案,一定會有人問:大法官不是說民法沒有保障同志結婚的權利違憲,應該要修法嗎?那為什麼還可以公投呢?

2018/02/23 | TNL 編輯

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違者最重判刑3年

衛福部昨(22)表示,任何宣稱可以扭轉性傾向的治療都是不被科學或是醫學所認可的治療方式,未來提供「性傾向扭轉治療」,最重會面臨三年以下刑期。

2018/02/23 | TNL 編輯

衛福部確定禁止「性傾向扭轉治療」,違者最重判刑3年

衛福部昨(22)表示,任何宣稱可以扭轉性傾向的治療都是不被科學或是醫學所認可的治療方式,未來提供「性傾向扭轉治療」,最重會面臨三年以下刑期。

2018/01/24 | 潘柏翰

「污毒之血」:男同志捐血禁令背後的效益主義思維

面對無法達成政策目的,又持續造成男同志社群污名多年的捐血禁令,政府若無法端出合理的說法來支持維持現狀的必要性,不如及早思考該如何在反同團體的壓力下,逐步鬆綁或是取消此禁令吧。

2017/11/11 | 破土

極左翼還是新保守主義?苦勞網的悖論政治

無論苦勞網如何主張他們的報導是並呈雙方說法,他們過去以基進姿態宣稱新聞本身必定有政治價值並無中立的事實卻吐露了真情──他們從一開始對於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平台」就有強烈的選擇性,迴避刊登左翼立場的台獨觀點,並略過與其世界觀不合的議題。而在統左觀點的同道成為眾矢之的時,苦勞網也同樣保持沉默。

2017/10/28 | Abby Huang

同志遊行11萬人創史上新高,但同婚修法「黃金期」已過?

蔡英文表示,在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後,婚姻平權方向已確立。不過從5月24日釋憲之後,婚姻平權相關法案並未被排進這次的立法院會期。

2017/08/07 | 范綱皓 Kanghao

女人因「小事」向你表達不滿時,可能是她一生中痛苦的來源

關注不起眼的「小事」,並不是因為女性主義者特別鑽牛角尖,而是當你想要擊倒一頭巨獸時,能直攻心臟當然是優先選擇;如果不行,為什麼不先斷了牠的腳筋、砍了他的手臂?人類歷史上的諸多改革與進步,不也都是從改革「小事」開始做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