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閱讀是一個人依靠腦中的原有知識,主動獲取資訊,從文章中建構意義的過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1 | 精選書摘

樊登.帆書《還煩惱嗎?》:為自己而讀,為樂趣而讀,而不要為了滿足別人的評價而讀

來自6000萬讀者的靈魂拷問,帆書(原樊登讀書)APP創始人樊登寫給現代人的生活解方!這些現代人的真實困惑,來自6000萬讀者、社會各界人群精選的100+靈魂拷問,無論是職場小白、中年危機、社交障礙、隔代教養、創業受挫、心理焦慮……樊登以局外人的智慧,注重方法、思辨力和邏輯,幫你突破思考,給出不煩惱的生活良方。

2023/02/14 | 精選書摘

《從讀書到考試,你可以更好!》:請問學霸——讀書時可以一邊聽音樂嗎?補習真的會讓我考得比較好嗎?

累積點閱超過800萬次、近萬則回饋的高效讀書法完整版。北一女讀書法 未秧Winter ╳ 會考/學測雙榜首、台大醫科 湛樺,毫無保留提供學霸私房密技。第一本!手把手解析108課綱5科目攻略+學習重點,有如強大的家教在你家,解決學習痛點,幫助孩子開竅。

2023/01/27 | 精選書摘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我建議最好能在出社會的人生早期階段,躋身每年讀完三百本書的群體

作者透過閱讀,練就了在面臨職場、人際以及未來規畫等難題時,逐一拆解並克服的能力。本書不僅是獻給職場人士的自我投資指南,更提供你在人生卡關時,活得更好、更強大的行動方針。

2022/10/30 | 方格子vocus

極簡生活感到空虛?「經典閱讀」就是你必須重新培養的重要能力

看似理想的新生活方式,但是邁向極簡生活的過程中,會無可避免的感到空虛。因為隨著物質享受的減少,而以往不太活躍的心靈生活實在乏善可陳,此時不買點什麼、不吃點什麼、不出去旅遊、不參加一些活動,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TNL+ 2022/10/25 | 殷琦

讀書這麼多年,我們真的懂得讀書嗎?(下):何謂「第二大腦」、「卡片盒記憶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建立第二大腦,當然要有好的工具與個人系統。多得現時科技進步,我們幾乎不用分毫成本就能開始建立這個第二大腦。

2022/07/19 | Lo's Psychology

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

在大學迷惘的人比比皆是,因為在大學後,似乎每個人都要開始在他們人生中首次為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大概的方向。

2022/06/17 | 精選書摘

《不會背叛你的K書竅門》:征服討厭科目,要用「進度-複習-複習」的短打讀書法

運用短打讀書法時,我建議大家把念不擅長科目的時間分成3等分,第一段進行進度, 剩下的第二、三段則用來複習,只有克服反覆複習的艱難過程,才能逐漸感受到知識的積累, 進而逐漸對那個科目產生興趣。

2022/04/19 | 方格子vocus

老師剖析學生心理:為什麼孩子在大考前幾天總會突然一直在混時間?

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肯定都把最好的部份給了孩子,全天下的父母,也肯定每天為了孩子的發展與學習傷透腦筋,全天下的父母,更肯定都會因為孩子的成就,而滿心歡喜,或因孩子的挫折失敗,而感到自責不已。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只是單純希望能夠幫助全天下的父母,能有效地讓自己與孩子越來越好。

2021/12/26 | 精選書摘

《這樣想事情,你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三個方法保持「高意識」、別和自我評價低的人深交

興趣能否當飯吃,取決於你喜歡的程度。不論做什麼,剛開始都得從基礎做起,而且重複,當然乏味。那些能把興趣當工作的人,都是知道如何「跨越乏味」的人。

2021/11/03 | 精選書摘

《進擊的公民》苗博雅推薦序:獲取知識,所為何事?

民粹崛起、政策口水滿天飛,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想法?本書從台灣的真實事件中挖掘線索,解碼政策口號之間的雜訊,引領讀者思考法律的作用,進而手持判斷標準,在紛雜的議題迷霧中,劃開自己的決定。

2021/07/03 | 精選書摘

《一人份的熱鬧》:最後一次期末考結束時,我才明白大學的意義

我有時候對大學教育體系的情感很矛盾:這門課我很喜歡,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我真的不明白,把那些知識點一字一句地背誦下來然後填寫到考卷上的意義是什麼?

2021/06/28 | NEX 媒體實驗室

出國留學英文卡到撞牆,該如何突破?不要怕講錯,就怕你不敢講

對於留學生而言,除了要應付研究所的大量閱讀,還必須訓練自己在課堂中發言的能力與膽識。在課堂上欲言又止的窘境,以及高難度的英文讀寫困境裡,如何找到屬於更適合的學習方法?

2021/03/15 | 簡志峰(峰哥)

期待孩子好好念書為何這麼難(上):缺乏學習動機,我幼時的需求理論似乎「長歪了」

長歪了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幸好之後到美國餐廳工作,每日超過13小時的長時間工作,一成不變的生活讓我思考:「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嗎?」才開始痛定思痛,決心好好唸書進研究所。

2021/03/02 | 方格子vocus

書買了就一定要看嗎?知識焦慮時代的新閱讀提案

別為了讀不完一本書而感到慚愧,請知道自己看書的目的:求看懂、看完、記住,還是化為己用呢?

2021/02/25 | TNL 編輯

中央書局重生:詹宏志「週三讀書會」一天完售,登募資平台開放愛書同好線上參與

台灣資深媒體文化人詹宏志,在重新開幕營業的台中中央書局舉辦首次系列帶狀活動,今年3月起詹宏志規劃「週三讀書會」講座和「作家晚餐」,而募資活動在2月24日上午11時於「嘖嘖」平台上線。

2021/02/15 | 精選書摘

啾啾鞋《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最推薦的讀書方法是什麼?

比這些「冷知識」更值得學習的,正是背後的「熱思考」!不僅熱愛思考,更希望帶動讀者跟自己一起思考的啾啾鞋,將帶領你一起突破大腦極限,練出開外掛般的終極等級!

2020/11/23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失業率暴增、無薪假放整年,我還應該去英國求職或留學嗎?

這場疫情,催生了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無薪假,英國職場也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如果你計畫要到英國闖蕩,除了健康方面的風險管,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更該納入人生規畫考量,才是學習與疫情共存的智慧。

2020/09/12 | 精選書摘

《美感努力運動》:不喜歡讀書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在看不見自己時最舒服

看書的人愈來愈少了,因為溝通媒介變成手機的關係,資訊可以輕易地被搜尋。因此長時間閱讀所得到的訊息都讓人感覺浪費時間。不過知識一定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吸收、累積、驗證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