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變裝皇后

變裝皇后是一個外來詞,來自英文中的「Drag Queen」這個表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11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菲律賓變裝皇后扮耶穌恐遭判刑12年,專家憂藝術表演遭壓制影響言論自由

菲律賓一名變裝皇后維加因扮演耶穌基督而被警方逮捕,最高可能被判12年期刑。維加曾表示表演是自己的的權利,自己被逮捕也顯示菲律賓的「恐同程度」;教會反對派則認為,維加的表演缺乏對信仰的尊重。此外,人權組織也稱,維加的表演受國際人權法的保護。

2023/07/10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在瑞士,人們對LGBTQI越來越開放,但威脅和仇恨性犯罪行為也越來越多

為什麼在一個對LGBTQI人群持越來越開放態度的社會,同時仇視行為卻在上升?對此粉十字組織的赫格利表示,仇視LGBTQI的人在社會上還是佔少數。「近年來社會上越來越大的接受程度也招致了一種反對情緒,而且目前這種情緒還非常高昂。現在,在電視上和政治討論中,對同性戀的可接受性和人權的質疑,又開始被公眾所接納。而最終結果就是導致了更多的仇視行為。」

2023/06/03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中國神舟16號載人升空、美國變裝皇后上街爭取跨性別權益

中國近年在太空產業的進展不斷,除了自力打造「天宮」太空站,還透過2019年的中國嫦娥四號任務,讓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將太空船放置在月球背面的國家,2021年中國也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至火星。中國在發展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處處受阻的局勢下,正試圖藉由太空計畫增加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並展開「魅力攻勢」。

2023/05/29 | 張博丞

美國蒙大拿州禁止在學校、圖書館舉行「變裝閱讀活動」,性別團體指控政府侵犯言論自由

蒙大拿州規範,無論變裝閱讀活動是否帶有「性意味」,在公共場所一律禁止進行,理由是兒童可能會出現在公共場所。吉安福特認為:「讓孩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接觸色情內容是非常不合適的。」然而,反對該法案的變裝皇后表示,他們都會為兒童進行客製化的變裝表演,其內容與為成人準備的變裝表演不同。

2023/02/11 | G點電視

香港18區巡迴展出四組酷兒故事,約二百間食店卻不足一成願借場地

作為「生意人」,為何要「蝕本」辦相展,更捨易取難辦18區巡迴展?Kurt坦言,她一直知道香港的性/別小眾組織資源有限,而Next Chapter的主要收入來源正正來自社群:「如果連我哋都唔做一啲嘢,咁就更少人做。」

2022/12/21 | 方格子vocus

想制衡「物化」,就不要讓女性有機會透過性物化自己得到好處

當女性主義者談論到物化時,通常不是在單純的觀察,陳述「某件事發生了」,而是在說:「物化是不好的影響,物化影響了女性處境。」於是,喜歡這些場景的人會跳出來抗議,說「女性也要自願才會出現在這些場合,女性是可以自願被物化的」,來證明「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嚴重」。因此這些物化是中性的,而且不論性別都會發生。所以特別挑出女性被物化的情境,其實是對其他性別不夠公平。 真的嗎?我們就來個別談談,這些主張有沒有道理。

2022/01/21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穆斯林母親支持「變裝皇后」兒子畫面惹議,三星撤廣告引新加坡網友批評

對Vyla來說,身為變裝皇后的他除了需要承受大眾異樣的眼光,穆斯林的身分更是在他的背上增加重量。但Vyla的母親對他無私的愛和包容讓他能夠在舞台上持續綻放。然而在新加坡,一部分保守穆斯林民眾對這樣的故事不買單,批評使用這則故事的廠商三星有意宣揚LGBTQ文化。

2021/02/12 | 吳勁憲

從《男兒王》的變裝皇后文化,看新加坡電影產業的沒落與復興

新加坡電影產業從1979年至1994年共經歷了15年的空窗期,直至邱金海1995年執導的1電影《Mee Pok Man》在各個國際影展參展後才開始復興。

2020/03/26 | 彩虹平權大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弱勢的同志社群如何善用科技自力救濟?

每年6月的同志驕傲月原來是歐美同志社群上街展現自信和分享愛的時刻,但今年夏天彩虹旗在世界各地飄揚的景象,恐將不如以往的精彩。此外,疫情持續升溫造成娛樂活動和表演紛紛取消,靠著演出費及小費維生的變裝皇后,也面臨沒有表演就沒有收入的狀態。

2019/05/08 | 李秉芳

【圖輯】「Camp風」究竟是什麼?時尚界奧斯卡Met Gala登場

敢曝曾被用來與「同性戀、變裝皇后」等連結,策展人坦言,他想透過這個主題,重新呈現敢曝的精神,「我的責任是挑戰大家對某些特定課題的偏見」。

2019/05/07 | 李秉芳

【圖輯】時尚界奧斯卡Met Gala登場,「Camp敢曝風」到底是什麼?

敢曝曾被用來與「同性戀、變裝皇后」等連結,策展人坦言,他想透過這個主題,重新呈現敢曝的精神,「我的責任是挑戰大家對某些特定課題的偏見」。

2019/01/06 | 陳俞廷

【變裝紀錄片】變裝皇后的《迷霧叢林》:穿上新衣服,做最稱心合意的自己

「變裝能讓任何人成為他們所期待的身份與樣貌」,那樣深層的出自人類深層的想望,卻與恐懼緊緊纏繞在一起⋯變裝皇后Luana Muniz在紀錄劇情片《迷霧叢林》聊的不只是變裝,還有人性真實的抑鬱與自在。

2019/01/05 | 丁肇九

【變裝皇后】穿上Drag Queen華服,教會我成為更好的男人

許多人都會在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扮裝,但對這些變裝皇后(Drag queen)來說,人生總是充滿華麗浮誇的衣服和狂妄的妝容,她們是如何成為表演者?怎麼經營自己的角色個性?又用什麼樣的心境面對外界的觀感呢?

2019/01/05 | 丁肇九

【流行文化中的扮裝】從大衛鮑伊到丹麥女孩,扮裝者打進主流了嗎?

從電影到音樂,主流的影視文化從不缺少次文化,但從1959年瑪麗蓮夢露的《熱情如火》到今日的《丹麥女孩》,加上由大衛鮑伊帶起的一系列「去性別化」音樂革命,扮裝者在流行文化裡,好像仍在摸索自己的存在空間。

2018/04/07 | Hornet

扮裝與ballroom文化:形塑一個讓LGBTQ族群「安全做自己」的空間

Ballroom文化仍跟扮裝文化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在比賽的場域中,比起輸贏,主辦者更在乎的是形塑出一個能讓LGBTQ族群們安全做自己的空間。

2018/03/09 | flyingV

【酷兒亞洲】林志杰 X 苗博雅:將台灣酷兒文化送出去,把國際的故事帶回來

《酷兒》系列不只拍同志或酷兒的日常,其實它談眾人的生命,當這視野擴大至國際,會再進一步呈現當地文化,以及它們的發展背景,最後促成對話,紀錄片在過程中或許是種娛樂,或成輸送養份的管道,是面反射自我的鏡。

2016/03/26 | 掌櫃誌

「嘿寶貝,何不來狂野的這邊走走吧」-4支關於變裝皇后的MV精選

「荷莉(Holly)來自邁阿密海邊,他拉高了眉頭、剃光了腿、塗了鮮豔紅唇,便搭上順風車穿越美洲。他就是她。她說,嘿寶貝,來狂野的這邊走走吧。她說,嘿甜心,來狂野的這邊走走吧。」這是〈Walk on the Wild Side〉開頭第一段。

2016/03/26 | 掌櫃誌

「嘿寶貝,何不來狂野的這邊走走吧」-4支關於變裝皇后的MV精選

「荷莉(Holly)來自邁阿密海邊,他拉高了眉頭、剃光了腿、塗了鮮豔紅唇,便搭上順風車穿越美洲。他就是她。她說,嘿寶貝,來狂野的這邊走走吧。她說,嘿甜心,來狂野的這邊走走吧。」這是〈Walk on the Wild Side〉開頭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