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豐田

豐田汽車公司(日語: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トヨタじどうしゃ Toyota Jidōsha */?,英語:Toyota Motor Corporation),簡稱豐田(トヨタ,TOYOTA),是總部位於日本愛知縣豐田市的跨國汽車公司,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也是全球首個汽車年銷售量超過一千萬的車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01 | 莊貿捷

台達電打入豐田電動車供應鏈,再宣布AI伺服器訂單滿手,明年營收將更火熱

台達電宣布,台達及子公司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1005.51億元,稅後淨利為新台幣81.49億元,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3.14元,伺服器業務火熱,未來將會更好。

2023/07/05 | 莊貿捷

豐田革新電動車生產模式,固態電池新技術成本與尺寸減半,目標2030年銷量350萬輛

豐田汽車正努力追趕特斯拉、比亞迪,豐田總裁加藤武郎指出,近日宣布的新技術一體化壓鑄,是利用鋁鑄造設備製造一體成型的巨大車體零件,將大幅減少零件數量及生產工序。

2023/06/20 | 莊貿捷

美議員組團向福特、通用施壓,車廠面臨「中國電池 vs 廣大市場」的艱困抉擇

除了福特以外,包含通用等車商也陸續傳出,打算和中國電池業者合作,以面對激烈的電車削價戰。目前美國4名眾議員將會面福特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及通用汽車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要求他們在供應鏈上減少依賴中國。

2023/04/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蔚小理」內捲式競爭+外國傳統車企叩關,中國電動車大夢「夢醒時分」?

越過了分水嶺進入了淘汰賽的環節後,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們可能將面臨第一波的挑戰,在未來的3到5年內,能不能存活、如何存活,都是未知數。無怪乎有市場人士形容接下來的中國市場將如同「絞肉機」,對於這些「曾經的造車新勢力們」進行篩選。

2023/03/29 | 莊貿捷

美日簽署「車用電池礦物貿易協議」圍堵中國,反讓歐洲車廠陷入集體焦慮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為了遏止北京影響力擴大,降低美國在供應鏈上對中國的依賴,攜手日本於昨(28)日宣布加強重要礦物的供應鏈簽署協定,然而這個協議為什麼讓歐洲車企感到焦慮?

2023/03/15 | 莊貿捷

和泰汽車受「防疫保單之亂」拖累,子公司和泰產險吃掉其他業務盈餘,全年虧損192億元

和泰車代理豐田(Toyata)、凌志(LEXUS)等知名汽車入台,在台灣市占率突破30%,歷年來獲利良好,但是受到去(2022)年防疫保單之亂影響,吃掉所有主業、子公司獲利,全年虧損達近200億元。

TNL+ 2023/02/28 | TNL國際編譯

全國1萬間新創公司僅6家成為「獨角獸」,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為何新創產業發展緩慢?

美國矽谷這類高風險、高回報投資法,卻恰巧與日本較為古板的漸進主義投資模式大相逕庭,日本可以創造品質最好的汽車,反觀在扶植新創產業上卻是舉步維艱,即日本大企業穩紮穩打、小心為上的成功模式,卻也間接成為新創公司難產的主因之一。

2023/02/08 | 綠學院

特斯拉是死是活並不重要,重要是電動車產業已出現三大市場訊號

特斯拉無疑是開啟一連串電動車狂潮的領先者,早已有了歷史定位,但如今我們該關心的不是它是死是活,而是做為後進者,何疊加在它的成功上繼續往前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電動車將稱王的趨勢,也透過三大市場訊號浮現......

2023/02/07 | 莊貿捷

日本擴大補助晶片生產,索尼偕同7大企業共同投資Rapidus,打造未來10年「台美日大戰略」

許多人以為日本擴大補助本土晶片業者,又強攻半導體2奈米,是台積電(TSMC)在未來強勁的敵人,卻不知道電子巨擘索尼(Sony)受美日政府支持,並協同7大企業投資Rapidus,再和台積電合資成立製造子公司,這是台日美往後10年的大戰略。

2023/01/19 | 莊貿捷

印度塔塔汽車推30萬台幣平價電動車搶市,《日經亞洲》預測2023為「亞洲電動車元年」

對於許多東南亞等地的民眾而言「便宜實惠」才是電動車最重要的考量,而近日印度塔塔汽車(Tata Motors)推出30多萬的電動車引發關注,外媒認為將一舉推動2023年成為電動車普及元年。

2023/01/16 | 莊貿捷

豐田汽車拋出構想建立「新電動車平台」,未來是否與鴻海「強強聯手」引發市場熱議

豐田汽車過去一直是全球重要的汽車大廠,但隨著電動車熱潮興起後,市場多指出其電動車腳步緩慢,而近日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卻拋出「新的電動汽車平台」的想法,讓外界感到訝異。

2022/09/19 | 莊貿捷

福斯集團旗下保時捷即將公開上市:歐洲史上規模最大IPO,估值達新台幣2.21兆元

全球知名德國福斯製造汽車集團(Volkswagen)旗下金雞母保時捷(Porsche)即將IPO,市場對其估值最高達到715億美元,將成為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IPO,預計將掀起歐洲車業版圖動盪。

2022/08/29 | 莊貿捷

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爆發元年」,布局10年專利超越美韓德、直逼日本

北京當局定調,氫能是國家能源重要組成成分,也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未來除了在其國內完善供應鏈外,也要和「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氫能貿易,外界稱今(2022)年為氫能產業是爆發元年。

2022/07/25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企業濃重的「垂直整合」色彩,讓電動汽車產業遠遠落後歐美

目前,以內燃發動機為基礎的燃油汽車銷售在世界市場仍然保持良好趨勢,日本國內汽車廠商仍能保持盈利。但今後,隨著歐美和中國等進一步推進脫碳政策和保護主義,日本廠商有可能迅速喪失競爭力。

2022/05/31 | 莊貿捷

豐田在台上市第一款純電休旅車bZ4X,3小時收穫1500張訂單,宣告台灣進入平價電動車時代

日本豐田社長豐田章男指出,豐田將在2030年前,投入約350億美元(新台幣1.05兆元)在純電車的開發上,屆時將有30款純電車型登場,而集團目標TOYOTA及Lexus在全球純電車銷售量,要達350萬輛。

2022/01/05 | 莊貿捷

通用汽車受晶片荒嚴重打擊,豐田一舉超越成為美國銷量最大汽車製造商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 )2021年美國銷售量超越通用汽車(General),由於晶片荒打擊,通用讓出數十年美國全年汽車銷量榜首位置。

2021/11/16 | TNL Brand Studio

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下):豐田五味屋,顧瑜君老師與孩子們共譜的鄉村樂章

在五味屋巡禮的最後,我們問顧瑜君老師她對「理想教育」的想像。她回答,教育應立基於充分地接納與理解,將孩子身上的標籤撕下,溫柔緩慢的陪伴、支持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

2021/09/08 | 莊貿捷

豐田10年90億美元打造電池工廠,目標年賣200萬輛電動車,台廠供應鏈備戰搶商機

無論是全電動車(FCV)還是混動力車(HV)都已經成為各大車廠主力發展的共識,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於9月7日表示,未來十年將斥資新台幣2583億元,建造電動汽車電池工廠,且除了持續發展油電混合外,亦定下每年賣出200萬輛全電動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