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TNL+ 2022/08/26 | TNL國際編譯

氣候變遷融冰讓開發更方便,貝佐斯、比爾蓋茲覬覦格陵蘭豐富的電動車礦產資源

受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地處北極圈內的格陵蘭,也面臨著冰山及積雪持續融化的問題。在境內愈來愈大片的土地顏色由白轉綠、轉黃的情況下,世界富豪們卻視這個空前的暖化危機為大好的投資先機。

2022/07/19 | 精選書摘

《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貝佐斯厚顏無恥講出的「人即勞務」,確實捕捉到「微工作者」的空洞性

一天之內為二十幾家公司工作,一週囊括數百件不同任務,從語音翻譯到暫時管理計程車服務,工作者不再擔任單一明確的角色,而是內容包山包海到無法構成專職工作的地步。

2022/07/15 | TNL國際編譯

美國藝術團體以「反資本主義」之名,限量販售「吃掉有錢人」冰棒要價10美元

MSCHF世界富豪冰棒一支以10塊美金(近300元新臺幣)的價格販售,明顯高於一般市售的冰棒及冰淇淋價格許多,也遭批打著反資本主義之名,行資本商業謀利為實,讓「吃掉有錢人」冰棒在消費者面前顯得諷刺。

2022/04/18 | 精選書摘

《亞馬遜會議》:腦力激盪不求盡善盡美,而是秉持「不完美沒關係,但要快」的精神

假設會議要在一小時內結束,預計三十分鐘提出創意,三十分鐘歸納做結,若請與會者在五分鐘內或三十分鐘內盡可能寫下任何想法,五分鐘的限制比較能激發創意。

2022/03/18 | 王祖鵬

亞馬遜成功收購好萊塢知名片廠米高梅,《007》、《洛基》等熱門吸金系列IP順利入手

亞馬遜在成功收購米高梅之後,應不會將米高梅的員工裁員,預計米高梅約800名員工都將轉移至亞馬遜,其中包括米高梅電影集團董事長Michael De Luca以及主席Pamela Abdy。

2022/03/10 | 精選書摘

《一鍵購買》:在亞馬遜倉庫攝影機拍不到的角落,寫著塗鴉文字「歡迎來到地獄」

由於美國的亞馬遜倉庫沒有工會,不滿情緒開始蔓延。在貨運拖掛車內部倉庫攝影機拍攝不到的角落,塗鴉文字寫著「歡迎來到地獄」、「貝佐斯去死」,某些倉庫的員工甚至組織抗議活動,這意謂全球大流行疾病可能點燃工作場合社會運動的新紀元。

2022/02/03 | TNL 編輯

貝佐斯的超級遊艇太大了,荷蘭人可能要拆解一座古橋讓它出海

在考慮暫時拆除這座橋時,鹿特丹市政府考慮了該地區的經濟利益,「從經濟角度和維持就業的角度來看,市政府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鹿特丹被認為是歐洲的海洋之都,地方的造船和活動是該市的重要支柱。

2021/10/15 | TNL 編輯

馬斯克超車成世界首富、送貝佐斯「銀牌」,威廉王子:我們應試著修復地球、而非去找下一個能住的地方

馬斯克近期超越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後,他在推特公開贈送一面「銀牌」emoji給貝佐斯。面對兩人越演越烈的太空競賽,威廉王子在受訪時無奈表示:「我們需要一些世界上最偉大的腦袋和心志來試圖修復這個星球,而不是嘗試找到下一個能去、或者住下來的地方。」

2021/08/16 | 精選書摘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獨特的抬槓者流程,可大幅提高公司找對人才的機率

當你思考為重要職務挑選人才可能引發有利和不利的影響時,你就會為此投入寶貴的時間。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公司的招募流程並不嚴謹,也沒有經過仔細的分析,這樣做的風險很高。

2021/08/15 | 創新拿鐵

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體態也維持得很好,中年富豪們如何鍛鍊出能上太空的體能?

身為億萬富翁,並不是每個人的養生都一樣。貝佐斯重視早餐,比爾蓋茲很少吃早餐;布蘭森重視運動,馬斯克則不是很熱衷運動。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維持體態,不讓自己過重。

2021/07/21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從網路書店到電商帝國,現在他飛向宇宙:貝佐斯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也許大家都是透過電商帝國亞馬遜創辦人的身份聽過貝佐斯,但是貝佐斯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讓我們以他登上太空(卡門線)的歷史性一刻為契機,往前探索他一路一來的人生吧。

2021/07/07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五角大廈取消微軟JEDI雲端服務百億合約,亞馬遜可望敗部復活?

美國國防部取而代之新的新雲端計畫稱為「JWCC」,將會發包給多家雲端廠商所建置,但也指名目前只有微軟、亞馬遜這兩間廠商能力與技術可以滿足五角大廈的需求。

2021/06/23 | 賈小米

【串流大平台】亞馬遜規模遠超Netflix、蘋果、迪士尼,旗下Prime Video如何搶攻小螢幕?

Amazon的執行長貝佐斯是人類史上最富裕的人之一,旗下的影視串流品牌Prime Video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說到Prime Video,就必須先了解一番Amazon Prime的服務。

2021/05/24 | 創新拿鐵

比爾蓋茲和貝佐斯除了是科技富豪,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喜歡「洗碗」

做家務不但在「當下」為我們釋放壓力,也會因為居住環境變得「整齊」,讓我們能夠持續保持在低壓力的狀況,而很多創意,都是在我們發白日夢的時候出現的。

2021/04/21 | 精選書摘

《真相的商人》:貝佐斯讓《華盛頓郵報》知道,這些科技專家和「寫文章的人」一樣重要

前《紐約時報》總編輯現身說法,四大媒體產業秘辛全揭露。未來的新聞產業,將是在新聞獨立/尋找財源、節省成本/投入資源、提供資訊/娛樂大眾、追求流量/追求品質之間找尋平衡點。新聞產業不會消失,但一定會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