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

在財務會計,負債(英語:Liabilities)是指因為過去的交易或事件,使得未來必須要犠牲的經濟利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02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負債增加市鎮社會成本,瑞士考慮一筆勾銷「過度負債者」的債務

瑞士人口中6%-13%的人處於負債或過度負債的狀態。這不僅令當事人陷入困境,對各州和各市鎮來說也是一個負擔,因為後者必須承擔負債造成的大部分社會成本。聯邦政府出台法律修正案,意在允許將尚未償還的債務予以註銷。

2023/03/29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瑞銀合併瑞信後躍升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機構,對瑞士來說是不是很危險?

曾經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被本國競爭對手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收購,在全世界引起了關注,這樣的結果令瑞士喜憂參半,一方面瑞信留在了瑞士手中,而另一方面,現在所有的風險也都落在了瑞士最後一家大銀行瑞銀的肩上,這令不少瑞士人捏著一把汗。

TNL+ 2023/03/02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最高法院質疑拜登越權,4000萬人受惠的「學貸減免計畫」恐遭保守派大法官封殺

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擁有文憑的大學畢業生比起同齡僅持有高中學歷的工作者,年薪約高出2.7萬美元,但這樣的高薪卻須付出相當可觀的代價。美國大學理事會便揭露,2021年51%的公立大學畢業生,平均背負超過2.1萬美元的學貸,同年度的私校更有53%的畢業生,平均每人須擔負2.2萬美元的學貸。

2023/02/17 | 讀者投書

立委賴香伶:政府總說「勞保不會倒」,不能說的真相是「只會讓你領少少」

立法院開議在即,對於普發現金條例的規劃,行政院目前僅願意撥補勞保300億元,比台電分到的500億還少,更別說真正能治本的改革方案,至今仍未聞樓梯響。實有必要透過朝野政黨委員,共同督促陳建仁院長面對,不能再用微笑迴避。

2022/11/10 | 德國之聲

市場低迷、現金流惡化,中國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兌付壓力

中國房地產的價格和交易量今年10月份仍在繼續雙降。有評論認為,為恢復經濟增長,必須首先解決房地產的困境。

2022/06/22 | 關鍵特務

36歲身價千萬仍然沒有安全感?善用「負債」,縮短與財富自由的距離

本文以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的學員案例來分析推導,說明透過系統性的分析、目標設定及投資規劃,財富自由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能藉此達成財富自由與志業圓滿的雙重目標。

2022/05/22 | 精選書摘

瑞達利歐《變化中的世界秩序》:當債務危機引發嚴重經濟痛苦時,政府出手印鈔自然就見怪不怪了

不同於多數人的直覺想像,現有的貨幣與信貸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數量。各國中央銀行可輕易創造貨幣與信貸。當中央銀行創造大量貨幣與信貸,民眾、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就會皆大歡喜,因為他們將因此獲得較多的購買力。

2022/05/06 | 《思想坦克》

詹順貴:台鐵工會抗爭是否有理?公司化真是台鐵管理沉疴的解方嗎?

此次公司化條例草案所引發的爭議,最後究竟是交通部的規劃會獲得支持?或台鐵工會的訴求正當性較高?目前恐怕誰也說不得準,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接連上演集體不加班事件,最可能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期待雙方都能退讓一步。

2022/04/27 | 關鍵特務

技術員負債百萬、每月入不敷出,如何一年後翻身?

年輕的債務族不在少數,可能是學貸、家庭因素或龐大的生活開銷,本篇以經驗談規劃了十大步驟,建議理債前先有明確的財務藍圖,重新思考收入與支出,讓複利思維發揮效益。

2021/09/29 | 精選書摘

《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2008年這場金融災難,提醒我們保全現金的六個基本原則

當代最具影響力金融評論家傑森・茲威格提出「投資三戒」,教你看清市場陷阱、戰勝自己的貪欲、打造安全資產組合,進而實現安然致富、財務自由!

2021/09/23 | 莊貿捷

美國聯準會「不升息」、外傳北京將改組恆大並收歸國有,激勵美國ADR大漲超過三成

中國恒大集團身陷破產邊緣,外媒昨(22)日傳出北京當局終於打算出手,欲使恒大集團分為三個實體,以國有企業為基礎進行重組,此舉將進一步擴大「國進民退」政策,恒大於美國ADR昨(23)日收紅,盤中漲幅一度衝到46.4%,終場收在10美元,上漲2.5美元(約33.33%)。

2021/09/22 | 莊貿捷

恆大債務違約風暴:全球股市大震盪,可能影響中國GDP年增率1到4個百分點

十多年來中國的房地產業拉動GPD的成長,而中國最大的地產商——中國恆大集團面臨破產邊緣,昨(2)日傳出恆大未能向至少兩家銀行債權人支付利息,面臨巨大違約風險,聞訊後全球股市大震盪,同時也宣告中國房市走入另一個階段。

2020/08/15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大爆炸的背後:黎巴嫩民眾為何如此絕望?

儘管內戰終於在1990年劃下句點,但派系鬥爭並沒有獲得解決,還衍生出兩個問題,一是各派系形成各自的利益體系,貪腐嚴重,二是政府在各方內鬥之下,施政效率非常低落。結果就是基本建設殘破不堪、大眾交通缺乏、水電供應不穩定,拖垮經濟和民生發展的速度。

2019/11/25 | 精選書摘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消費也是投資——借貸消費文化的形成

把「消費」和「投資」、「消費」和「生產」對立起來是不恰當的。消費也是投資,關鍵在於是否把人力資本看作資產。在今日經濟環境下,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資產,因此根據需要借錢花也是投資。

2019/10/30 | 《思想坦克》

柯文哲總掛在嘴上的「還債」,是他連任的原因嗎?

覺得台北市負債嚴重的人,42%投給柯文哲,43%投給丁守中;覺得台北市負債不嚴重的人,52%投給柯文哲,36%投給丁守中。換言之,當一個台北市民覺得台北市負債嚴重時,並沒有更傾向投給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