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財團

財團乃多數財產的集合,可以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30 | 李芯

學者評私校退場條例:「制度就是告訴你,趕快結束學校吧」

先前被列入專輔學校的高苑科技大學,因為獲得台鋼集團挹注2.8億元,得以解決財務缺口,免除專輔繼續辦學,但多名與會學者都認為是特例。

2023/06/17 | 《思想坦克》

談新光金變天:台灣金控財團世襲制,所謂「改朝換代」不過是另個家族接替

這次新光金的變天,不妨讓投資大眾重新思考金控家族「世襲制」的繼承機制真的有必要?還是讓真正有能力撐起整個集團、有賢能的人才來管理金控業、落實公司治理,才是企業真正的永續經營之道。

TNL+ 2022/07/24 | TNL國際編譯

全球最低稅負談判卡關:歐盟各國難達共識,匈牙利不買單逼得美國出手施壓

由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主導的「全球雙⽀柱稅制」於2021年提出,其中包含全球利潤分配稅制(⽀柱⼀)及全球最低稅負制(⽀柱⼆),旨在針對⼤型跨國企業施⾏反避稅的提案;此原訂2023年上路的計畫,在近期⾯對各國的反對聲浪⽽需延後推動。

2022/01/28 | 讀者投書

【展覽】《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以劇場手法為經,劃出馬崗的豐富此刻與可能的枯燥未來

《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以劇場手法為經,劃出馬崗的豐富此刻與可能的枯燥未來,再以藝術與社會的曖昧關係為緯,指出官─商─民的長期糾結,並大方呈現策展團隊自身的觀察和困惑,兼顧了許多面向。

2021/06/17 | 讀者投書

新自由主義下的氣候變遷:從民主範疇脫身,進入資訊隱晦的金融市場

氣候緊急狀態,一個當初百分之一百可避免的情況,因為新自由主義菁英欲扭曲經濟分配,讓碳排放從民主範疇脫身,進入資訊隱晦的金融市場範疇,讓人民失去知與發揮影響力的權利,原本應由公權力強制淘汰的致命污染物,則搖身成為又一項能為頂層創造更多財富的商品。

2021/06/11 | TNL特稿

【書評】《民主的價碼》:政治獻金制度專為富人設計,坐實所謂的「左手捐給右手」

其他國家的企業政治獻金規模也許沒有美國龐大,但類似的是有錢階級的利益同樣主導了公共政策的方向。沒錢沒人理,窮人階級的聲音和利益如果受到重視,也是因為符合有錢階級的利益。

2021/03/08 | 方格子vocus

跟「瀨戶內」學地方創生?我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以藝術振興地方,表面上成功地翻轉了小島的形象,成為了眾人口中成功的地方創生範例,也是我國政府仿效的對象,但是由財團主導的地方創生模式,到底有沒有隱憂呢?公益性的資本主義,在實際操作上又會出現什麼問題?

2020/12/15 | 精選轉載

國家一再把ETC等各種特許權力交給財團經營,是不是「違憲」?

10月4日,政府啟動修憲程序。除了統獨、廢除考監、放寬青年參政等重要修憲議題外,更讓我關心的是,台灣的國家和財團的關係,如何在《憲法》中得到更嚴謹的規範,兌現政府不與民爭利,還利於民的基本正義,這個「民」不應該是任何一個單一財團。

2020/11/13 | 環境資訊中心

歷任四位台東縣長沒人停下美麗灣,卻要民眾用納稅錢賠償6.29億?

環團表示,除了曾經經手美麗灣一案的歷任台東縣長需要負責,也應該揭露相關資料,解釋為何美麗灣建築物法定價格僅有1億多元,卻判賠給投資人的6.29億,讓全國納稅人買單。

2020/10/04 | 柳金財

黨國機器碾壓中國民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理論上,國家的市場轉型過程會出現能與國家權力相抗衡的資產階級,並成為民主的推動力量。但中國社會的場經濟轉型之路確實促進社會流動,但為何黨國權力仍未削弱,私營企業主階層也沒有明顯的崛起呢?

2019/12/11 | 精選轉載

【插畫】觀賞被囚禁的鯨豚表演,算是施虐者嗎?

許多成功的商業模式背後,對環境與生物非常殘忍,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很難知道,但現在不同,未來這幾年,該是消費者對廠商施壓,回頭檢討其生財之道的背後,犧牲了多少我們換不回的自然生態。

2019/06/12 | 讀者投書

「韓粉」與他們的產地,問題不只是「經濟」

拆解韓總機對弱中產和農工的唬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弱中產和農工的處境,真正為他們向政府發聲,而非對失政視而不見,才能釜底抽薪的終結韓粉溫床。

2018/12/16 | 精選轉載

失落的中小企業,就是台灣低薪問題的病根

目前中小企業外銷佔比低的可怕、又是以分包製造為主,也就連帶有60-70%的就業者很難加薪。我們強行立法加薪搞死了慣老闆、再上來的也還是另一批2.0,也可能某行業就這樣沒人敢再進來玩了。

2018/07/30 | 精選轉載

柯P透明募款好棒棒,但你還記得當時的小豬撲滿嗎?

能把搶捐款搞得像是搶張學友的票,全台灣應該只有柯文哲可以做到,但在大家讚賞這種「透明選舉」行為的時候,似乎都沒想到台灣還有好多不知名的候選人,用一樣的方式競選,但卻沒有人關心他們。

2018/07/19 | 精選書摘

對政客無所不為的韓國檢察官,遇上三星就變侏儒

三星平時就持續經營以檢察廳帶頭的高階公職人脈。尤其是當中有望往上升遷的人,三星就會利用學緣或地緣等關係進行更徹底的管控,媒體或政界也是。

2018/07/18 | 精選書摘

對政客無所不為的韓國檢察官,遇上三星就變侏儒

三星平時就持續經營以檢察廳帶頭的高階公職人脈。尤其是當中有望往上升遷的人,三星就會利用學緣或地緣等關係進行更徹底的管控,媒體或政界也是。

2018/04/07 | 林宇廷

「建商、金融、公共安全」的利益糾葛:都更立法如何打開新局?

新的法規走向仍然造成爭議,尤其「圖利建商」的質疑仍然未解,甚至因為新法規要強化金融業角色而產生「房地產金融炒作再起」的新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