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

公共財政(英語:Public finance),或政府財政,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是政府實現經濟政策目標、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的主要途徑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白髮運動」延燒:醫保改革引爆退休老人怒火,對習近平無限期連任構成極大考驗

推特網友「良知欣然自知」對《美國之音》表示,「為什麼武漢抗議聲勢這麼大?武漢第一個遭遇封城,滿城血淚;一夜解封,幾乎所有人都感染了,很多老人都去世了。他們大多認為苛扣醫療資金是要將老年人逼死,減輕政府負擔。」這名網友還引用習近平的話反諷稱:「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2022/08/16 | 莊貿捷

經濟數據難看,又遇四川缺電打亂供應鏈,中國央行緊急「降息」向金融市場輸血

中國各項數據難看,房地產、製造業疲弱不振又遇四川停電。專家強調,中國央行正試圖盡其所能,提振企業、消費者信心,為國內需求提供強大支撐。

2022/05/25 | TNL國際編譯

《紐約時報》調查:海地遭法國銀行掏空一世紀,如今淪為「財政巴士底獄」誰該負責?

法國在海地獨立後,透過派遣軍艦至海地領海,以及採取暴力脅迫的方式,確保海地能支付贖金。據估算,海地在獨立後約70多年當中,總計約支付了1.12億法郎給法國,若按現今標準估算,價值約為5.6億美元。

2022/03/05 | 魯汶的袋熊先生

如果烏克蘭加入歐盟(下):為什麼好好的俄烏戰爭,要講到歐盟的財政史?

這是一個直擊歐盟核心的問題。歐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各個國家之間究竟是「理念夥伴」還是「經濟夥伴」?有多少成員國已經做好了面對烏克蘭加盟之後,歐盟財政結構可能大轉彎的準備?

2022/03/02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經濟制裁俄羅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歐盟該如何「利用」這個好危機?

這次的危機,充份的向歐洲人展示了歐洲由於依賴俄羅斯而產生的尷尬,歐盟也有可能繼此推出一套財政規劃,幫助歐洲企業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的需求,而鑒於制裁帶來的種種「麻煩」,俄烏戰爭甚至可能成為歐盟收繳各國財政大權的最後一步......

2022/01/20 | TNL國際編譯

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擺脫史上最大破產危機,但「債務重整計畫」能走多遠?各界看法不一

波多黎各政府最終在2015年6月宣布債務無法償還,2017年5月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破產,所積欠債務超過730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市政破產案,且此後僅能由美國聯邦法院管理債務償還事宜。

2020/12/26 | MacroMicro / 財經M平方

美國會通過9000億美元振興案,將如何影響經濟走勢與行情?

美國財政政策終於通過,卻在此時英國出現Covid-19病毒的變種病毒株,總體經濟趨勢轉變了嗎?

2020/10/05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公共造產如何促進地方創生?無為而治就能自動調和成美味的雞尾酒嗎?

以充實地方財源和經濟發展為目的的「公共造產」歷經幾波中央預算刪減,主動權逐漸轉至地方,而正逢「地方創生」政策的到來,兩者意外地產生政策綜效的期待,而在這就政策和新政策之間,兩者又有什麼合作空間呢?

2020/08/04 | 林超英

疫症後遺症:盡快檢視機管局財政,確保將來不用打救

政府必須盡快仔細檢視機管局財政狀況,計算它償還這筆350億元債務及其他原有債務的能力,及早籌謀,否則有朝一日,忽然發現需要像救海洋公園和國泰航空一樣撥出大筆香港人的血汗錢去救機管局。

2019/06/04 | 讀者投書

台灣財政是如何一步步變成「漸凍人」的?

財政官員舉著為國家利益的課稅大旗, 聽不進人民的聲音,只想著稅收績效,最後讓錢與人才逃之夭夭,無辜人民跌落深淵 ,加深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

2019/01/15 | 《思想坦克》

婆說要節儉,公說要舉債:「紅包之亂」未說出的債務真相

在台灣的紅包之亂背後,正是因為與傳統讚美儲蓄、厭惡消費的文化基因相符,所以很容易找到社會文化的支撐,正是由於對稅收的厭惡與債務的恐懼符合常民素樸的想法,所以各種扭曲極容易獲得迴響與支持。

2019/01/11 | 彭振宣

攻擊蔡英文發錢給弱勢前,不如先想想「我們要國家幹嘛」?

對我來說,我希望跟我同一國的人不用價值觀相同,但至少保有「互相分享,互相幫助對方有機會得到自己追求的好東西」這種基本的認知。如果沒有打算分享,而是互相爭奪,那真的沒有一起當國民的必要。

2018/08/31 | Closer to Europe(徐曉強)

「有薪」工作不再是必要:無條件基本收入,台灣人敢放手一搏嗎?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政策想法和它背後的哲學意涵值得台灣人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公民辯論,可惜目前政治上只有台灣工黨將其納入政見,近期的學術研究也顯示台灣選民中只有經濟弱勢的人支持這項政策。

2018/08/07 | Project Syndicate

大撒幣做面子工程,巴基斯坦成IMF「財政白老鼠」

除了扭曲的稅收政策外,IMF還迫使巴基斯坦財政部在缺乏任何實質性改革的情況下,進行毫無計畫的開支削減,下場是公共服務的資金被削減得一點不剩。

2018/06/05 | 讀者投書

柯文哲臉書上炫耀的還債錢,是從哪裡來的?

柯文哲花的錢沒有別人少,台北市府年年虧損的情況下,為何仍能做到不舉債並持續還債?兩個原因:超收稅額、前任市長留下來的歲計賸餘。

2018/02/15 | 精選轉載

「高貴不貴」的芝加哥財政缺口,是左派買票政治的最壞榜樣

伊利諾州的財政問題,是左派買票政治的最壞榜樣。伊利諾州將來有一天,所有的稅收,都拿來付給公務員退休金都還不夠。現在的1,200億美元的缺口,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