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貧民窟

貧民窟又稱為貧民區(slum),一般指窮人居住之所,聯合國人居署將其定義為「以低標準和貧窮為基本特徵之高密度人口聚居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孟買貧民窟少女躍身知名模特,經歷堪比電影《貧民百萬富翁》

瑪莉莎(Maleesha Kharwa)希望這些成就可以成為其職業模特兒或舞者生涯的跳板,不過她打算先專注完成學業。瑪莉莎在家中告訴《路透社》攝影師,「我感覺很好,因為我在鏡頭下和現實生活中可以呈現不同面貌。」她家中的牆上貼滿海報。

2023/09/06 | 蕭如芯

印度政府以「城市美化」之名拆貧民窟,近30萬人流離失所,外界批:為了G20峰會做形象

印度當局指控貧民窟居民非法侵佔土地並違法建屋,並要求「非法侵佔者」在15天內自行承擔成本以拆除「非法建築」。人權團體對拆遷執行的時間點提出了質疑,他們聲稱,政府為了給外國政要留下深刻的印象,才進行美化工程,以便清除城市裡的貧窮者。

2023/05/07 | TNL特稿

【書評】《新來的同學2》:窮黑孩子機會的天花板是中產白人的地板

本書仍以溫馨友情、成長煩惱、幽默挖苦,舉重若輕,以兩集耐心鋪陳少年跨越黑白貧富相濡以沫的和解。讀這本書像跟喬登這樣真摯敏感的朋友玩在一塊兒,瘋起來很瘋,卻隨時不忘回頭給你暖心的一握。

2023/04/06 | 精選書摘

《家住垃圾山》:據說這些山比年紀最老的孟買拾荒者還要歷史悠久

作者索米雅・羅伊以八年時間走入迪歐納鎮區,如實記錄四個家庭在垃圾山下展開的生活與事業,並爬梳這項人工奇觀的進程,從英國殖民者建立此地的歷史,到市政當局對其公安與公害問題徒勞無功的嘗試。本書所描寫的,是迪歐納垃圾鎮區及隱身於山影下的人生,也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正發生的故事。

2023/04/05 | 無國界醫生

在菲律賓最擁擠的貧民窟,他們不願直稱患上「那種病」,擔心會嚇到鄰居

2022年,菲律賓的結核病發病率位居世界第四,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該國所實施的長期封城政策加上當地結核病服務中斷,迫使生活在擁擠地區的居民面臨雙重風險。在無國界醫生過去10個月篩檢的個案裡,就發現有超過6400人確診感染結核病,平均確診率達5%。數據印證了團隊最初的假設──在疫情大流行後,結核病個案或許會有所增加。

2023/03/03 | 精選書摘

《水的價值》:「步行去取水」就是這些女孩的責任,這件要事使她們無法上學或賺錢分擔家計

電影演員麥特・戴蒙和水資源專家暨工程師蓋瑞・懷特蓋瑞和麥特在《水的價值》中,聽他們述說故事的同時,一邊看著他們揭開洞見、試驗新構想,進出於他們服務的社區以及做出決策的權力廳堂之間。兩位作者以幽默和謙遜的筆調,描繪他們如何推動攸關世界各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幸福繁榮的全新解決途徑,以及過程中所面臨的艱鉅挑戰。

2022/05/28 | TNL 編輯

他們把他推進後車廂、在裡面放一顆催淚瓦斯:巴西精神病患疑似死於警車「毒氣室」

巴西一名黑人男子桑托斯遭警方壓制的影片在社群媒體上瘋傳,震驚了巴西社會。根據巴西公共安全論壇的數據,2020年巴西警察殺害了6416人,幾乎80%的受害者是黑人。

2021/08/04 | 精選書摘

《無人地球》:「夫妻倆,孩子兩」的常態,已經深入印度家家戶戶

屢獲殊榮的記者和國際知名的社會研究人員走遍六大洲,親自採訪各國最重要的人口專家、深入當地人群與家庭,探究為什麼人們不願意生小孩,且人口崩潰的趨勢如此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2021/05/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泰國貧民悲歌:經濟停擺使曼谷貧民窟10萬人斷炊,NGO與居民互助渡難關

泰國第3波疫情席捲曼谷孔堤區的貧民窟,許多依賴零工工作的居民,因商業停擺,或遭雇主解聘,而陷入斷炊的窘境。因此非政府組織人員紛進入當地分發物資,而官方也開始加緊篩檢與施打疫苗的工作。

2021/05/12 | 《思想坦克》

印度疫情全面失控:瘋狂國族主義與宗教宿命論釀成的人間悲劇

為什麼印度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情勢變化如此之快令人無法置信,但是在我心底那個遙遠而清晰的印度記憶,卻難免讓我有幾分感慨,彷彿這就是印度的宿命。

2021/04/01 | 王偉雄

憶模範村陋屋

屋裏除了一張「碌架床」,便只有一個衣櫃和兩三張凳,摺檯吃飯時才開,要幾個人坐在床上當凳。當然沒有廚房,要在屋外煮食;也沒有廁所,要用距離家不太近的公廁。這樣的描寫好像很悽慘,其實住在木屋時也不怎麼覺得自己生活條件特別差。

2021/03/07 | Elanor Wang

羅賓漢花園生與死:拆掉東倫敦的「未來烏托邦」,市中心將不再有窮人

東倫敦羅賓漢花園社區在二戰後住宅短缺的脈絡下興建,但原本建築師的烏托邦願景並沒有成真,2017年,雖然有全球建築師請願反對,這個公共住宅仍遭拆除,之後的公寓變得更小更精緻更華麗,租金也會提升,那些租不起的原住戶也順理成章的離開市區......

2020/09/05 | Louis Lo

【圖輯】里約熱內盧人質劫持事件:女子悲痛欲絕,被全副武裝的員警包圍

去(2019)年巴西的兇殺案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僅里約熱內盧,登記在案的就有3025起兇殺案,另有1814人是被警察殺害。

2020/04/25 | Louis Lo

【圖輯】百萬居民的孟買貧民窟,木棍設路障擋得住武漢肺炎入侵?

估計約有100萬人口的達拉維,居民們勉強度日,這裡被認為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由於人口密度極大、衛生條件堪慮,也是最容易受到這波武漢肺炎影響的地區之一。

2020/03/25 | 精選書摘

《折疊都市》:以脫離市場為前提的「多孔化都市空間」有什麼長處?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要是我們私人擁有的土地,就可以依個人意志、為己身目的使用。甚至可在匯聚數人的「我們」之下,翻轉複數的土地。亦即藉由我們各自的微小決定,成就擁有改變空間權利的社會。

2020/01/10 | 精選書摘

珍雅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導讀:有活力是偉大城市的基本條件,也是最高境界

本書的理論核心——多樣性是偉大城市的基本價值:它一方面可以滿足都市居民不同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以街道生活和混合使用為主的規劃原則。這就如同生物多樣性是維繫一個生態系統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口、商業、社會、文化和建築的多樣性,也是維繫城市生生不息的關鍵要素。

2019/08/25 | 張耶斯

最接近地獄的時刻:在巴黎探險時,沒有必要還是別搭地鐵

許多人對巴黎的美有特別的嚮往,但看看這幾條巴黎地鐵線的不堪,可能會讓你的理想幻滅,如果在巴黎沒有搭地鐵的必要的話,那就走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