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

貧窮是個很廣泛的觀念,沒有絕對的定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04 | 張博丞

教宗方濟各非洲行:首訪南蘇丹呼籲停止流血衝突,「這不是我的請求,而是基督的請求」

方濟各呼籲南蘇丹各領袖終止暴力、種族仇恨和腐敗,並指出這些問題阻礙了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實現和平與繁榮。他懇求:「我全心全意的拜託領袖們接受這4個簡單的詞,停止更多的流血事件、停止更多的衝突、停止更多的暴力和相互指責誰應該對衝突負責,這不是我的請求,而是基督的請求。」

2023/01/10 | 精選書摘

《新游牧者之歌》:一個未能關注青年需求的國家,在道德上已經破產

年輕人的沮喪是全球現象,而非單單存在於法國。我們需要的是了解全球年輕人表現得如何的方法,於是我提出了新想法:新世代學全球指數(Youthonomics Global Index,YGI),這是根據對年輕人友好的程度來將國家進行排名的方法。

TNL+ 2022/10/25 | Lucy Chang

在高棉看見台灣的影子(五):北漂的「金邊女子圖鑑」,柬埔寨移工為何離鄉背井?

Maya以外語能力為敲門磚,工作留學累積跨國人脈,境內外遷移養成世界心態,交織為遷移潛力(migration motility),創造向上流動機會。這個旅程,由女性自我成長的渴望驅動,Maya透過異文化激盪,益發將內在高棉精神打磨剔透。

2022/10/24 | 雪影劇場

《小女子》:韓國階級矛盾現況與深層政府割韭菜

韓劇《小女子》中不只一次出現「社會底層的人究竟能爬多高呢」,也許無產階級相對容易受控。一般來說要增加向上流動的機會,就是通過教育。可惜的是,窮人可以得到的資源,與富人相比極為有限。

2022/09/29 | 精選書摘

《尋找尊嚴》:要消滅街頭犯罪,最簡單的就是以藥物合法化摧毀毒品的獲利

如果只是單純地將藥物合法化,只要美國高中和大學輟學生仍舊很難透過合法途徑賺取足以維生的收入,就還是無法顯著降低內城的暴力及自毀現象。

2022/09/22 | 法扶報報

台灣是全球「新自由主義國家」典範,政府成為貧窮製造和壓迫的元兇

依據主計總處發布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分配結構。其中,企業營業盈餘占GDP比重,攀升至34.49%,為近三年最高,僱員工報酬占GDP比重為44.98%,近二年最低。這體現出台灣社會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的趨勢,經濟成長與發展的果實仍大多落在老闆的口袋,顯示出初次分配的不公平,若沒有更好的進行再分配、甚至三次分配,這只會讓勞工貧困的情況繼續惡化。

TNL+ 2022/09/20 | 傅紀鋼

「高雄浮屍錄」選戰攻防也炒不熱,為何民眾漠不關心?

近日高雄37天發現8具浮屍的新聞在社群網站上流傳,有少數藍營批評市長陳其邁應負責,卻始終沒有在主流媒體上獲得大量關注與社會的廣泛討論,彷彿民眾不關心自殺議題。但自縊人數代表甚麼?人們又為何不想談論呢?

2022/09/05 | 游家權

【關鍵專訪】人生百味 X 新巨輪協會:「弱弱相助」向社會輸出新的文化,打造具有修復力和包容性的社群

新巨輪協會和人生百味除了提供貧窮者工作外,也嘗試讓這些遭到社會排除而失業、無家或關係瓦解的人,都能在這個社群中找到安身之處,舒緩疲憊緊繃的身心,並獲得連結感。

2022/09/02 | 法扶報報

已開發國家竟發生餓死人事件,台灣是否該轉向北歐社會民主路線?

自古貧窮就是一個社會運作中難解的結,一個社會或政府該如何應對貧窮議題曾在十八世紀引發政治、哲學界的辯論。發展到近代社會,逐漸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右派自由主義,與左派社會主義兩大路線,分別主張以富人濟貧,以及由大政府將貧窮人口納入社福範圍。

TNL+ 2022/08/24 | 傅紀鋼

談柬埔寨人口販運:「被高薪詐騙」這件事,為何戳中台灣人心中的痛點?

國人遭詐騙至柬埔寨的新聞已經延燒將近一個月,但就在新聞天天報的情況下,仍有人前仆後繼地要去柬埔寨掏金:「因為知道了還是要去的人,絕對都比外人更了解自己的狀況。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要冒被斷手斷腳、被強姦、被摘器官的風險,還想去法律管不到的地方掏金?」面對結構性貧窮,這些人寧願甘冒巨大的風險也想賭一個翻身的可能。

2022/08/13 | 法扶報報

台灣貧窮率比起日韓還不到十分之一,美化的數字背後是誰遭到「政策排除」?

我國主計處統計,於貧窮線以下的貧困人口比只有1.3%,遠低於其他歐美及東亞國家的10%-20%。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若是以「可支配所得」低於「年所得中位數60%」來看,事實上臺灣的貧困人口接近20%,那1.3%與20%這中間的巨大差異是甚麼原因?這背後又代表了甚麼邏輯?

2022/07/30 | 黃皓筠

【圖輯】赤貧與戰爭下的阿富汗悲歌:毒癮者與野狗遍布喀布爾山坡,如行屍走肉死活未知

赤貧以及數十年的殘酷戰爭,如同韁繩般緊掐阿富汗國民的生計,無法倖免於難的家庭、感到絕望的人們轉而臣服於毒品的腳下。行屍走肉的毒癮者聚集於喀布爾的山坡或瀰漫惡臭的橋下,四處都是人類與野狗屍體,宛若陰間。

2022/07/26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不只玩IG和抖音,還會組團解決社會問題!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今年畢業了,很多人在質疑談了那麼多素養教育、推了那麼久的自主學習,到底有沒有用?或許觀察這場集結了116隊、來自台灣各縣市、甚至還有越南胡志明市跨海參賽,將近500位中學生報名的「Social Designer 2022 中學生社會設計個案挑戰賽」中,能看到一絲希望。

2022/07/23 | 黃皓筠

【圖輯】50度烈日下也要繼續工作,巴基斯坦孕婦面臨極端高溫健康風險,「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

近幾日,歐洲熱浪侵襲持續吸引眾人注意。然而,位在巴基斯坦的雅各布阿巴德卻在近幾個月裡,幾度面臨50度的異常高溫。身懷六甲的婦女不僅要下田工作、煮飯家事更是由她們一肩扛起,無情酷暑、貧苦窘境、頻繁停電就如同煉獄一般,對她們來說向神祈禱已然成為唯一能做的事。

2022/07/18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罹癌卻樂觀啟動另一種從醫人生,陳宥達推社會處方籤以閱讀接住遲緩兒

20幾歲正是花樣年紀的陳宥達,在遠赴非洲參與志工醫療後,卻被老天開了個玩笑,罹患癌症。但他卻樂觀的展開了很不一樣的人生,他創立「展臂閱讀協會」期盼用「閱讀處方籤」解決偏鄉遲緩兒問題。

2022/07/15 | BBC News 中文

英國人朝「窮笨」方向演化?研究顯示富裕階級與知識分子少生育對社會影響巨大

休-瓊斯教授表示,雖然上述發現的效果非常小,但可能經過多個世代而逐漸擴大。「我們是否會變得越來越窮,越來越不健康,越來越沒學識和教養?我覺得有可能,至少會到某個程度。」

2022/05/02 | 精選書摘

《致富科學》:終結貧窮的唯一方法是「啟發窮人」,讓他們也有致富的意圖和信念

名列50大成功學經典/新思維運動先驅/顯化法則原創者/暢銷書《祕密》靈感起源。致富,其實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就像數學公式,一加一必然等於二,兩點之間只有一條最近的直線。依照「必然致富的法則」思想及行動,結果當然就是財富滾滾而來!

2022/04/06 | 廣編企劃

教育是翻轉兒童生命的關鍵力量,全球卻仍有1/5兒童無法順利就學

教育不僅是人權,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致力關懷弱勢兒童的世界展望會,深信「教育」是翻轉兒童命運與家庭未來的關鍵,持續透過兒童資助計畫,改善會影響孩童就學的相關因素,幫助兒童順利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