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

貧窮是個很廣泛的觀念,沒有絕對的定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3/31 | nippon.com 繁體字

害怕給社會或他人添麻煩,「日本式孤獨」造成無人可依的社會

受疫情影響,自覺控制外出的措施再度延長,人們與社會及他人的接觸變得更少,孤獨問題日益嚴重起來。筆者指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人「不能給別人添麻煩」的心理意識。

2021/12/19 | 方格子vocus

窮人思維就是他們永遠只做消費者,也就是所謂的「精緻窮」

一個人必須要從消費者向生產者轉變,才能改變貧窮的困境,然後把生產獲利不斷地再投入到生產層面上。如果一直做消費者,玩別人做的遊戲、吃別人做的菜、為別人貢獻時間,那貧窮將會是你這輩子唯一的DNA。

2021/12/03 |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季刊

疫情終究會有平靜的一天,但對拉美女性來說,終結性別暴力似乎遙遙無期

COVID-19衍生出失業、輟學、健康等諸多問題,但對女性而言,最大的危機不是失去生計,而是長時間留在家裡所遭遇的性別暴力,尤其在拉美各國政府實施隔離期間,性別暴力顯著增加。

2021/11/22 | 精選書摘

《偽歧視》:移民美國的猶太人、華人和日本人的歷史,是被「特權」一詞掃出歷史之外的典型例子

「白人特權」這個詞不是讓成就差異消失的唯一言詞戲法。十九世紀抵達美國的許多種族或民族族群,被迫生活在今日無法想像的赤貧和悲慘中,後來逐漸從慘況崛起,但他們終於達成的富裕成就,如今也被口語抹殺成「特權」。

2021/11/17 | 廣編企劃

別因為你的冷漠,讓下一代孩子成為氣候難民——搶救極端氣候下的弱勢兒童

世界展望會正在搶救極端氣候下的脆弱兒童。幫助孩子脫離困境,重拾健康的成長生活,也是多一份讓地球恢復蓬勃生機的力量,不讓下一代的孩子再度成為氣候難民。

2021/10/23 | 精選書摘

王文靜《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我說故事》:如果你有千兩黃金,可願意換取「少年貧」?

商周集團前執行長 王文靜21年練功心法,暢銷經典增修重出。我的人生牌局,始於十八歲拿到的一張牌:一顆鴨蛋。多年之後,我才懂得十八歲的這個鴨蛋,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祝福。

2021/10/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西婦女太餓偷汽水遭逮:逮捕因飢餓而偷竊的人,能解決什麼問題?

COVID-19疫情加劇巴西貧窮問題,一名婦女因爲太過飢餓而在超市偷了汽水、速食麵和果汁粉,被告後以因飢餓竊盜價值微薄財物為由結案。但有了犯罪前科她很難找到正式工作,雖然獲釋、但她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還有5名子女嗷嗷待哺⋯⋯

2021/10/03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這是我們跟犯罪集團的搶人大戰:讓貧弱少年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才能真正停止觸法行為

臺灣每年有超過兩萬名孩子們流浪、飢餓、偷竊、打架、觸法、被安置。這些孩子背負的諸多議題中,貧窮是影響深遠的關鍵。經濟困頓常讓青少年發展出低落的自我價值,並在人際關係中退縮,進而影響到職業訓練等輔導計畫⋯⋯

2021/09/27 | TNL Brand Studio

【圖解】我們與「餓」的距離——你不可不知的台灣4大飢餓問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台灣並不缺乏食物,而是過多的資源無法被平均分配,而飢餓作為貧窮的一種顯現,背後更隱藏貧富差距大的問題。

2021/09/26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貧病為何常交迫?4%重大傷病者用掉三成健保,不是浪費而是必然

我曾努力全職工作幾年,但還是以住院收場。我工作表現似乎很好,但那都是硬撐出來的。當時我時不時掛急診、努力諮商,才能保持收入,補貼家用。但許多精神病人沒辦法這樣撐。一旦失去醫療支持,不僅更常發病,要獲得長久而穩定的工作也相當困難......

2021/09/15 | 廣編企劃

強擄12歲女童配婚!不只阿富汗女童受威脅,全球女童困境比你想的更嚴重

全球有無數女童正在面臨貧窮、家暴、性別暴力、失學的困境,在動盪不安的Covid-19威脅下,女童遭受的生命危機更勝以往,而你我都不該漠視。立即加入世界展望會的資助兒童計劃,不再讓悲劇發生。

2021/09/06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全世界最嚴苛的「低收入戶」審核:找家之前得先有家、長期失業卻計入基本薪資?

在臺灣,或從華人文化來說,「家戶」概念根深柢固。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承擔扶養義務與照顧期待,所以進行低收入戶審核時,會同步計算配偶與父母子女等一親等的所有收入。然而,這卻產生了一些問題。

2021/09/01 | TNL Brand Studio

撕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標籤,太陽的孩子不該貧窮世襲——專訪邸台東X卡大地布部落青年馬靖

專訪台東地方創生基地「邸台東」與卡大地布部落的卑南青年馬靖,一探台灣原住民族群該如何撕下經濟弱勢的標籤,消除貧窮世襲,找回原民與大自然永續共存的生活智慧。

2021/08/10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從強制送醫到破門救人,里長如何承擔社區裡的生老病死與資源分配?

身為最靠近民眾生活的里長,職務內容繁瑣,從貧富貴賤到生老病死無一不經手。那這些里長是如何在資源和權力有限的情況下,協助社區的大小事?又是如何把關國家資源?

2021/07/10 | 家扶基金會

【家扶國際服務影展】作為一名社工,面對真實且脆弱的貧窮,是無力和無奈

疫情、突發疾病、意外,都是讓人們落入貧窮的「轉捩點」,貧窮的脆弱以及變動性,不只可能讓脫離貧窮狀態的人們重回貧困,我們每個人也都可能因各種變動而落入這種真實。

2021/07/10 | 貓心(龔佑霖)

《寄生上流》:窮人的不安與自卑感,在金家與朴家的互動中展露無遺

當《寄生上流》裡的貧困子弟金基宇和千金朴多蕙祕密交往時,我不知道他的內心是怎麼想的。他在最後的派對裡問了朴多蕙「我真的適合這裡嗎?」那種窮人身在有錢人家的不安感,在此完全顯露了出來。

2021/07/03 | 讀者投書

「勞動合作社」是助弱勢脫貧的社會解方,為何長期受到政府漠視?

芥菜種會服務逾四千名弱勢兒童的父母多數都在打零工,因此讓家長擁有穩定收入,就能較快使他們經濟自立,於是芥菜種會以「勞動合作社」作為脫貧解方。然而,政府並未鼓勵甚至打壓合作社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