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

貧窮是個很廣泛的觀念,沒有絕對的定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10/24 | 精選轉載

所謂的「不穩定就業」、「福利依賴」,常是我們無法深入瞭解案主的生活

上個月,我協助一位居民媒合到清潔工作。結果這個月發薪水時,他發現清潔公司給的薪水有落差。一問之下得到的理由是「因為他出缺勤不穩定,上班常遲到,所以才會被扣薪」。但我知道他其實很焦慮,壓力大到睡不著覺。

2019/10/14 | Abby Huang

對抗貧窮3位學者共享殊榮: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現第一對「經濟學夫婦」

今年的獲獎者引入新方法:將問題劃分為較小、更容易管理的問題,更精準的設計出實驗,並在最受影響的人群中施行,以獲得最好紓解貧困的方法。

2019/08/25 | GlobalVoices 全球之聲

坦尚尼亞女孩買不起衛生棉,政府卻還要對衛生棉課稅

許多婦女與女孩買不起衛生棉,因此無法使用(這項商品),這樣的情況在鄉下地區更是常見。根據健康專家Dhalia Mbaga所引述的研究,坦尚尼亞農村地區,有91%的商店甚至不販售衛生棉,負擔衛生棉價格的能力仍是最大的挑戰。

2019/07/08 | 讀者投書

《上流寄生族》:比貧富差距更可悲的,是自我否定與欺瞞的人生

奉俊昊導演其人性刻畫的細膩度與對社會觀察的廣度,故事當中並非只有描述單純的貧富差距,而是更往內部深層討論著人性與其內心矛盾的一面。

2019/07/08 | 讀者投書

《寄生上流》:比貧富差距更可悲的,是自我否定與欺瞞的人生

奉俊昊導演其人性刻畫的細膩度與對社會觀察的廣度,故事當中並非只有描述單純的貧富差距,而是更往內部深層討論著人性與其內心矛盾的一面。

2019/04/21 | 精選書摘

叔本華的人生智慧:出身良好不必為錢煩惱,才能取得別人達不到的成就

生來就富有的人們,將財富看成是沒有它就不能活的東西,如同空氣。他們有條不紊、精打細算,並且勤儉節約,終其一生都在守護自己的財產。

2019/02/14 | 精選轉載

走一趟協助泰國偏鄉學童之旅:我眼中的美景,是他們的惡夢

規劃使用這筆錢修繕偏遠小學的食堂,讓學童有個遮風蔽雨的小屋。有桌有椅,上課用餐皆適宜。架一個可過濾的大蓄水桶,改善當地飲用水條件。行前聽著同學描述,我仍無法想像當地的真實情況。

2019/02/08 | 游家權

2018編輯推薦書單【紀實篇】:說故事,讓低端小人物重回公眾視野

本文將推薦五本易讀且精彩的紀實性書籍:《低端人口》、《絕望工廠 日本》、《82年生的金智英》、《性感槍手》、《全員在逃》,其中涵蓋了貧窮、移工、性別、性產業和種族等議題。

2019/01/09 | 精選轉載

超額稅收該如何協助弱勢?何不先反思「釣竿」從哪裡來

超過的稅收應該如何運用?行政院表示方向將是「拼經濟、助弱勢、防豬瘟、剩餘再還債」。其中吵得最兇的是,是否以及應該如何助弱勢?關於助弱勢,一個常見說法是「給魚吃,不如給釣竿」,這個說法有其道理,但也有嚴重不足之處。

2018/12/29 | 讀者投書

在物價跟澳洲差不多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我是個「有錢白人」

「我和我的學生說,如果出去有人說巴布亞紐幾內亞哪裡不好,就直接糾正他。不好的名聲,無論有沒有來過的人都能堆加,這樣並不會讓這裡更好。」澳洲籍巴布亞紐幾內亞大學人類學的教授這麼跟我說。

2018/12/08 | 精選書摘

《你缺的不是錢,是奮力脫貧的決心》:貧窮才是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承認,這世上錢從來不是最重要的,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很多比錢更為珍貴的東西,但是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有錢總是會過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2018/12/06 | 精選書摘

《你缺的不是錢,是奮力脫貧的決心》:貧窮才是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承認,這世上錢從來不是最重要的,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很多比錢更為珍貴的東西,但是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有錢總是會過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2018/11/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用16種語言販售紀念品的天才男孩,是柬埔寨貧童現況縮影

「在柬埔寨,街上有成千上萬的孩子,他們中有許多人被迫乞討,他們的工作是讓遊客感到開心。當遊客替他們感到難過而給他們錢,但這筆錢並不會留給孩子,而是轉交給孩子的經紀人。 」 

2018/11/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用16種語言販售紀念品的天才男孩,背後是柬埔寨貧童現況的縮影

「在柬埔寨,街上有成千上萬的孩子,他們中有許多人被迫乞討,他們的工作是讓遊客感到開心。當遊客替他們感到難過而給他們錢,但這筆錢並不會留給孩子,而是轉交給孩子的經紀人 」 

2018/11/16 | 精選書摘

《三點半後不收屍》:人道救援者眼中的尼日饑荒與「食物危機」

「等到我們看到電視播放的畫面,等到我們看到兒童瀕死的畫面,世界才醒過來。」世界如果及早採取行動,尼日的飢荒危機或許可以避開。而食物危機以及饑荒並非總是由於食物極度缺乏才會發生,其實更可能是由於太多人根本沒錢餵飽自己。政治因素也在當中作祟。

2018/10/11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菲律賓民調:超過一半國人自認貧窮,約有1220萬戶家庭

菲律賓民調機構社會氣象站(SWS)調查報導,菲律賓自認家境貧窮的民眾,從6月時的48%,增至9月時的52%,相當於1220萬戶家庭。

2018/10/07 | TIME

比爾蓋茲談「第三波減貧浪潮」:世界很難注意到非洲的進步

在與《時代雜誌》的訪談中,比爾.蓋茲(Bill Gates)特別談到最近兩次減貧浪潮,先後發生在中國和印度,並闡述如何在非洲激起第三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