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資料庫

資料庫,簡而言之可視為電子化的檔案櫃——儲存電子檔案的處所,使用者可以對檔案中的資料執行新增、擷取、更新、刪除等操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7 | 李秉芳

判決書交給「AI草擬」民團憂心,司法院:用「規則法」提高準確性,不會像ChatGPT那樣明顯出錯

民間團體表示,審理案件並非單純的法律解讀,還涉及文化差異、當下情境以及當事人的真實想法。畢竟這些複雜的人性考量及每個人生命經驗所累積的判斷,無法透過單純的書類與文件提供給AI模型進行訓練,因而對目前的AI來說,判斷仍是一大挑戰。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為:中國國產晶片雖落後,但大規模使用就可能拉動技術進步,慢慢追上去

華為日前低調開賣具備5G網速的高階手機,搭載的7奈米晶片「麒麟9000s」為中芯國際製造。儘管中國輿論稱之為「突破美國封鎖」、「強勢回歸5G」,但專家多指其性能仍落後最新的手機晶片兩代,並質疑其製造良率與產量。

2023/07/3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零時差攻擊》:為什麼一收到通知,你就該立刻更新系統或軟體?

當我讀了這本《零時差攻擊:一秒癱瘓世界!《紐約時報》記者追蹤7年、訪問逾300位關鍵人物,揭露21世紀數位軍火地下產業鏈的暗黑真相》,我真的感到害怕,從此以後只要任何操作系統或軟體要更新到最新的版本,我一定不假思索馬上更新!

2023/03/14 | 精選書摘

陳進郎《股市大贏家》:功力平平的人總忙著思索新策略,最大的偏見就是「技術分析無用論」

作者將20年投資經驗,所看過的空頭與多頭行情,或是股票正要發動前的起漲訊號分析得恰如其分,更把難以解釋的人性,用「紀律」一以貫之。

2022/05/1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馬來西亞超過2千萬國民個資外洩,賣家大膽公開內政部長身分證

相隔半年,馬來西亞再度傳出國民個人資料洩漏事件。賣家表示他售賣的資料來自國民登記局,然而內政部部長卻否認指控。在野黨人權律師發言,認為個資洩漏後果嚴重,呼籲政府盡快展開調查,確保人民個人資料得到保護。

2022/04/21 | 廣編企劃

輸在數據,或贏在數據?AWS免費線上研討會為企業制定必勝數據戰略

AWS將於2022年5月25日下午2:00~5:00舉行線上研討會AWS For Data Web Day,以「數據與分析」為本次活動主旨,幫助企業制定現代化數據戰略,除了精彩內容外,同時也邀請了3位知名產業經驗的客戶進行分享,讓您了解在產業實務上AWS如何協助企業進行轉型。

2022/03/26 | 方格子vocus

廠商誤刪檔案事件層出不窮,企業除了「放綠色乖乖」還能做些什麼?

人人都可能失誤,檢討人也救不回資料,「備份機制」才是最大問題,因為完好的備份是即使碰到手滑誤刪也不怕,因爲怎樣都救得回來。就這次公視事件,可以從三個切點來看:

2022/01/13 | 精選書摘

《數學大觀念3數學算什麼?》:2012年摩根大通損失約60億美金,只因交易員動了一個Excel公式

在數學犯錯並不可恥,重複錯誤,或是出錯了卻難以修正才是問題所在。在這本關於數學錯誤的小書中,你可以學到如何運用這些經驗避免危險,或是從中獲利。

2021/12/05 | 臺大科教中心

請選出包含高加索人的圖:讓機器能夠學習的「標準答案」是怎麼來的?

標記的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繁瑣,所以大部分公司會將這些標記工作,外包給位於低勞動成本的國家或領最低薪資的工讀生,而研究也發現,資料標記過程中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以及商業利益導向的作業流程,會大大影響電腦學習標準答案的基礎。

2021/11/01 | 精選書摘

《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公鑰加密——用明信片寄祕密,用共同祕密來加密

作者將我們日常生活會用到的電腦功能背後的道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不具備資訊科學的背景也可以了解。而且令人驚喜的是,每一種演算法,都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創意與線索,也讓我們得以一窺近代數學家、資訊科學家的努力探索成果。

2021/04/20 | 臺大科教中心

想要長生不老嗎?AI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你如願

透過生前的多次訪談,客戶將自己的人生故事、遺憾或想對家人說的話,全部收錄進一個專屬於自己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最終會成為聊天機器人的語料庫,當客戶過世後,親友們便可利用Alexa、Siri之類的語音助理重新回放逝者的聲音,甚至透過對話與之互動。

2020/12/16 | TNL 編輯

遭中國「紅色審查」台灣論文中的「我國」消失,授權公司華藝:不是我們改的

假設學生看到其他平台上有自己的論文,而且第三方業者刊載的內容是華藝再授權提供的,那麼華藝「再授權」的行為,可能違反當初與學生之間訂定的著作權契約。

2020/04/20 | 謝子涵

台灣「地方創生二年」,國發會「四大推動重點」能滿足實際需求嗎?

在台灣「地方創生二年」的推動重點中,我們看到了「均衡台灣資源」的願景,但似乎沒聽到更多實際的制度支援,與地方創生相關基本法規立法議題。

2019/05/21 | 黑潮之聲

跨國的二二八文化生產

近十年,我們觀察到一個新的、而且是跨國的文化現象:有一群海外、尤其在美國的年輕人,以英語為媒介,試圖重新書寫與再現二二八的歷史與記憶,筆者暫且稱這一批新的二二八文化生產為「台美二二八文化生產」。

2019/05/13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台灣第一個地方創生資料庫「TESAS」誕生了!

日本的「地方創生資料庫」做了五年才有今日成果,經歷約半年的「TESAS」未來得讓持續使用者感受資料的完善與價值,畢竟創生事業不是三五年就要看到成果的強心劑,而是需要長期經營的營養補給品。

2019/05/06 | 臺大科教中心

Netflix與YouTube如何挑選影片推薦給你?

YouTube及Netflix等網絡影片平台收集了用戶數據後,透過各用戶對少數影片的喜好數據,估算出他們對其他影片的喜好程度,但背後的演算法到底如何運作?

2019/05/05 | 臺大科教中心

Netflix與YouTube的「推薦系統」如何挑選影片給我?

「推薦系統」早在1990年代就演變成一門獨立的學問,經過不斷的演進,今天的演算方式可以針對小數量的電影計算,保留最符合標準的電影,並捨棄其他,比早先的計算方式可以快上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