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資料視覺化

資料視覺化(英語:Data visualization)被許多學科視為與視覺傳達含義相同的現代概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26 | 精選書摘

《一輛運鈔車能裝多少錢?》:股票市場暴跌閃崩?當心受到「驚奇圖表」誤導

繪製圖表並沒有唯一正確方法,但需要特別小心,驚奇圖表會讓微小差距看起來變得巨大,往往會欺騙到閱讀者。雖然驚奇圖表可能也是出於良善動機,畢竟一大片區域都是空白的圖表,不太可能吸引閱讀者的目光,而且放大的刻度更容易讓閱讀者看到資料細節,但我仍對這類圖表存疑。

2022/12/08 | 《科學人》粉絲團

南丁格爾除了是「護士之母」,更是善於「資料敘事」的統計圖表大師

南丁格爾知道實際上會閱讀統計表格的人很少,因此她和團隊設計引人入勝的圖表,並以其他媒介無法表達的方式來與讀者溝通。她的圖表既容易閱讀又有說服力,把論述集中在特定主張,而不是建構讀者必須費力理解的複雜論點。這不只是資料視覺化,而是「資料敘事」(data storytelling)。

2022/08/05 | 精選書摘

《視覺設計大師的數據溝通聖經》:資料視覺化能協助我們瞭解複雜的議題,同時擴展「知識島」與「未知海岸線」

設計的篇章,讓你的敘事成為觀眾的焦點;統計的篇章,建立你對於圖表的批判性思考,展現你的洞見。這本書嘗試做的是跨領域的整合:視覺設計、統計分析、資料探索。只要這一本,你就可以一次掌握數據溝通的關鍵技術。

2022/05/11 | 芭樂人類學

景觀、文化生產與文化再生產:人類學對「資料新聞」的形式分析

個人的獨特性在新聞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一連串的統計數字所構築起來的社會結構。人們依照這個社會結構的景觀重新塑模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產生了新的社會分層,也是新的想像社群。

2021/09/22 | 精選書摘

《資料視覺化》:降低認知負荷的六種完形法則,讓重要資訊更易理解傳遞

資料視覺化的目的之一是降低讀者理解資訊的負擔,其中一種降低負擔的方法是利用完形法則。本文介紹6個重要且常見的完形法則,以及能如何幫助讀者更易理解視覺化中的資訊。

2021/05/10 | 精選書摘

《哈佛教你做出好圖表實作聖經》:醫療保健業者如何製作幫助病人判斷治療的圖表?

數位時代,掌握圖表意謂看懂數據、分析趨勢、布局未來。這樣的人懂得簡報第一眼必須是吸引目光、有衝擊性、表達你真正想傳達的,進而改變結果。

2017/09/01 | 精選書摘

誰出差的時候壓力最大?善用「資料視覺化」讓你贏得眾人的尊敬

在資料的世界,在創意就是商機的知識經濟體中,視覺化圖示已成為世界的共通語言,無論是圖表、圖形、地圖、圖解,甚至是GIF 動畫圖像和表情符號,都比文字、語言和文化更有助人們彼此了解。這樣的視覺語言,天天在世界各地使用,但妳真的瞭解怎麼善用嗎?

2016/11/22 | Esor Huang

台灣開發「PlotDB」製作百種動態視覺圖表,不會寫程式也能上手

「PlotDB」是由台灣團隊製作的線上視覺圖表工具,只要上傳資料表格,就能套用樣式,製作出吸睛且多樣化的圖表,不需懂寫程式,也不需懂設計,都能快速上手。

2016/06/03 | 林佳賢

「新聞」和「資料科學」迸出的火花,讓人人都有能力當記者

新聞產業就要繼續沉淪下去嗎?不是的。除了運用過往新聞產業的查證技術,產製更多具備堅實證據基礎的新聞以外,具備新聞責任的記者和編輯,現在有了更強大的工具,從龐大的資訊中,挖掘出真實的故事。這個工具就是「資料科學」。

2016/06/03 | 林佳賢

「新聞」和「資料科學」迸出的火花,讓人人都有能力當記者

新聞產業就要繼續沉淪下去嗎?不是的。除了運用過往新聞產業的查證技術,產製更多具備堅實證據基礎的新聞以外,具備新聞責任的記者和編輯,現在有了更強大的工具,從龐大的資訊中,挖掘出真實的故事。這個工具就是「資料科學」。

2016/05/07 | 林佳賢

資料視覺化的好用小工具Part 2

在「我在進行資料視覺化時使用的幾個好用小工具」一文中,我介紹了4款工具,獲得不錯的迴響。這次我再介紹其他4款也很好用的小工具給大家。

2016/05/07 | 林佳賢

資料視覺化的好用小工具Part 2

在「我在進行資料視覺化時使用的幾個好用小工具」一文中,我介紹了4款工具,獲得不錯的迴響。這次我再介紹其他4款也很好用的小工具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