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方

資產階級(法語:Bourgeoisie),音譯為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資本主義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階級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8/10 | Y.t.Chan

Lokman五年前一番話

僱傭關係中,僱員往往處於弱勢。僱主(或金主)大可利用「妳/你唔做大把人做」來迫她/他們就範。但過去多年,香港主流的經濟學者都不理會這一點——僱員長期處於被「逐個擊破」的不利境地。

2021/11/17 | 精選書摘

《我們成了消耗品》:墨西哥汽車工會不是保護勞方,而是確保雇主不受罷工影響

墨西哥的勞工協議對象只限於工廠,而非公司本身。因此,就算某間工廠的勞工終於打破了保護工會施加的桎梏,公司也可以直接關閉那間工廠,重開一間新的。

2021/10/08 | 莊貿捷

明年基本工資調漲5.21%,商圈協會無奈:小店家都裁員歇業了,怎麼調也沒差

明(2022)年基本工資調幅拍板了!確定月薪、時薪調漲5.21%,基本工資月薪將從現行的2萬4000元調升至2萬5250元,時薪則從160元調至168元,知名商圈協會幹事表示,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小店家已經歇業,沒有員工怎麼調也沒有影響。

2021/10/08 | TNL 編輯

基本工資調漲出爐:月薪增至25250元、時薪168元,蔡政府上任來調幅最大一次

今年經濟成長率為5.88%,國發會更認為有機會突破6%,政府官員相繼表態經濟果實應由勞資共享,外界事前就一致看好調漲勢在必行。最後勞資雙方達成了共識,調幅約5%,也就是蔡英文2016就任以來「連6漲」,也是調幅最高一次。

2020/08/18 | TNL 編輯

打工仔的微確幸:台灣基本時薪明年漲2塊、月薪漲200元,創史上最小調幅

台灣勞動部今拍板2021年基本薪資調幅,明年基本月薪為2萬4000元,調漲200元;基本時薪為160元,僅漲2元。受疫情影響,本次調幅為歷來最低。

2019/12/15 | 蔡孟凱

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的勞動困境(下):「產業的中堅」還是「藝術的耗材」?

藝術行政不是藝術家,他協助並參與了藝術生產的過程,成為作品與藝術家、觀眾、社會溝通的橋樑。他不享受掌聲,但同樣能在終曲落幕時獲得成就感。只是在藝術的召喚之外,我仍然認為只有完善的保障和制度才能讓更多人更安心地專注在藝術的至美裡頭。

2019/12/14 | 蔡孟凱

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的勞動困境(中):當藝術家跟藝術行政一樣苦,誰該為勞動環境負責?

藝術的召喚或許是吸引青年藝術行政入行的動力,卻也同時形成了某種藝術家與行政人員之間的權力結構,讓勞資雙方往往難以對話,甚至是直接影響團隊組織的運作和效率。

2019/12/13 | 蔡孟凱

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的勞動困境(上):藝術圈勞資雙方不斷消耗能量的迴圈

藝術行政——這個在社會看來與藝術文化咫尺相隔無比親近,在藝術人眼中卻又顯得世俗無趣的行業究竟遭遇什麼樣的困境和矛盾,導致每年都有數以百計滿懷憧憬的年輕世代奮身投入,卻又大多滿懷遺憾和失望忿忿而去?

2019/09/10 | 李秉芳

英航全球航班全取消 機師大罷工:公司盈餘沒有與員工分享

英航原提出3年內分段調漲機師薪資11.5%方案,但機師工會認為,過去公司曾要求員工共體時艱甚至減薪,去年英航卻盈餘多達20億英鎊,理應和員工分享,而不是只落入高層袋中。

2019/09/10 | 李秉芳

全球航班100%取消的英航機師大罷工:公司「發大財」有和員工分享嗎?

英航原本提出3年內分段調漲機師薪資11.5%的方案,但機師工會認為,過去公司曾要求員工共體時艱甚至減薪,但去年英航盈餘多達20億英鎊,理應和員工分享,而不是只落入高層的口袋。

2019/08/05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對企業不滿的發聲管道:如何籌組企業工會與職業工會?

目前依法一個企業只能籌組一個企業工會,因此如果公司已經有工會了,就可以直接加入,勞工就能透過工會這個法定保障的地位,來參與企業的經營,尋求勞資之間的共識。

2019/07/10 | 《思想坦克》

長榮資方是「慣老闆文化」的縮影,而解方就是支持罷工

壓抑勞工權益的結果,就是家破人亡,幾萬人世代為奴。而源頭是什麼?勞資權力關係懸殊,勞工無法正常反應問題,使整體企業跟著無法進步,才導致經濟萎縮。怎樣改變源頭?支持罷工。

2019/07/02 | 讀者投書

長榮敢和罷工空服員對著幹,是因為招人就像「免洗筷」

每當華航招募空服時,常也是長榮離職潮的時候,而這種把空服人員當成「免洗筷」的態度,讓長榮寧可讓公司、旅客、旅行社、地勤內勤的權益受損,更在乎是否能逼迫罷工失敗收場——反正橫豎都留不住他們。

2019/06/28 | 讀者投書

除了「不爽不要做」和「酸民考不上」,我們可以從長榮罷工學到更多

這次網路上沒有流傳誇張的旅客拍桌叫罵畫面,民間支持的聲量也不小,本次罷工落幕後,資方該多多傾聽工會,罷工員工在溝通上可以更細膩,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也該學著就事論事。

2019/04/14 | Workforce勞動力量

爭議始於沒有清楚約定:談街口支付與愛評網的勞資糾紛

在勞資爭議事件中,若欠缺明確的約定,很容易陷入各說各話的僵局之中,這也是第三方在處理勞資糾紛時最常面臨到的困境。

2019/02/04 | Workforce勞動力量

別管七天假了,台灣為何不能增加其他國定假日?

新增應放假的紀念日可能會面臨到文化或政治上的衝突以及資方的各種壓力,但換個方式,讓最沒有爭議的中秋節或端午節等節日增加休假天數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