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英語:capitalism)是一種生產方式私有制、其尋求利潤之行為構成的經濟體系。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2 | 精選書摘

《經濟武器》作者序:戰間期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對軍事強權實施經濟制裁時不應過於樂觀

我這份研究最想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提醒人們不要對國家之間的權力關係抱持過於機械化的理解,從而錯誤預期經濟制裁的效果。光從國內生產毛額的數據或技術優勢,並不能預測制裁會不會成功。從貿易依賴度也無法確定制裁的影響,特別是現在的貿易市場已經有辦法向外轉移,導致執行制裁變得更加困難。

2023/11/19 | 歪脑|WHYNOT

身心靈導師「學霸貓」套路屬於假冒偽劣,在中國進行老調重彈的割韭菜遊戲

用學霸貓自己的話來説,她修的是「貴婦學」,其基礎就是「吃飯,喝茶,宴請,買菜,買珠寶,洗車,做SPA這些方方面面的講究,落實。有了這些根基,人就穩,就能把自己養得越來越好。」但她的所作所為其實和身心靈沒關係,只是又一個找到了財富密碼的「聰明人」,利用自己製造敍事的優勢來進行割韭菜遊戲......

2023/11/13 | 精選書摘

《人類怎麼學》:許多人類學家認為在理解互惠和交換議題中,《禮物》一書厥功甚偉

馬凌諾斯基對庫拉價值的處理引起一連串對社會關係本質的辯論,至今仍吸引許多人類學家的關注。問題的核心是:人們為什麼要交換?真的只是「為了交換」而交換,或是期望能獲得什麼回報?另一種說法是:人們是否真的能做到無私利他,或是他們所做的一切只出於某種自身利益?

TNL+ 2023/10/29 | 李修慧

【接地氣的現代詩】〈當他們扣下扳機〉:並置「日常」與「戰爭」形成雙層衝突感,上帝凝視一切微笑不語

將概念相反的詞彙並置,是許多現代詩都會採用的手法。但今天介紹的這首詩不一樣,詩中大部分的手法屬於「白描」。無論是有關暴力的詞彙,或是有關日常的詞彙,這些概念全部都實際存在。「實存」和「想像」之間本來就可能有著巨大差異,但如果同樣都是實際存在的事物,卻依然有巨大差異,則會給人更強烈的衝突感。

TNL+ 2023/10/23 | TNL國際編譯

流行病、戰爭、極端氣候、能源短缺、通貨膨脹⋯⋯世界正面臨「多重危機」?

可以肯定的是,當關鍵系統突然受到衝擊時,這種多樣性的下降與超連結的結合,勢必產生骨牌效應。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引發了。利用標通貨膨脹;標準化軟體受到駭客攻擊,經常對重要服務造成嚴重威脅,包含衛生和能源基礎設施等。不久的將來,極端天氣也可能會同時襲擊多個產糧區,導致提供人類多數熱量的標準化穀物全球貿易系統中斷。

2023/10/01 | 簡志峰(峰哥)

在萬物連結、數據至上的時代,「高感性能力」和「保護自己」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要

雖然大數據資料庫可以為任何事情做出預測,但AI在情感處理和自我意識的能力是弱的,理性的數據不能代表事情的全貌。因此在機器人時代,人還是有極大的優勢,只是需要比過去更努力探索自己、激發自己的高感性能力。

TNL+ 2023/09/20 | 簡志峰(峰哥)

【高教診療室】大學教授成為資本主義下的高級勞工,失去學術份子能發揮的社會影響力

大學教授的主要任務除了研究和教學,還有服務,然而學校的評鑑卻常把服務限縮在招生、學生關懷、及行政,其實公益回饋及社會影響,更是服務的重要意義。2023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得到體現,突顯出大學與社會緊密結合的趨勢。文中舉例的教授,透過自己的專業和生活故事,不僅在學術上有所貢獻,更影響社會和個人生命,重新定義了高等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脫北潮再起4:北韓「集市世代」年輕人盼投奔資本主義,不再挨餓

「我聽說現在定居韓國的脫北者大約3.1萬人,但在中國的脫北者多上好幾倍」。朴寶映說,每個人機運不同,有些人在中國生活得很好,有些人則像她當年一樣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他們活在人權死角地帶,這些人都需要國際社會更多的關心與支援」。朴寶映說:「希望未來有一天,想留在中國的人都能得到身分證、真正做為人生活;在中國過得不好的人,也有投奔韓國的自由。」

2023/09/11 | 德國之聲

「Xiconomics」一開始備受期待,但事實證明習近平的經濟思想就只是口號

習近平強行獲得中共總書記第三任後,為了樹立偉大形象, 努力把自己打扮成無所不知的萬能領導。並要人們學習他的思想尤其是所謂的經濟思想。最近在南非的金磚峰會期間,《新華社》專門給那裡參會的人特別是非洲政客們,召開了一個習近平經濟思想報告會。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在當今中國經濟如此尷尬的情況下,宣揚他的經濟思想實在是一大自我諷嘲。

2023/09/04 | 精選書摘

《聰明投資者的必讀書單》:《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建議你,以群眾心理趨勢的反向進行買賣

作者田英洙(전영수)是縱橫日韓數一數二的金融專家,他曾任教日韓兩大知名大學的國際金融相關系所,且有財經新聞記者的經歷,因此不只精通學識理論,也熟知現實中的金融狀況。本書一次解讀15本赫赫有名的投資經典書籍,讓你輕鬆入門。將市面上多元化的投資資訊,進行最精準有效的蒐集、篩選,不論你有任何需求,都有大師的經典著作和範例可供參考。

2023/07/13 | 精選書摘

《啟蒙的辯證》導讀:法蘭克福學派的奠基者,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著作

對兩位作者而言,啟蒙的神話代表的是完全理性的危害。理性本身的工具性質被啟蒙的科學極度發揮,它成為生產其他一切工具的工具,完全目的導向。科學知識的本質其實是這種技術運作,它帶有將一切物化的傾向,又具有一種朝向破壞與毀滅的動力。

2023/06/25 | 精選書摘

【小說】《太平洋廣場號返鄉記》推薦序:50年航程不只是台灣人的漂泊之旅,更是作家一生的求道歷程

五十年前的基隆青年「出台灣記」,渴望海洋「帶我去中國」但遭遇了幻滅,五十年後初老的南非籍基隆男子雖然返回地理的故鄉,但在精神上回返的卻是世界,一種普遍的精神,而台灣被相對化,成為回返世界的路徑或入口。年輕時離開台灣,經由海洋獲得了世界,年老時返回台灣,經由台灣再確認了世界。

2023/06/21 | BBC News 中文

BBC訪邊境封鎖後的三名北韓平民:按規矩生活會餓死,嘗試逃跑會被處死,「我們就被困在這裡等死」

雖然她自己過得很艱難,但是之妍還是看到其他人比她更差。現在乞丐更多了,她會停下來察看那些躺下的,然後通常會發現他們已經死了。有一天,她敲響鄰居的門,給他們送水,但沒有人答應。三天後當局派人來進屋時,發現全家都已經餓死。

2023/06/13 | 德國之聲

中國資本市場為何與中國男子足球一樣不長進?

中國證監會日前表示歡迎國際資本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但缺乏公信力、形同賭場的中國股市讓本國投資者和民眾都不願意投入,如何才能吸引外資?

2023/06/08 | 精選書摘

《世界不再是平的》:我們將面對不只是人口結構導致的經濟崩潰,更是五百年經濟歷史的終結

本書作者彼得.澤汗以地緣政治學和人口學為基礎,引領讀者進入「全球化秩序崩潰後地緣政治新局勢」真正務實的議題,以六個不同產業(運輸、金融、能源、原料、製造、農業)為主題,分析不同國家與區域的前景,以及這六個產業之間的關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