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或資訊不對等(英語: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參與交易各方所擁有、可影響交易的資訊不同,買賣雙方中一方擁有比另一方有更多資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1/15 | 方律元

不只是事實查核:台灣高中教育現場沒教的「媒體識讀」三層次

「媒體識讀」是甚麼?作為事實查核(fact check)就是好的閱聽者嗎?本文將媒體識讀區分為三個層次,從事實、立場到批判,將能幫助閱聽眾更好的解讀生活中各式複雜的資訊來源。

2019/04/19 | 《思想坦克》

農業超限戰的「資訊癱瘓」:不要太相信「什麼都懂」的農業網紅

超限戰的勝負不在表面的叫陣輸贏,是要造成公共領域癱瘓,就達到了發動者所期望的政治目標。如同電影《脫歐之戰》(Brexit)裡,脫歐派的操盤手柯明斯(Dominic Cummings)的目的就是:造成前所未有的政治亂局。

2018/10/04 | 侯智薰

不起眼卻非常賺錢的行業:「賣紙」如何將銷售服務昇華成體驗經濟

有哪些不起眼卻非常賺錢的行業?在知乎上看到一位作者龙猫回答講了「賣紙」,底層邏輯跟之前在鄭雲工作室看到的「乞丐與經理」很類似,我重新整理、補述成台灣的場景與用法,加上自己的經驗觀察,分享給大家。

2018/09/17 | 黑潮之聲

金融機構資訊「強制揭露」,未必能提供投資人做出更好選擇

揭露的資訊通常是由專家撰寫,面對這樣複雜且專業的資訊,一般投資人無法從中獲得所需要的資訊。強制全面揭露使投資人暴露在海量資訊,不得不耗費大量時間與精神處理資訊,反而造成他們放棄思考並形成決定。

2018/02/28 | 精選書摘

《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菁英獸群已聽到新國家主義的母獅吼聲,並開始奔跑

經濟學家已花數十年尋找自由市場模式的不完美。價格訊號受到市場操縱,壟斷的力量被用來限制供給和哄抬價格。資訊不對稱容許賣方藉隱藏瑕疵來剝削買方。這些發現雖被公開承認卻不影響總均衡,菁英只是一味地提出矯正的公共政策。壟斷藉由反托拉斯法來解決,資訊不對稱藉由保證來克服。

2018/02/26 | 白經濟 TalkEcon

公司金融101:好壞難辨?談「資訊不對稱」

這篇文章帶大家回顧「資訊不對稱」的議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在資訊不足時,不但消費者(資訊缺乏的一方)受傷害,整體市場也可能受影響。本文另外介紹相關的經典公司金融理論,來佐證CEO的決策行為。

2017/11/27 | 精選書摘

〈少了一顆鈕釦的米娜〉故事背後的社會科學:囚犯困境、共有地悲劇、自我實現預言

凡是概念性的說明,通常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經由那樣的方式學習到的概念,不太容易應用在現實之中。其實,這些觀念是和現實生活及社會緊密相關的。倘若能讓各位讀者體認到這一點,筆者寫作這個故事就算成功了。

2017/07/27 | Yulin

【未來大人物】圖文不符共同創辦人張志祺:有效的溝通 要先相信人會改變

創辦了一間以溝通為核心價值的資訊設計公司,張志祺一路走來,最有感於讓大家都認同你的價值之後,大家會一起去跟從,而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去回應別人。整個環境都有向心力後,大家就會一起前進。

2017/07/27 | Yulin

【未來大人物】圖文不符共同創辦人張志祺:有效的溝通 要先相信人會改變

創辦了一間以溝通為核心價值的資訊設計公司,張志祺一路走來,最有感於讓大家都認同你的價值之後,大家會一起去跟從,而不是用否定的方式去回應別人。整個環境都有向心力後,大家就會一起前進。

2017/05/11 | 精選書摘

犯錯的都是他們,不是我——為什麼人們總愛自我辯護?

人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人非聖賢,孰能無錯。是啊,這話不錯。不過,犯錯誤的都是他們。錯不在我。

2016/11/04 | 好房網

諾貝爾經濟學獎「契約理論」,讓建商、代銷與消費者三贏

「契約理論」是把生意當成真正合作的關係,而非競爭或比賽,能夠共創雙贏(談的是建商與代銷間的生意)。但是,消費者如果能夠從中看透「契約理論」關係,巧妙應用於預售買賣中的過程,或許對於三方都有利!